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宜順

牛宜順

男,1955年1月出生,高級經濟師,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現任山東華勤集團董事長、新馬青黨委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宜順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兗州
  • 出生日期:1955年1月
  • 主要成就:兗州市勞動模範
    山東省優秀鄉鎮企業家
    全國勞動模範
    山東省第九、十屆人大代表
人物經歷,主要榮譽,重視發展,企業行銷,抓住機遇,

人物經歷

牛宜順,是在兗州市濟寧市乃至山東省都為多數人所熟悉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優秀的企業家,都熟悉他將一個只有資產幾萬元的鄉鎮企業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6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的創業經歷,但更多人知道他是一位致富不忘鄉親、真情回報社會的黨委書記,是一位熱心於公益事業、熱衷於慈善事業的慈善家。
1989年,牛宜順同志頂住壓力、克服困難,毅然創建膠帶廠,並在急劇變化的大時代中搶抓機遇、銳意進取,伴隨洶湧澎湃的經濟大潮,走出一條成功的創業之路,他最初創辦的膠帶廠現在已發展成為一家以科技研發、生產經營汽車輪胎、工業用輸送帶為主,集電力、化工、生物工程、國際貿易於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多年來,牛宜順在帶領銀河集團快速發展的同時,將“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經營理念與“成己達人、回報社會”的宗旨相結合,從未停止造福一方、回報社會的腳步。他在企業中積極倡導造福一方人,愛心獻社會的責任理念,強化企業文化的滲透,努力打造一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現代化、國際化企業,並將履行社會責任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上。
牛宜順牛宜順
牛宜順積極倡導實施惠民工程,他總是說做事先做人,一人富了不算富,帶領大家共同富,才是一個共產黨員的職責,銀河集團從一個鄉鎮企業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大型企業,離不開當地人民的大力支持,所以在企業的發展壯大中也一直致力於當地新農村的建設,實現老百姓的富裕。牛宜順先後投資4600萬元對大馬青村小馬青村進行舊村改造,新建了24幢高標準居民住宅樓;投資600萬為小馬青村建起高標準國小、幼稚園;新修了村內、村外的道路、自來水等設施,扶持建立起了年產萬噸蔬菜的農業龍頭企業1處,並為周邊村民免費供電、供暖;同時為周邊地區失去土地的農民免費培訓技能,使其上崗就業,解決了1000多人就業難的問題。另外還為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發放補貼,已累積達50餘萬元,過年過節時發放慰問禮品,真正實現了村企合一,受到農村幹部民眾的廣泛讚譽。
牛宜順一直關注社會公益事業,迄今為止,他已累計向社會公益事業捐款700萬元,其中包括:(1)對本地弱勢群體的扶助和本地學生的獎學金設立。牛宜順一直認為和諧社會的建立既要有財富的積累更要有人文的和諧,他經常說財富重要,和諧更重要,和諧社會的建立更體現在弱勢群體的生活提高上,因此每年他都為周圍的弱勢群體和貧困家庭捐贈一定數額的資金,用於他們生活的改善。同時,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企業家,他更感到知識的重要,堅信知識改變命運,他特地在當地設立了獎學金,用於獎勵家庭困難、品學兼優和考入大學的學生,他的目標是將獎學金的設立發展成為一個長期、持續性的公益平台,未來可以載入更多教育及養護的公益項目,以便幫助更多的學生接受教育。(2)對社會突發自然災害的捐贈。自然災難很難避免,但對受災民眾的幫助不難辦到。2007年7月,牛宜順向兗州慈善總會捐贈18萬元,用於突發自然災害的救助。在今年“5.12”四川地震後,牛宜順在第一時間向四川災區捐款60萬元,他也是兗州市第一個向地震災區捐款的企業家。他說:“震災是對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考驗,是對一個具有責任心企業家的考驗,只有同時具備管理能力與責任感的企業,具有強烈責任心的企業家,才能夠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脈搏,得到民眾的信任,並緊緊抓住災區那一雙雙籲求援助的手。”
牛宜順牛宜順
牛宜順堅持“敢為人先創大業,回報社會為人民”的做人和做事原則,樂善好施,扶貧濟困,貢獻社會,他十多年如一日,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廣博的愛心和執著的追求,使他成為全市民營企業家中扶殘助殘的帶頭人,捐資助學的慷慨人,抗震救災的熱心人,關注貧困的有心人,在社會慈善和公益事業的廣闊領域裡,都留下了他動人的事跡。儘管他是一個擁有幾十億資產的企業家,一個榮譽滿身的優秀共產黨員,他所帶領的企業也獲得過省市和國家級的四十多項榮譽,但他依然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因為他為自己設定了更高、更遠的公益目標,他將把扶弱濟貧、匡扶正義的傳統美德繼續發揚光大,也將會把更多的財富貢獻給社會。

主要榮譽

先後獲得“兗州市勞動模範”、“濟寧市勞動模範”、“濟寧市優秀共產黨員”、濟寧市“八五功勳企業家”、“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省優秀鄉鎮企業家”、“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2009年度風雲魯商”等40多項榮譽稱號,並連續當選山東省第九、十屆人大代表,2005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他所領導的公司先後榮獲國家農業部、化工部“中國行業最大規模鄉鎮企業”、“全國鄉鎮企業科技進步先進單位”、“山東省重契約守信譽企業”、“利稅雙過千萬優秀企業”、“AAA級信用企業”等榮譽稱號。
牛宜順牛宜順
辦企思路 “我姓牛,也很喜歡牛。華爾街的牛顯得不太禮貌,我這個牛很禮貌,能拉車,還能抬頭看路。這是一個標誌性建築,300年之後就成寶了,現在就有很多到這裡來照相的。我們要做百年老店。在我們這裡,任何的東西,包括一張紙、一支筆,都是國際化水平的。不管是思維、管理還是員工團隊精神,都與國際接軌。”這就是華勤集團董事長牛宜順的辦企思路。
2018年10月24日,牛宜順入選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

