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一)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一(其餘三個分別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牛郎織女的故事
  • 創作年代:古代
  • 作品出處:詩經·小雅
  • 文學體裁:民間故事
  • 作者:民間集體創作
故事梗概,相關節日,

故事梗概

牛郎是牛家莊的一個孤兒,依哥嫂過活。嫂子馬氏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自耕自食。這頭老牛很通靈性,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老牛勸牛郎去取織女的衣服,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後,他們男耕女織,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老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觸斷頭上的角,變成一隻小船,讓牛郎挑著兒女乘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滾滾的銀河。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在河邊與織女遙望對泣。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王母娘娘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
由於農曆的七月七日正當雨季,所以這一天常常下雨,人們便說這是牛郎織女的眼淚。農村中的一些少男少女還會趴在葡萄架的下面,據說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因為牛郎織女的故事美妙動人,所以人們還常常以“牛郎織女”來描述夫妻的恩愛。

相關節日

七夕節,傳說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就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這一天常常都會下雨,而且這些雨水就是老人們常說的牛郎織女相會時所流下的眼淚,在民間人們就會在這一天,把家裡的能盛雨水的罈子放在院子裡,或者放在露天的陽台外接這些雨水,因為傳說這些雨水能做藥引子;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用一個深一點的瓦或者瓷罈子盛接雨水,然後買一個和這個罈子大小相宜的冬瓜塞到罈子裡面去,然後把罈子口密封起來,然後把罈子存放在屋裡陰涼的地方,等些日子後打開,裡面就成了一罈子七月七冬瓜汁了,相傳這樣的七月七水喝了能去火;夏天小孩身上長痱子,也可以用這些冬瓜水粘上珍珠末塗抹痱子,療效甚好。
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之夜,婦女們還要向織女乞求智巧。如《荊楚歲時記》所載,南北朝時的乞巧方法是“結彩縷穿七孔針”,婦女們來回用絲線穿針,穿得快的自然就巧了。明清以後,更流行“丟巧針”的遊戲。其方法是在七月七日這天的上午,取一碗水在日光下曝曬,頃刻之後,水面便產生一層薄膜。此時把平日縫衣或繡花的針投入碗中,若針浮在水面上,便是得巧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