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蒂澂

王蒂澂

王蒂澂(1910.9.26-2009.6.22),吉林省扶餘縣人,畢業於北平女子師範大學,語文、俄文、英文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蒂澂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吉林省扶餘縣
  • 出生日期:1910年9月26日
  • 逝世日期:2009年6月22日
  • 畢業院校:北平女子師範大學
  • 丈夫周培源
人物生平,個人生活,主要貢獻,人物軼事,

人物生平

1910年9月26日出生在原吉林省扶餘縣,現吉林省松原市。
王蒂澂
1927年以前在扶餘縣和吉林省讀國小、中學;由於學習優秀,縣裡排前三名,被保送至省里讀中學。
1927年由於學習成績出眾,又被吉林省官費保送至北平女子師範大學,在此學習期間,熟稔中國歷史和古典文學,並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於魯迅曾在該校任教,因此受新文化運動、新文學影響,思想開闊,受益匪淺。
1927年至1932年在北平女子師範大學英文系讀書;
1936年至1937年,由於丈夫到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與愛因斯坦教授作科學研究直至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在此期間,她帶兩位年幼的女兒回到丈夫家鄉—江蘇省宜興縣芳橋後村養病。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清華大學遷至雲南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在此度過了他們最為艱難的歲月,協助丈夫為學生油印教材。在此期間生育第三個女兒—周如玲。
1943年隨夫帶全家赴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作為同盟國反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丈夫應美國海軍部之邀參加戰時科學研究並在加州理工學院做訪問教授;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回國,回到清華大學;
1948年生育第四個女兒—周如苹;
1950年開始在清華大學工作;
1952年在清華附中,先後擔任語文、俄文、英文教師;
1975年退休。
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9年6月22日21時18分,由於久病不治,多臟器衰竭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享年99歲。

個人生活

1930年由同學介紹與1929年學成歸國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最年輕的教授周培源相識,相戀,並於1932年6月18日在清華大學梅貽琦校長為證婚人在北京歐美同學會結婚;婚後居住在清華大學,生育兩女—周如枚、周如雁。在此期間,由於患不治之症—肺結核,住進醫院隔離一年有餘。
王蒂澂還是一位著名的鑑賞水平很高的收藏家,自1950年以後,由於她的興趣,用工資收入之餘,開始收集了大量的古代書畫,包括明清時期主要的書法、字畫流派以及代表作家的真跡。後來也培養起丈夫的興趣,於是夫婦兩人共同收藏。1988年,隨同丈夫將他們珍藏多年的145幅真品無償捐贈給丈夫家鄉江蘇省無錫市博物館,無錫市人民政府為表彰他們夫婦,將在該博物館內建立“周培源王蒂澂藏畫館”,以示永久紀念。並將政府獎勵給夫婦二人的獎金,分別轉贈給他們學習和工作的地方:北京大學、清華附中、扶餘實驗國小等單位。

主要貢獻

在清華附中工作的二十餘年,盡心盡力,任勞任怨,服從組織安排,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最初,學校缺國文教師,由其具備深厚的功底,很快得到各方面的首肯。
50年代,中蘇關係日益密切,國家急需俄語人才,本不曉俄語但在形勢逼迫下,每日收聽廣播大學俄語課程,第二天即為學生上課。
60年代後期,由於教學需要,在英語教師極為短缺的情況下,擔負起培養教師和學生的雙重責任。特別是在特殊的政治歷史條件下,各方面都很困難,自己動手編寫列印教材,頂著巨大的政治壓力,利用可能的機會,將自己的一切傳授給年輕人。

人物軼事

更名
王蒂澂,原名:王素蓮。上學後,國文老師非常喜愛她的性格和各方面的出類拔萃,認為“蓮”為出污泥而不染,將“素蓮”改為“蒂澂”。蒂為“並蒂蓮”,“澂”為現在“澄”字的古寫,現已不用此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