重視發展

在牛宜順眼中,股權和發展相比,發展更重要。“為什麼這樣說呢?一個企業,做小的時候,是你自己的,一旦做大之後,就是社會的,就應該將發展和社會責任擺在第一位。社會責任一是養員工,二是上繳稅收,給地方增加財力,再一個就是把周邊占地的老百姓帶動起來。”據介紹,華勤周邊的農民也從企業用地上獲得了不錯的回報。
“企業不能光看股權,應該用股權換髮展。只有發展起來了,股份才有意義。為什麼我這裡有3個500強企業,我的思路就是這樣,誰跟我合資都行,我借用的就是你的先進技術。你選中的是中國的大市場,是我這個企業的環境,是我這個企業的經營團隊和凝聚力。不管誰跟我合作,人權我是牢牢控制,董事長是我的,我們員工隊伍不會散。只要抓住這,我認為永遠有主動權。”
此外,牛宜順還認為股權小的一方其實更加靈活:“誰的股權大,誰的付出就多。你可以空下來去做別的項目。我這個集團有很多產業,我把我原來的資產都變活了。這個乾企業,你想往外抽資金是很難的,幹了以後再上,上了以後還怕落後再上。就像農村蓋房子一樣,拆了蓋,蓋了拆,一輩子都在蓋房子,一直窮。我把資產變活了,換成人民幣了,換成現金了,可以再去投資別的產業。”
牛宜順牛宜順
1997年,國家提倡企業改制,牛宜順個人出資600萬元,一次性買斷企業內部集體資產產權,成了一家民營企業的老闆。第2年,他便開始了與法國德普勒公司的合資。“那時候我們經常跑煤炭部,煤炭部下屬一個單位介紹,說法國的一家叫德普勒的公司想在中國找一個合作夥伴,找的時間很長了,我們就和他取得聯繫。”

企業行銷

德普勒對股份看得很重,但是他們在國內找的都是一些大國企,雙方都想爭控股權,因此無法取得共識。華勤的出現一下子轉變了僵局,牛宜順欣然接受了德普勒提出的要求。最終,德普勒占股51%,華勤占股49%。於是,雙方的合資進程進展得非常迅速。
在那個時候,牛宜順放棄控股權多多少少有點“委曲求全”的感覺,為了迅速獲得欠缺的先進技術,只好忍痛割“股”。牛宜順強調說:“我的底線是發展,發展比控股權更重要。”他認為,企業在成長到一定規模以後,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大問題。“缺乏核心技術,國內不太重視研發。往往是一窩蜂去投資,最後拼價格戰,但這一路徑顯然不是正確的發展方向,必須走強強聯合的道路。如果自己研發,也許需要二十年、三十年,也許會破產,因為輸送帶技術發展也很快。”
與德普勒合資之後,華勤的生產技術突飛猛進。“我們把他的先進技術拿過來了,當時是高強力PVG,能做到3000 N/mm,可以代替鋼絲繩,而合資以前我們只能做到1400 N/mm。”牛宜順自豪地說,“這樣四、五年之後,我們在亞洲做到了最大。別人能做的我們都能做,別人不能做的我們也能做。”
牛宜順牛宜順
牛宜順不僅在股權方面思維獨特,在企業行銷方面也頗有心得。今年1月26日,他邀請唐駿和美國前任總統布希(George..W.Bush)到山東兗州,參加了一場共議2010年世界經濟的四人“脫口秀”節目。
華勤集團副總經理王偉勤曾透露,未來兩年,華勤集團將投資80億元,新上10萬噸鋼絲繩、10萬噸鋼簾線、2000長米高壓膠管、50萬套汽車尾氣淨化器等大項目。實際上,華勤不僅在產品多元化方面積極拓展,也開始試水資本市場。
“我們現在開始搞資本運作,請布希參加高端對話,舉辦同一首歌,就是為了提高華勤集團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地位,推動企業發展。”牛宜順說,“布希總統到我們這裡來,我們再和其他國外的企業談合作,推進企業的國際化進程,要比亮董事長的名片有用得多。”
“布希總統說,你能和凱雷合資,是你的幸運。”牛宜順介紹,“凱雷現在正在推動我們的安能公司上市。企業做大了,做出規模來了,必須走資本運營的路子。凱雷推動我們上市的目的是為了拉長產業鏈,做大做強我們這個實體企業。”

抓住機遇

回顧20年風雨兼程的創業史,牛宜順覺得抓住發展機遇很重要:“在20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抓了6次機遇。我們這個企業一直善於搶抓發展機遇。比如在這次哥本哈根會議之後,我們看到國家對低碳經濟很重視,馬上與國外聯繫了低碳項目——汽車尾氣過濾器。這是一個很大的項目,可以做到100個億。去年全國的柴油發動機是290萬套,我們的能力是50萬套。我們這個產品的技術很先進,可以達到歐五、歐六的標準。這都是發展機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