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澤瀉散

牡蠣澤瀉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利水消腫,祛滿除濕之功效。主治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

基本介紹

  • 名稱:牡蠣澤瀉散
  • 別名:牡蠣散(《永類鈐方》卷二十一)
  • 出處:《傷寒論》
  • 組成:牡蠣、澤瀉、蜀漆、葶藶子、商陸根、海藻、栝樓根
  • 功用:利水消腫,祛滿除濕
  • 主治: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
  • 趣味記憶:牡蠣澤瀉治如何,下肢腫脹病未瘥,商陸葶藶瀉水結,蜀漆海藻破堅邪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重要文獻摘要,各家論述,

歌訣

牡蠣澤瀉治如何,下肢腫脹病未瘥,商陸葶藶瀉水結,蜀漆海藻破堅邪。

組成

牡蠣(熬)、澤瀉、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藶子(熬)、商陸根(熬)、海藻(洗去鹹)、栝樓根各等分。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為散。每服方寸匕,白飲和服,一日三次。小便利,止後服。
現代用法:上研細末。一回4克許。一日三回服用。或將上藥量增量二倍以上。以水二合。煎成一合服。

功用

利水消腫,祛滿除濕。

主治

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

方義

方中牡蠣軟堅行水;澤瀉滲濕利水,蜀漆祛痰逐水;葶藶子宣肺泄水,商陸、海藻潤下行水,以使水邪從小便排出。瓜蔞根生津止渴,為本方之反佐,可使水去而津不傷。

重要文獻摘要

《傷寒論直解》:“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牡蠣澤瀉散方,牡蠣(熬)、澤瀉、蜀漆(洗去腥)、海藻(洗去鹹)、栝樓根、商陸根(熬)、葶藶子(熬)以上各等分。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飲和方寸匕,小便利,止後服。”
《醫級》:“牡蠣澤瀉散,治瘥後水氣不行,流注下焦,以致腰足腫浮。”
《衛生寶鑑》:“ 牡蠣澤瀉散治脾胃氣虛,不能制納腎水,水溢下焦,腰已下有腫也。”

各家論述

①成無己:大病差後,脾胃氣虛,不能制約腎水,水溢下焦,腰以下為腫也。……鹹味涌泄,牡蠣、澤瀉、海藻之鹹以泄水氣。(《傷寒論三家注》)
②尤在涇:大病新蹇而腰以下腫滿者,此必病中飲水過多,熱邪雖解,水氣不行,浸漬於下而肌肉腫滿也。是當以急逐水邪為法,牡蠣澤瀉散鹹降之力居多,飲服方寸匕。不用湯藥者,急藥緩用,且不使助水氣也。若驟用補脾之法,恐脾氣轉滯而水氣轉盛,寧不泛濫為患耶?(《傷寒論三家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