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邊角鱗魨(玻璃炮彈)

黑邊角鱗魨

玻璃炮彈一般指本詞條

黑邊角鱗魨,又稱黃鰭皮剝魨,俗名粉紅尾炮彈、角板機魨是輻鰭魚綱魨形目鱗魨亞目單棘魨科的其中一

黑邊角鱗魨(Melichthys vidua)又稱玻璃炮彈、紅尾炮彈,屬魨形目、鱗魨科、角鱗魨屬,為一類珊瑚礁生存的熱帶海水魚。黑邊角鱗魨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多活動於珊瑚礁周邊,覓食礁石區的有機物碎屑及小型獵物等。可作為觀賞魚。

基本介紹

  • 外文名:PinktailTriggerfish
  • 別名:玻璃炮彈、紅尾炮彈
  • 中文學名:黑邊角鱗魨
  • 拉丁學名:Melichthysvidu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輻鰭魚綱
  • 亞綱:真骨下綱
  • :魨形目
  • :鱗魨科
  • :角鱗魨屬
  • :黑邊角鱗魨
分布,深度,特徵,生活習性,經濟利用,二名法,品種簡介,飼養方法,

分布

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日本新喀里多尼亞、土木土群島、馬貴斯群島及澳洲大堡礁

深度

水深4~60米。

特徵

本魚體色深棕色或黑色,第二背鰭及臀鰭為粉紅色或白色,具細的黑緣,第一背鰭硬棘粗大。尾鰭截形,除基部白色外,其餘黃色或粉紅色,胸鰭黃色。齒白色,全身披骨質鱗片,體長可達40厘米。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礁區外緣較深的水域中,屬於雜食性,以動物性浮游生物、海藻、甲殼類章魚、海綿、小魚為食。

經濟利用

本魚體色對比強,可作為觀賞性魚類。在菲律賓,當地漁夫以燒烤食用之。

二名法

Melichthys vidua

品種簡介

玻璃炮彈現在很少在水族貿易中出現了,大多數個體被運輸到了全世界的公眾海洋館,因為,大多數人都知道,這種魚和泰坦炮彈一樣,也可以生長得很大。它們的尾鰭呈半透明的粉紅色,也被稱為紅尾炮彈。

飼養方法

成年的玻璃炮彈有1125px左右,一般貿易個體在20-750px。這是一種巨大而溫順的炮彈魚,在飼養記錄里,很少有這種魚襲擊其它魚的事情發生。即便是成年的玻璃炮彈,也很少吞吃下魚,除非小魚足夠虛弱,而它們的確餓急了。一般情況下,在人工飼養環境中玻璃炮彈尾部的紅色會逐漸退卻,這可能和硝酸鹽的含量有關係,如果能有效控制硝酸鹽指標,可能能維持這種顏色。
玻璃炮彈同品種間不爭執,不會給你帶來互相打鬥不休的煩惱。但有時它們表現得十分膽怯,特別是單獨飼養一條的時候,往往喜歡躲避在角落裡。個體很大的玻璃炮彈,可能需要3周左右才能適應人工環境,在這期間它可能不進食。但一般不會餓死,等到它確信周圍的環境沒有危險後,才出來吃東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