珠江流域拓展與南海北部物源突變的沉積記錄

珠江流域拓展與南海北部物源突變的沉積記錄

《珠江流域拓展與南海北部物源突變的沉積記錄》是依託同濟大學,由邵磊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珠江流域拓展與南海北部物源突變的沉積記錄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邵磊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研究表明,南海北部沉積物從陸架→陸坡→深水區在23.03Ma均存在一個成分上的突變事件,極有可能是珠江流域源區成分在漸/中新世發生改變造成,但尚無相關研究資料支持。本項目擬採用礦物學、沉積學、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等方法對珠江及南海北部沉積物開展源區地質學研究,確定珠江流域不同構造單元沉積物主要源區特徵,建立地球化學示蹤標誌,確定南海北部漸新世/中新世不同時期沉積物源的地質特點及其變遷歷史,揭示其中包含的構造演變及環境變遷信息,查明南海北部漸/中新世沉積物源突變的原因及其地質意義,探討南海北部沉積充填與珠江流域演變的對應關係,為解釋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提供沉積學證據。同時,結合現有的青藏東麓研究資料,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的構造演變對珠江流域發育演化的影響作用及其在南海北部的沉積記錄,為更好地理解青藏高原隆升對我國東部地區河流發育、沉積物源區的控制作用以及在環境演變中的影響作用提供分析依據。

結題摘要

研究表明,南海北部沉積物從陸架→陸坡→深水區在23.03Ma均存在一個成分上的突變事件,極有可能是珠江流域源區成分在漸/中新世發生改變造成,但尚無相關研究資料支持。本項目採用礦物學、沉積學、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等方法對珠江及南海北部沉積物開展源區地質學研究,確定珠江流域不同構造單元沉積物主要源區特徵,發現珠江流域沉積物重礦物組合與源區岩石特徵具有極好的相關性,不同支流的重礦物組合及其代表性特徵礦物差別明顯。根據重礦物組合類型、重礦物特徵指數(ATi,ZTi,ZTR)及沉積地球化學分析,可以把珠江流域源區類型從西到東分為三個區帶,認為在漸新世時期,南海北部沉積物源主要由東南沿海花崗岩區提供,在23.03Ma古珠江溯源侵蝕加劇,流域範圍擴展到雲貴高原及青藏東麓沉積岩區,造成南海北部漸新世/中新世不同時期沉積物成分的突變。項目的完成對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的構造演變對珠江流域發育演化的影響作用及其在南海北部的沉積記錄,為更好地理解青藏高原隆升對我國東部地區河流發育、沉積物源區的控制作用以及在環境演變中的影響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