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祈墓碑

王光祈墓碑

王光祈 (1891—1936) 音樂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字潤璵,筆名若愚,屬龍,四川省成都市的溫江區人。王光祈墓碑位於成都市四川音樂學院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光祈墓碑
  • 地理位置:成都市四川音樂學院內
  • 出生地:四川溫江縣
  • 逝於:1936年
簡介,生平介紹,人物介紹,童年時代,經歷,留學生活,著作,評價,墓碑介紹,

簡介

王光祈墓碑位於成都市四川音樂學院內。王光祈,四川溫江縣人,1892年生,1918年與李大釗等共同創建少年中國學會。1920年去德國留學,後逐漸從事音樂學研究。1917年入柏林大學,攻音樂學。1932年起任波恩大學講師,論著頗多,1936年病逝於德國。死後不久,骨灰運回四川。1983年將墓碑遷至今址。亭的入口門額上懸匾,由音樂家呂驥題寫“王光祈墓亭”。兩側柱上楹聯是“革命先驅少年中國,蜚聲寰宇音樂名家”。

生平介紹

人物介紹

王光祈 (1891—1936) 音樂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字潤璵,筆名若愚,屬龍,四川省成都市的溫江區人。1920年赴德國留學,研習政治經濟學,1923年轉學音樂。1927年入柏林大學專攻音樂學,1934年以《論中國古典歌劇》一文獲波恩大學博士學位。他的研究,開東方民族音樂之先河。代表作《東方民族之音樂》、《歐洲音樂進化論》、《論中國古典歌劇》等。

童年時代

王光祈在童年時代就會吹,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讀中學時又醉心於川劇。這為他後來從事音樂研究奠定了基礎。他早年讀私塾,15歲考入成都第一國小堂高年級。他勤奮好學,才思敏捷。清宣統元年(1909年),考入成都四川高等學堂分設中學堂丙班,與郭沫若李劼人周太玄等人為同窗知己,是班上的高才生。與李劼人周太玄魏時珍郭沫若曾琦李璜等同班,並為至交。一次他們一起到成都東郊菱角堰周太玄家聚會,仿“桃園結義”,相約死後同葬此地(後來王在德國逝世,李劼人果然設法將其骨灰運回安葬於該處)。1912年春畢業於成都府中(現石室中學),清貧之中刻苦功讀詩書。1914年考入北京中國大學,學習法律,1918-7月以優異成績(第二名)畢業。在京求學期間,還擔任了幾家報社的記者、編輯等職,結識了李大釗、陳獨秀等,在其主辦的《每周評論》的創刊號上發表社論,積極從事社會活動。

經歷

宣統三年(1911年),他積極投身於四川保路運動。1914年,王光祈東出夔門,輾轉赴京,在趙爾巽主持的清史館任書記員。同年秋考入中國大學專門部法律本科。1916~1918年,經同學李劼人周太玄等推薦,先後兼任四川《群報》、《川報》駐京記者,《京華日報》編輯。1917年,結識《晨鐘報》主編李大釗,以後成為李大釗和陳獨秀創辦的《每周評論》 的主要撰稿人之一。1918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中國大學。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時,他參加了火燒趙家樓曹汝霖住宅的民眾遊行示威。當天下午即將遊行情況用專電發回成都。他向《川報》提供了大量報導,促使“五·四”烈火在四川熊熊燃燒。1919年7月1日,他 與李大釗等人經過將近一年籌辦的“少年中國學會”在北京正式成立。王光祈任該會執行部 主任,毛澤東、趙世炎、張聞天、惲代英等人都是他先後推薦加入該會的。毛澤東在北京時 ,還和王光祈經常來往,並曾相約一道出國,因此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曾兩次囑託陳 毅元帥返川時探詢王光祈及其家屬的下落,當了解到王光祈已無親屬存世時始肯作罷。1919 年底,王光祈又同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等人在北京、上海發起組織了“工讀互助團”, 努力探索改造中國、振興中華之路。不久“工讀互助團”解體。1920年4月,王光祈德國 法蘭克福學習政治經濟學,同時擔任北京《晨報》、上海《申報》、《時事新報》的駐德特 約通訊員。約在1922年冬改學音樂理論與音樂史。1923年7月,從法蘭克福遷居柏林,向德 國音樂教授學習小提琴和音樂。1917年4月,入柏林大學音樂系深造,歷時7學期。1933年10 月,受聘於波恩大學東方學院,擔任該院中國文藝課教師。次年6月,王光祈以《論中國古典歌劇》一文獲波恩大學音樂學博士學位,成為我國最早在歐洲為祖國爭得榮譽的音樂學家 。
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王光祈參加了遊行,並電告成都《川報》。繼後,還陸續寫回有關“五四”運動報導50餘篇。同年,王光祈與一些社會名流發起組織了“少年中國學會”和“工讀互助團”。
1920年,王光祈德國留學,研習政治經濟。1923年改學音樂。1927年入柏林大學學習音樂學,長達7個學期。1932年任波恩大學中國文藝講師。1934年以《論中國古典歌劇》一文,榮獲波恩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我國第一位在西方獲得榮譽的音樂學家。1936-1-12日王光祈積勞成疾,突患腦溢血卒于波恩,時年44歲。

