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骨

牛骨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牛骨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動物綱
  • :偶蹄目
  • :牛科
  • :野牛屬或水牛屬
  • :黃牛或水牛
  • 分布區域:遍及全國
  • 採收時間:宰牛時或加工牛肉時
  • 用量:內服:3-5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

入藥部位

骨骼。

性味

味甘,性溫。

功效

蠲痹,截瘧,斂瘡。

主治

用於關節炎,瀉痢,瘧疾,疳瘡。

相關配伍

1、治水谷痢疾:牛骨灰同六月六日曲(炒)等分,為末,飲服方寸匕。(《綱目》引《張文仲方》)
2、治鼻中生瘡:燒牛、狗骨灰,以臘月豬脂和敷之。(《千金要方》)
3、治關節炎:牛骨粉50g,鳳凰衣30g,菟絲子20g。共研細粉。每次10g,每日1次,黃酒送服。
4、治原發性高血壓:牛骨粉1g,混食物中服用。每日1次,連續服用,可在1年內血壓下降,並穩定在正常值。(3-4方出自《中國動物藥》)

用法用量

內服:燒存性入散劑,3-5g。外用:適量,燒存性調敷。

採集加工

宰牛時或加工牛肉時留下骨骼,去淨殘肉,烘乾或晾乾備用。

形態特徵

1、黃牛:體長1.5-2m,體重一般在280kg左右。體格強壯結實,頭大額廣,鼻闊口大,上唇上部有兩個大鼻孔,其間皮膚硬而光滑,無毛,稱為鼻鏡。眼、耳都較大。頭上有角1對,左右分開,角之長短、大小隨品種而異,彎曲無分枝,中空,內有骨質角髓。四肢勻稱,4趾,均有蹄甲,其後方2趾不著地,稱懸蹄。尾較長,尾端具叢毛,毛色大部分為黃色,無雜毛摻混。性格溫馴,生長較快。食植物性飼料。
2、水牛:體比黃牛肥大,長達2.5m以上。角較長大面扁,上有很多切紋,頸短,腰腹隆凸。四肢較短,蹄較大。皮厚無汗腺,毛粗而短,體前部較密,後背及胸腹各部較疏。體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黃褐色或白色的。

生長環境

黃牛:其性格溫馴,生長較快。食植物性飼料。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水牛: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飼養,以南方水稻田地區為多。

藥材性狀

前肢骨:肱骨骨體扭曲,無髁上孔;尺骨、橈骨相癒合,尺骨彎曲;掌骨1塊,骨體長,另一塊明顯退化。後肢骨:股骨骨體中央圓柱狀,遠端呈三棱形;脛骨發達;腓骨退化;蹠骨1個,骨體長,另1個退化。髕骨窄長形,上緣寬,下漸尖,內側有一大隆起,質地堅實而重。前後肢骨斷面骨髓腔大。氣微膻。

藥理作用

骨誘導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