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學派

牛津學派

牛津學派既反對巴克爾把人當作機器的觀點,也反對西利1873年在劍橋宣布的歷史有訓練外交家和政治家之用的實用主張。 他們認為歷史研究有其本身的原因,歷史研究必須依靠一切可以找到的資料。墳穴、渠溝、莊園、案卷、法規等等,都可用來為歷史證據。牛津學派側重於研究中世紀史、憲政史,但忽視經濟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津學派
  • 外文名:Oxford School
  • 主要代表人物:斯特勞森
歷史沿革,相關信息,

歷史沿革

英國資產階級史學派別。形成於19世紀下半期。因以牛津大學的歷史學家為中心,故名。與劍橋學派同為當時著名史學派別。
在牛津學派的倡導下,在檔案總管的主持下,許多編年史和國家公文目錄分別於1857年和1862年開始印行。
1870年,成立“歷史手稿委員會”,
1901年開始出版各種證書卷宗目錄。牛津學派的主代表有:士達布斯、福禮曼、格林、伽地納、鮑威爾、斐斯、戴維斯等人,創始人為士達布斯。
士達布斯是研究中世紀史的傑出學者。1858年他決定把大陸學者的科學方法用於英國中世紀文獻研究。
1866年他繼任牛津大學欽定教授職務。牛津學派從此開端。

相關信息

士達布斯強調英國歷史的繼承性。在他看來,英國憲法主要是盎格魯—撒克遜的各種制度在諾曼第時期加以集中整理的結果。他宣稱農民公社起源於條頓族的自由民,這個論點引起羅馬—克勒特學派的激烈爭辯。這個學派認為,農村公社起源於羅馬莊園上的隸農們。他關於百戶、市邑和十家聯保起源的觀點也引起了長期的爭論。他的《英國憲政史》標誌著中世紀英國史研究工作的一個轉折點。
他的主要成就是把以前鮮為人知的大量材料介紹給學者使用。福禮曼於1884年士達布斯被任命為主教後,接任牛津大學欽定教授職位。他主要撰寫政治史和軍事史,不太看重其他方面。他有一句名言:“歷史是過去的政治,而政治是現在的歷史”。
他極力主張打破歷史上的分期,拆毀中世紀和近代的界牆,認為歐洲歷史從古至今原是一出不斷的戲劇。他在自己的著作中竭力避免種族偏見。格林是牛津學派重要的史學家之一。他認為:歷史是國家生活的記錄,構成國家歷史的是人民,而不是英雄偉人;了解腓特烈大王或拿破崙,不等於了解當時普魯士或法國的歷史;要想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必須了解當時這個國家人民大眾的感情和生活。
為了和舊傳統決裂,格林不是按照王朝系統劃分歷史時期,而是依據重大歷史事件劃分歷史時期。他對中世紀有比較深入研究。他寫史追求優美的文章風格,但並不以此防害他力求說明歷史真相的願望。
他不重視帝王將相,而著重寫“人民”的歷史。他的後期著作,不追求文字華美,而利用考古資料解釋歷史問題,力求提高學術水平。他在歐洲史學界的名聲主要是由於他的《英國人民簡史》。
牛津歷史學會的成立,《英國歷史評論》雜誌的創辦,都是他首倡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