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區水利

牧區水利,即灌溉牧區草場,改善牧區人畜供水條件的技術措施。

中文名稱牧區水利
英文名稱pastureland water conservancy
定  義灌溉牧區草場、改善牧區人畜飲用水條件的水利工作。
套用學科水利科技(一級學科),水利學總類(二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牧區水利
  • 外文名:waterconservancy in pastureland
建設情況,水利設施,

建設情況

水是牧草生長和牲畜生存的必要條件。根據測定,多年生牧草每生產1 kg的乾物質需要消耗0.6~0.7 m3的水,一隻羊每天需要4~8 L的水,可見水利對乾旱地區的牧業生產具有重要作用。
世界上牧業發達的國家,都十分重視牧區的水利建設。如澳大利亞灌溉後的草場載畜量可增加10倍,美國草場的灌溉面積約占總灌溉面積的1/3。
中國牧區集中分布在西部和北部高寒少雨地區,土地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43%,其中可利用的草場面積約為212萬km,占牧區土地面積的50%。其中有水草場約14 278萬hm,缺水和無水草場約7 000萬hm,分別占可利用草場面積的67%和33%。中國牧區處於乾旱、半乾旱內陸地區,年降水量一般都在400 mm以下,少者不足200 mm,而年蒸發量都在1 000 mm以上,形成大面積的乾旱和極乾旱氣候。每年平均氣溫在-5~14℃之間,日照時間長,一般在2000~3500 h。
牧區主要災害是旱災(又稱黑災)、雪災(又稱白災)、風災,還有洪澇、鼠、蟲災害等。牧區水資源總量約為5000億m,占全國水資源量的17.9%,可開發利用量約1500億m。但由於分布不均和交通困難,實際利用率很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牧區水利有了較快發展。據2000年的統計,全國牧區發展草場灌溉面積約100萬hm,其中飼料基地灌溉約占一半。據水利部牧區水利科學研究所在內蒙古達茂旗的測試,在中等乾旱年灌溉的牧草每公頃可產草10~15 t,比天然草場增產20多倍。由於有了供水工程,很多地方開展以水利為中心的草庫倫建沒,逐步改變了牧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隨著草場、牲畜承包到戶,促進了牧民由遊牧向定居或半定居過渡,如內蒙古自治區有90%以上的牧民實現定居或半定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也有70%的牧民定居。

水利設施

中國牧區的水利設施主要有:
(l)機電井。井深一般10~150 m,每眼井可解決1萬~2萬頭牲畜飲水。有些機井還可提供牲畜藥浴、奶類加工等副業用水,逐步形成牧民的定居點。
(2)管道供水工程。採用較多的是混凝土管、水泥管、塑膠管和瓦管。據青海省部分管道工程的統計,每萬公頃平均鋪管長度為15000 m左右。
(3)水窖。具有防蒸發、防污染、保溫、防凍等優點,水窖築於地下,窖內要進行防滲處理。
(4)引水渠道、水庫、泵站。這些工程多修建在有天然河道的地方。水源比較充沛,保證率較高。在地下水源比較充沛的地方,也有採取井渠結合的灌溉方式。由於牧區地廣人稀,工程比較粗放,不少是利用天然溝道輸水,進行人面積漫灌,有的牧場進行引洪淤灌,改良土壤。
(5)牧道供水工程。為解決無水草場過牧路線的供水問題,一般在牲畜轉移草場的經過線路上,每隔10~15 km發一供水點。供水點一般為水井或蓄水池。
(6)噴灌。近年來在部分有條件的地區,採用固定式和移動式的噴灌系統進行大面積的噴灌,在節約水量和人力方面有較好效果。
(7)蓄水保墒措施。在缺水草場採取築雪障,挖水平溝、魚鱗坑等措施,就地攔蓄天然雨雪,保持水土,提高土壤含水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