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觀三清殿

玄妙觀三清殿

蘇州,中國城市,古稱吳、吳都、吳中、東吳、吳門,現簡稱蘇。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也是4個全國重點環境保護城市之一。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沿稱至今。蘇州是經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實際享受副省級城市待遇,是江蘇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玄妙觀三清殿
  • 外文名稱:Taoist Trinity Hall of Xuanmiao Temple
  • 地理位置蘇州
  • 始建於:276年
簡介,構造,蘇州玄妙觀三清殿,概況,木構部分,結構特點,

簡介

Xuanmiaoguan Sanqing Dian
玄妙觀三清殿
玄妙觀在江蘇省蘇州市,始建於西晉鹹寧二年(),唐代稱開元宮,北宋稱天慶觀,元代改今名,曾多次毀壞,多次修葺。三清殿是玄妙觀的正殿,重建於南宋淳熙六年(1179),是中國長江以南最大的木構古建築。它既是宋代官式建築的代表,也表現出地方性建築的特點,是研究宋代南北建築差異的重要例證。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構造

三清殿為重檐歇山頂建築(見大木作),殿身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四周加一圈深一間的副階,構成下檐。殿前有寬五間的月台。
殿的木構部分屬殿堂型構架,近似《營造法式》所載殿身七間副階周匝身內金箱斗底槽構架。構架由上、中、下三層重疊而成。下層為柱網,沿周邊立兩圈柱子,外圈22柱,內圈14柱,柱頂架闌額,連成兩個相套的同高矩形框,形成內外槽。又沿進深方向在內槽前後四柱間架四道順串(即清式的隨梁枋),使柱端縱橫向都連在一起。在四道順串的中部,下面又立四柱,形成現狀的滿堂柱網。中層是鋪作層,在闌額和順串上加普拍枋,枋上放斗,柱間用兩朵補間鋪作,前後內柱間順串上用三朵補間鋪作。殿內各鋪作頂上架平枋,裝設平,形成殿內空間。上層為屋頂構架層。除兩山外,沿各間進深在內外槽柱之上及中柱間順串中點之上(即脊下)立柱,壓在鋪作上層柱頭枋上,柱間架梁,形成深12架前後用5柱的6道穿斗式草架。草架上架檁,構成屋頂。

蘇州玄妙觀三清殿

概況

殿四周副階在下檐柱上用四鋪作斗,上承副階梁架,副階梁尾均插入殿身檐柱。

木構部分

三清殿木構部分有幾點值得注意:①內槽柱頭和補間鋪作向內一側在第二跳華以上用了向上斜舉的上昂,前後內槽柱間順串上三朵補間鋪作均兩面出上昂,是現存最早用於大木作中的上昂實例。②《營造法式》殿堂型構架的鋪作層柱頭斗承托明,明同下面的順串間無補間鋪作。此殿內槽前後柱間以順串為梁,上置三朵補間鋪作,上面不加明,直接用斗的柱頭枋承上層屋頂構架,與《營造法式》做法不同,似為明官式做法之濫觴。③《營造法式》殿堂型構架內槽只沿周邊一圈有斗,整個內槽是一個橫長的、頂上呈頂形的敞廳。此殿在內槽柱間順串上也加斗,把平截成五段,形成五個並列的縱長形頂小廳。外槽平劃分也和“金箱斗底槽”小異。④唐、宋殿堂型構架柱子止於鋪作之下。此殿雖絕大部分如此,但內槽後側中間四柱穿過平上伸,後檐中間六柱也直抵檐檁下。內槽明、次間四道順串上,在中間一朵補間鋪作處各立一根蜀柱。在這14根柱上,斗都插在柱身上,顯示出南方流行的穿斗式構架特點。上述四點中,後三點都反映了官式做法和地方做法的差異,兩者出現在同一座建築中,反映了它們的交流融合過程。

結構特點

此殿現狀為沿副階柱開門窗砌牆。其門窗、牆壁、翼角、瓦件等屢經重修,已不能反映宋代風貌。殿內柱、天花、草架也多經抽換更易。另在內槽明、次間四道順串中點下有四根柱,矮於其他內柱,它是原有的還是後加的,還有不同看法。殿內槽有磚砌須彌座,上塑三清像,雖經改裝,基本上仍是宋代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