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聚(1959年全國勞動模範)

王福聚(1959年全國勞動模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福聚(1910.11.24~1989.8.21) 河北武強人。職業律師,1959年曾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福聚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0年11月24日
  • 逝世日期:1989年8月21日
  • 職業:律師
  • 主要成就:195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 出生地:河北武強
河北王福聚,經歷,貢獻,虞城王福聚律師,簡介,貢獻,

河北王福聚

經歷

少時家貧,父早逝,與母親靠打短工度日。十六七歲時徒步下關東尋求生路,入本溪煤鐵公司當高爐出鐵工。1948年本溪解放,他走家串戶,動員工友回廠恢復生產。當時,高爐的設備全部被國民黨軍隊拆除,主要設備被扔進太子河中。他帶領工人不顧嚴寒,在無起重設備的情況下,從太子河中把設備全部撈出來。經過一年的努力,將高爐主要設備安裝完畢。1949年9月,煉出了本鋼解放後的第一爐鐵。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被任命為本溪鋼鐵公司第一煉鐵廠高爐車間主任。

貢獻

1950年10月,他加班加點忘我勞動,以實際行動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的模範事跡,被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成紀錄片在全國放映。1953年任爐前技師,成為本鋼也是全國第一批工人技師。1956年參加本溪鋼鐵公司第二煉鐵廠的投產工作。1958年9月,來濟南參加創建濟南鋼鐵廠。為了高爐早日出鐵,日夜戰鬥在工地上,幾次累倒在爐前。在其帶領下,濟鋼一號255立方米高爐從破土建設到流出第一爐鐵水,只用了176天,創造了高爐建設史上的奇蹟。1959年在一次出鐵時,由於鐵流過大,熾熱的鐵流衝出鐵水溝溢滿爐台,流向爐台上的氧氣瓶,危及眾人的生命與設備安全。在千鈞一髮之際,他不顧一切躍過鐵水抱起氧氣瓶轉移到安全地帶,避免了一次惡性事故的發生。195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出席全國群英會,並應邀出席建國10周年國慶宴會。1989年8月21日病逝。

虞城王福聚律師

簡介

1986年,虞城縣有律師事務所1個,專職律師7人。1993年,虞城縣經濟律師事務所成立,有律師3人,1995年,更名為虞城縣木蘭律師事務所。2003年,虞城縣福聚律師事務所、虞城縣木蘭律師事務所隨著律師隊伍的壯大,業務量的提高,分別更名為河南省福聚律師事務所、河南省木蘭律師事務所。2005年底,虞城縣有律師事務所2個,專職律師17人,法律援助律師1人。

貢獻

1990年,福聚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福聚被國家人事部、法務部表彰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工作者”,被法務部授予“全國從業清廉先進分子”稱號。1995年,王福聚律師被全國律師代表大會選為“中華全國第三屆律師協會理事”。1996年,福聚律師事務所被河南省司法廳評為文明律師事務所。2005年,王福聚律師被推選為商丘市律師協會會長。1986年至2005年,全縣律師共辦理各類案件4400餘件,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