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俊(王邦俊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邦俊(?——1934.11),原籍四川省秀山縣塘凹鄉人,出生於貴州省德江縣。黔東蘇區楓香溪區革命委員會保衛隊隊長。革命烈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邦俊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貴州省德江縣
  • 逝世日期:1934年11月15日
王邦俊烈士,明商州知州,明朝山東巡撫,

王邦俊烈士

1934年6月賀龍等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3軍(簡稱紅3軍,原紅2軍團)轉戰到黔東,建立了貴州高原上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黔東特區。任黔東蘇區楓香溪區革命委員會保衛隊隊長。革命意志堅定,愛憎分明,親自處決的壞蛋就有7、8個,多次受到組織的表彰,那些不法土豪劣紳,一提到“秀山老王”無不膽顫心驚。10月底,紅2、6軍團會師後東進。留下堅持鬥爭的蘇區幹部只好轉入地下秘密開展工作,轉移到蘇麻嶺王紹林家中。11月14日在敵人的高壓政策下,被徒出賣,落於敵手。敵人以酷刑相逼,妄圖從其口中知道其他蘇區幹部的情況,結果敵人沒有得到蘇區幹部的半點秘密。
1934年11月15日被惱羞成怒的敵人所殺害。而且遺骨無存,但其革命精神卻在黔東人民中永遠傳誦。

明商州知州

王邦俊 字吁卿,福建龍溪舉人。明萬曆七年(1579)任商州知州。他重修州城西說法洞棧道。“火攻石壁,鑿山三月,架梁四道,削險開徑,砌石連棧,於是避水登入,上至五鬼窯,下至說法洞,凡二里許”。他設立學校教誨地方子弟,為地方培養出人才。續修《商志》,為地方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後升任江西瑞州府同知。商州百姓為其立祠,並於州署前立《去思碑》,以紀念他在商州的功績。

明朝山東巡撫

王邦俊(1546—1616),字虞卿,號壺嶺,明代鄜州直轄地下柳池村人。
王邦俊自幼聰敏,讀書用功,過目成誦,對答如流,文人學士廣結為友。河東(山西)馮友漁,久負重望,領兵河西(陝西),於嘉靖四十五年(1566)在鄜州見到年僅20歲的王邦俊,誇獎“此人非池中之物。應乘祥雲飛去”。當即破例收為弟子,隨師習文練武。明萬曆元年(1573)考取舉人,二年(1574)中進士,文武兼備。初任四川重慶府推官,後任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湖廣按察司檢事等職。後因病回鄜州養疾,養病期間,編纂首部《鄜州志》,並於萬曆十三年(1585)春正月為《鄜州志》作序,在序言中提出“域地、建置、食貨、秩官、人物、祠宇、記異、藝文”為修志八綱的編纂理論。
萬曆二十七年(1599),播州楊應龍發動叛亂,神宗任命王邦俊為貴州兵備,令其平叛。王邦俊因慈母93歲,風燭殘年,推辭赴任。神宗不允,王邦俊淚別老母,日夜兼程,前往貴州,察看地形,布兵設防,六月六日攻克海龍屯,殲滅楊應龍,平定地方,安撫黎民,捷報京都,神宗大喜,調任為昌平兵備。昌平時有九陵,由中貴(官宦子弟)9人駐守,其中一人總領。中貴之間,相互勾結,作威作福,聲勢赫然。王邦俊生性耿直,嚴明法紀,堅守潔冰,不附權貴,引起中貴的不滿和嫉恨,伺機誣陷,不能得逞。昌平7載,功績顯著。調任薊鎮開府後,革除弊政,懲腐倡廉,對貪官污吏和不法將領嚴懲不貸,同時嚴於律己,廉潔奉公,不準部屬收受饋贈,所轄州縣,地方安寧,百姓樂業。
王邦俊官至山東巡撫,明廷都察院右監都御使等職。因治國安邦,利國利民,開誠布公,高風亮節,得到人們的愛戴與擁護。告老還鄉時,軍民等人,跪臥路面,不讓離去。回到鄜州,身無長物,賦詩教子,生活清淡,以祖業治別墅於郭家莊,因近羌村(今大申),故於懸崖大書刻石:“少陵舊遊”。70歲病卒於家。一生著述甚多,皆不存。唯有在灰燼中揀得《詩集》1卷,《征南草》1卷,《鄜州志》2卷,收藏於家。
(摘編清道光《鄜州志·王中丞傳》,作者任於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