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黑龍江紅遼古玉博物館藏品)

玉龍(黑龍江紅遼古玉博物館藏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玉龍相似,為紅山文化時期文物。高28.5厘米。玉淡青色,身體呈C字形,嘴部前伸,略上翹,嘴緊閉,棱形目凸起,頸背有長髻,彎曲上揚,尾端尖,背有對鑽孔,體態十分精美。現收藏於黑龍江紅遼古玉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紅山文化時期C字龍
  • 館藏地點:黑龍江紅遼古玉博物館
  • 所屬年代:紅山文化
藝術價值,紅山文化,文物價值,演變,

藝術價值

玉器往往表現出“天公之美”(質地)加“人工之美”(工藝)的社會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藝的融合。
玉質感溫潤細膩,佩之則倍感體貼,它色感純潔無暇,賞之則淨化心靈;它音感清脆悅耳,聽之則滌盪胸懷。而這些美學要素結合起來,不禁會使人感嘆玉石乃天地之精華,進而在崇敬、景仰之餘產生神秘的美感,這種神秘的美感與宗教等相互聯繫,更加深了人們對玉的既愛又敬、不平凡中又蘊涵神秘的獨特審美趨向。
“玉器時代”的玉器是中華民族自己的藝術,是由遠古先民心目中完美品格的作用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歷史、社會風貌最為全面和深刻,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藝術的奇葩。

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是距今一個五、六千年間在河北北部、遼寧西部大凌河西遼河上游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的農業文化。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熱河赤峰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4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末在遼西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遼寧凌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13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宣布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

文物價值

紅山玉龍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演變

2003年,一批考古隊員來到了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的興隆窪文化遺址。興隆窪文化遺址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遺蹟十分清晰的原始村落,經過碳14測定:興隆窪人生活在距今8000年以前,是紅山人的先輩。2003年10月21日,在興隆窪文化遺址的一處現場,考古隊發掘出一個面積為4平方米的灰坑。在灰坑裡,他們清理出了6個存放食物的窖穴。清理完6個小坑之後,發現中間還有一個大的灰坑,被6個小坑緊緊環繞。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大坑中的灰土清理乾淨,一個意想不到的東西出現了:由許多石塊和陶片組成的S形動物靜靜地躺在那裡,很明顯,那是一條距今8000年以前龍的形象。更讓人吃驚的是,在這條龍的頭部,竟然擺放著一個野豬的頭骨。生活在8000年前的興隆窪人為什麼要用野豬的頭顱當龍的頭呢?
有的學者認為,用野豬的頭顱作為龍的頭,充分說明了先民們對野豬的崇拜。那么,興隆窪的先民們為什麼對野豬頂禮膜拜呢?時任內蒙古考古第一工作隊隊長的劉國祥認為,這是和興隆窪文化時期的經濟形態有關係,當時,狩獵採集經濟占主要地位,農業經濟雖然已經出現,但是所占比例非常小。人們主要靠鹿、豬、狍子、熊這樣的動物作為肉食資源。其中,豬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而且當時成群的野豬活動在這個地方,植被條件非常好,是人們獲取肉食的主要動物。所以說,人們就開始對它崇拜,祈求獵物的繁盛和狩獵活動的成功。20世紀80年代初,一批考古隊員的身影出現在赤峰市敖漢旗趙寶溝文化遺址上。趙寶溝文化距今7000年左右,考古證明紅山文化是它的繼承者。
在趙寶溝文化遺址的一個小山坡上,考古隊員們發現了一批7000年前用於祭祀的陶尊。令他們感到意外的是,在其中的一件陶尊上,竟然有一幅透視畫。畫中的動物分別是被趙寶溝人神話了的豬、鹿和鳥。
它的出現,立即引起了考古界的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國祥認為,三個動物個體:鹿、豬、鳥,採用高度抽象概括和誇張的藝術手法,刻畫而成,而且是經過燒造,非常優美、細膩,文樣繁縟,給人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最重要的就是豬的形象,豬的身子蜷曲著,呈飄逸騰飛狀,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件尊形器上,豬已經超出了寫實的範疇。有的學者認為,陶尊上刻畫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動物合體。它集中了多種動物的神通和特長。六七千年之前,野豬、鹿和鳥都是趙寶溝人最常見、最熟悉的動物,因為這些動物都是他們狩獵的目標和賴以生存的給養。趙寶溝人懷著虔誠的心,把這些與他們的生存密切相關的動物,精心描繪在神聖的陶尊上加以膜拜,目的是讓它們成為溝通人與天的媒介,祈求豐衣足食。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朝宏認為,當時的先民主要是靠天吃飯,他們對於雨抱有很大的希望。
他們不知道這些雨是怎么來的,但知道是從天上下來的,就以為上天是不是有一個東西在那裡發揮作用。然後根據人們現實生活當中發現的一些形象,再加上想像復原起來的,所以,龍實際上是先民們對自然現象不理解的情況下出現的。龍體的形狀為什麼源於蛇的身軀呢?有人認為,這是由於紅山人對蛇特別崇拜。蛇的活動與季節的循環是相符合的,當春天到來時,冬眠中的蛇開始甦醒,秋季來臨時,它入地而居,因此,古人以蛇象徵土地和繁殖力。再加上當時發達的養豬業,於是,就出現了豬首蛇身龍的形象。紅山文化玉龍的大量發現,使人們看到從興隆窪文化到趙寶溝文化,在對豬的崇拜上一脈相承。它們的出土,不但為人們解開了龍的起源之謎,也為人們展示了龍逐漸演化的軌跡和不斷被神化的過程。
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嚴文明認為,在中國文明起源階段,出現這些東西是很自然的,因為中國的文明起源本身就是多元的,以後這些龍,匯總起來成為一種龍--中華龍,這也成為中國人共同的信仰,這個時候中華文明就正式形成了。因出土了玉雕龍,三星他拉村的村口築起了“中華第一龍”的大理石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