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耳細辛

獐耳細辛

獐耳細辛,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獐耳細辛Hepatica nobilis Schreb. var. asiatica (Nakai) Hara的根莖。植物獐耳細辛,分布於我國遼寧、安徽、浙江、河南。具有活血祛風,殺蟲止癢之功效。主治筋骨酸痛,癬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獐耳細辛
  • 別稱:幼肺三七《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毛茛目
  • :毛茛科
  • :獐耳細辛屬
  • :獐耳細辛
  • 分布區域:我國遼寧、安徽、浙江、河南
  • 採收時間:春、秋季
  • 毒性:小毒《安徽中草藥》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鑑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莖。

性味

味苦,性平。

功效

活血祛風,殺蟲止癢。

主治

筋骨酸痛,癬瘡。

相關配伍

1、治勞傷筋骨酸痛,獐耳細辛鮮根2-6g。加黃酒、紅糖,盛碗內加蓋蒸熟,早晚飯前各服1次。(《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2、治癬瘡,先用鮮生薑搽患處,再以鮮獐耳細辛搗爛,絞汁外塗,每日數次。(《安徽中草藥》)
3、治頭瘡白禿,獐耳細辛為末,以槿木煎油調搽。(《活幼全書》)

用法用量

內服:隔水蒸,3-4.5g。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爛絞汁塗。

炮製

採集加工:春、秋季採挖,洗淨,切碎,曬乾。

鑑別

藥材性狀:根莖圓柱形,長1-2cm,直徑2-8mm。表面棕褐色,環節密集,狀如僵蠶,節上有不定根;先端殘留葉柄殘基,纖維性。不定根長可達10cm,直徑約0.5mm。質脆,易折斷,斷面棕黃色。氣微,味苦、辛。

形態特徵

獐耳細辛,別名蝴蝶草、野菱角菜《安徽中草藥》。多年生草本,高8-18厘米。根狀莖短,密生鬚根。基生葉3-6;葉柄長6-9厘米,幼時被毛,後脫落變無毛;葉片正三角狀寬卵形,長2.5-6.5厘米,寬4.5-7.5厘米,基部深心形,3裂至中部,裂片寬卵形,全緣,先端微鈍或鈍,有時有短尖頭,被疏柔毛。花葶1-6,有長柔毛;苞片3,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7-12毫米,寬3-6毫米,先端急尖或微鈍,全緣,下面稍密被長柔毛;花兩性,單生花葶頂端;萼片6-11,花瓣狀,狹長圓形,長8-14毫米,寬3-6毫米,頂端鈍,粉紅色或堇色;雄蕊多數,長2-6毫米,花絲狹線形,花葯橢圓形,長約0.7毫米;心皮多數,子房密被長柔毛,花柱短。瘦果卵球形,長約4毫米,有長柔毛和短宿存花柱。花期4-5月,果期5-7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米以上林蔭下溪旁、林下或草坡石下陰濕處。

相關論述

《安徽中草藥》:“活血祛風,殺蟲止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