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敏

王靜敏

王靜敏,(1918—2003)河南省洛陽市人,1918年出生。南京軍區原副政治委員。

193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赴東北參加抗戰,1936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後任東北抗日同盟第四軍宣傳科長兼保全連政治指導員、豫東工委書記、杞縣中心縣委書記、豫東抗日游擊第三支隊政治部主任,新四軍游擊支隊政治部民運科長、營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等職,積極參與組織抗日武裝,開展敵後游擊戰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靜敏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南省洛陽市
  • 出生日期:1918年
  • 逝世日期:2003年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北平民國大學政治系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三級八一勳章 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級解放勳章 —級紅星勳章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軍銜:少將
  • 職務:南京軍區副政委
人物經歷,從軍經歷,保護蔣母之墓,

人物經歷

王靜敏
1932年入開封省立第一中學讀書,畢業後考入英商中福煤礦公司所屬焦作高級中學,1934年轉入河北省高級中學。
1935年加入共青團,參加了一二九運動。以後參加東北人民革命軍第4軍,任宣傳科科長兼保全連指導員。1936年因養病與部隊失去聯繫,回北平找到他在焦作高級中學的語文教師,他的老師此時是中共北平市委書記,王靜敏擔任了市委總交通員,轉為中共黨員。同年考入北平民國大學政治系。
1937年8月,王靜敏回到河南,負責領導開封學生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1月,他擔任中共豫東工委書記。他到睢縣,建立了睢縣黨組織。3月王靜敏擔任中共杞縣縣委書記,5月組建睢杞大隊,很快發展到1000多人。這支隊伍豫東抗日游擊第3支隊,王靜敏任支隊政治部主任。不久第3支隊與彭雪楓部會師,合編為新四軍游擊支隊,他任支隊政治部民運科長。游擊支隊改編為新四軍第6支隊時,他任1總隊營政委、團政委。
1940年,王靜敏到蕭縣工作。安徽省蕭縣位於豫、皖、蘇三省交界,境內有津浦、隴海兩條鐵路縱橫通過,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北伐戰爭時期,蕭縣就有了中共組織,並發動過農民暴動。七七事變後,蕭縣籍的中共黨員回到蕭縣,建立了蕭縣工委。1938年日軍占領蕭縣後,蕭縣工委將地方武裝組建了6個大隊,配合八路軍主力作戰,建立了蕭縣抗日根據地。1939年,6個大隊編入蘇魯豫支隊,上升為主力,蕭縣中心縣委以各區區隊組成蕭縣常備總隊,有3000人,編為6個營。不久組建蕭縣抗日游擊支隊,有2個營,後與宿西相山游擊大隊合編為蕭宿永抗日游擊支隊,有3個營1000多人,姚運良任政委。1940年,蕭縣常備總隊改編為蕭縣抗敵總隊,5月,將各區武裝整編為蕭縣獨立團,王靜敏擔任團政治部主任。年底,豫皖蘇區保全司令員耿蘊齋、17團團長劉子仁、18團團長吳信榮叛變,劉子仁將王靜敏扣押。王靜敏與同時被扣押的17團政委蔡永秘密組織暴動,獲得成功。
王靜敏後擔任團政委,分散開展游擊戰爭。1941年,主力部隊調來一個營,與蕭縣獨立團及特務營合編為蕭縣獨立旅,轄兩個團,王靜敏任蕭縣獨立旅第2團政委,周純麟當時是副團長。1941年蕭縣獨立旅編入12旅,王靜敏則到新四軍第四師第9旅第27團任政委。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六師團政治委員,1946年12月,率部參加宿北戰役,攻入國民黨整編69師師部,擊斃師長戴子奇。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21軍第61師副政委、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21軍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王靜敏任21軍副政委,1952年任華東軍區空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在高等軍事學院學習。
文革中,吳法憲把何廷一、王平水、王靜敏、陳熙找去說:“他們拉了一幫人,我也要拉一幫人。我不怕他們,我要和他們斗……”在座的人誰也沒吭聲。由於拒絕了他們的拉攏,王靜敏在文革中被揪斗、關押達六年。
林彪集團垮台後,將軍復出工作,1975年,王靜敏任福州軍區空軍政委。1977年任民航總局政委,1980年擔任南京軍區副政委。
王靜敏1964年晉為少將。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級解放勳章、—級紅星勳章。是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2003年去世,享年86歲。

從軍經歷

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師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軍政治部主任等職,參加了魯南津浦線破擊戰和朝陽集、萊蕪、宿北、孟良崮、濟南、淮海、渡江等戰役戰鬥,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建立了功勳。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軍副政治委員,華東軍區空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第一主任,軍委空軍政治部副主任,福州軍區空軍政治委員,中國民航總局政治委員,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等職,為加強部隊政治建設,推進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維護軍政軍民團結,加強空軍和民航力量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王靜敏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曾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王靜敏同志,因病於2003年8月4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6歲。

保護蔣母之墓

1949年5月6日,溪口解放前夕,毛澤東電告解放軍前線指揮機關:“在占領奉化時,要告誡部隊,不要破壞蔣介石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築物。 5月25日首先進駐溪口的部隊是七兵團21軍61師。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兵團戰役總結》記載:“61師於5月16日由蕭山一帶出發,經紹興,21日攻克三界鎮、章鎮、仙居、浦口等據點。22日晨占嵊縣,續冒雨占新昌,守敵東竄。25日,全部占領奉化溪口一帶。”
王靜敏和師長鬍煒率領61師部隊進駐溪口後,師司令部就住在蔣介石祖居豐鎬房,師政治部設在蔣介石侍衛長家。他們嚴格執特了毛主席的命令。
解放軍的戰士們在進駐溪口鎮豐鎬房的日子裡,從未動用過蔣介石家裡的任何東西。當時西廂房的幾間屋子裡,放著不久前給蔣經國祝壽時各地送來的火腿、香腸、名酒,沒有一個同志打過主意。儘管當時部隊糧食困難,一天三餐喝稀飯,豐鎬房裡面存放著的20多袋大米,也沒有動過一粒。師長鬍煒、政委王靜敏還親自到蔣母墓廬查看,命師警衛連派人協助看管,加以保護。他們還把看房子的人找來問了情況,交代他繼續把房子和墳墓看管好,防止被人破壞。61師做了多次政策教育工作,還派出剛參軍的紹興青年學生去做民眾工作,使得蔣母之墓得到妥善保護。部隊官兵從上到下堅決貫徹執行了毛澤東主席關於保護蔣介石故居的這一指示,他們象保護歷史文物一樣對待蔣介石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築物,並使之由此開始了在新中國的蔣介石故居得到了非同尋常的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