留學生活

王光祈德國的留學生活,十分艱苦。他既未享受公費待遇,又無家庭資助,全靠賣文為生。積勞成疾,1936年1月12日,王光祈因突發腦溢血驟然病逝於德國波恩醫院,終年44歲。 波恩大學為他舉行了追悼會。噩耗傳回國內,南京、上海、成都等地和他的故鄉溫江縣都為 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在南京追悼會上,蔡元培致悼詞,徐悲鴻王光祈畫了遺像。成都 各報發表了悼念文章。1938年,王光祈的骨灰由其生前好友從波恩輾轉運回成都。1941年冬,李劼人王光祈骨灰葬於成都東郊沙河堡菱角堰側。解放後,周恩來總理曾向李劼人打聽王光祈1936年骨灰運到成都安置的情況。1983年,四川音樂學院將其墓碑遷至該院,並建紀念亭。1984年6月,中國音樂家協會、四川省政協、四川省社會科學聯合會、中國音樂家協會四川分會、四川音樂學院和溫江縣政協等單位共同在成都召開了“王光祈研究學術討 論會”。

著作

王光祈一生辛苦工作,勤奮著述,在客居德國的十多年裡,除撰寫、翻譯了政論著作《辛亥革命與列強態度》、《三國干涉還遼秘聞》等十餘本外,還陸續寫成音樂專著18本、論文40餘篇。諸如《歐洲音樂進化論》、《德國國民學校與唱歌》、《東西樂制之研究》(屬我國最早的,具有開創意義的比較音樂學著作)、《各國國歌評述》、《東方民族之音樂》、《音學》、《中國詩詞曲之輕重律》、《翻譯琴譜之研究》(向西人介紹中國古琴音樂的著作)、《中國音樂史》、《西洋音樂史納要》、《西洋名曲解說》等等。其中不少書著具有首創性,表現了王光祈的音樂思想:主張發揮音樂的社會功能,藉以振奮人心,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同時還提出了發展民族音樂的具體辦法,洋溢著民族自豪的感情。

評價

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驥在《王光祈音樂學上的貢獻》一文中指出:“王光祈是我國五·四運動前後到抗日戰爭之前的近20年中文化界一位著名的愛國主義著作家,卓越的音樂學家。”“將東西方之音律,東方各民族之音律進行比較研究,始創於王光祈,這無疑是我國音樂學上一大貢獻。”1985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音樂詞典》之“王光祈”條目中明確寫道:“他是我國民族音樂學的先驅者。”1986年,在溫江公園內修建了“王光祈紀念館”。後人編有《王光祈音樂論著選集》。

墓碑介紹

在成都民眾路四川音樂學院校園西側,有一處避靜的竹園,豎立著一座王光祈紀念碑亭。青石墓碑上刻著“溫江王光祈先生之墓”幾個楷體大字,書寫者為王光祈生前好友、少年中國學會會員、著名生物學家周太玄。碑的四周是芙蓉花朵組成的花環,碑額上的圓圈裡刻著一個五線譜圖案。“王光祈碑亭”橫匾,由中國著名音樂家呂驥題寫。左右楹聯由四川革命家、教育家張秀熟撰文、著名書法家李半黎書寫。楹聯為:“革命先驅,少年中國;蜚聲寰宇,音樂名家。”成都王光祈墓碑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