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黃龍旗

燃燒的黃龍旗

CCTV10播出的《燃燒的黃龍旗》主要講述了淮軍的歷史,淮軍是中國近代史上繼湘軍之後又一支著名的地方武裝。淮軍(1862~1900)自成立到消亡的近40年間,正值中華民族內憂外患頻發的苦難歲月,從淮軍演繹到後來的淮系集團,涵蓋並極大地影響了晚清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有專家稱,淮軍史幾乎就是一部晚清史,一部完整的晚清軍事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燃燒的黃龍旗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首播時間:2010-3-24
  • 集數:10
  • 類型:軍事
  • 電視頻道:CCTV10
總述,分集劇情,

總述

淮軍的成立固然與鎮壓太平天國捻軍有直接關係,但淮軍又因其裝備迅速近代化而成為一支皇朝防衛的中堅力量,在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和抗擊八國聯軍的戰爭中,淮軍都做出了相當的貢獻。在晚清洋務運動中,淮系集團更是篳路藍縷,獨領風騷,一大批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如江南製造局、開平礦務局輪船招商局等)無一不與之有關;其麾下的北洋海軍堪稱當時中國最近代化的一支軍隊。
十集紀錄片《燃燒的黃龍旗》以獨特的視角、平實的風格、個性化的語言,用歷史事件、故事和細節結構全片,全面回顧淮軍的興衰歷程,並力圖將歷史的嚴肅性、觀眾的興趣點融為一體,引發國人們對中國近代歷史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分集劇情

第一集《秋風寶劍》
  1840年以來的大清帝國在東南西北各個戰略方向上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脅,東南暴露給英法艦隊;北方有哥薩克騎兵虎視眈眈;在內部,洪秀全掃蕩湖南、湖北、江東,建立太平天國。  而湖南的曾國藩,卻巧妙揚長避短迅速拉起了一隻強悍的湘軍,成為太平軍最強勁的對手。太平軍忠王李秀成親自都統12萬精兵,將上海變成一座孤島,號稱“堅堅固固,飛鳥不入”。  一隻船隊運來數千名強悍善戰的僱傭軍。這是上海官紳們最後的希望。繼湘軍之後,中國近代史上又一支新軍——淮軍開始了它將近40年風雨興衰的傳奇歷程。
第二集《吳鉤血》
  南人北相的挎刀書生李鴻章的確不同凡響,僅用三個月,就像變魔術一般,從家鄉招募了一支6千人的僱傭兵。李鴻章何以能夠在這短短數月間自立門戶,感召人心?  淮軍官兵都是何等狠角色?一群衣衫襤褸的“乞丐”兵又如何在八旗綠營和洋人“未出一兵助剿”的情況下,獨力擊退太平軍,首戰告捷,威震上海灘?
第三集《磨難煞星》
  淮軍上海首戰聲名鵲起,但是這些江淮農夫比起裝備先進的洋兵根本不在一個量級。“洋槍隊”在攻剿太平軍的戰事中的確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朝廷嚴格限定他們的僱傭軍身份,防止他們趁火打劫,可洋人自恃裝備精良往往對清廷的指揮置若罔聞,漸成尾大不掉之勢。淮軍要想真正自立,朝廷要防止引狼入室,這些“磨難星”必須加以遏制。然而面對洋兵洋將的堅船利炮,淮軍能否如願敲響這些“磨難星”的喪鐘?
第四集《西風殘》
  1870年7月19日,推動德意志統一的普魯士和阻止德意志統一的法蘭西,終於開戰。法國人在普魯士步兵的追擊下節節敗退,不敢在亞洲同時開闢第二戰場,大清朝逃過一劫。  剛剛當上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看到了一個在鐵與血中崛起的新國家——德意志,驚訝於它能夠迅速擊潰那個歐洲強國和中國宿敵——法蘭西;對於在這場普法戰爭中,攻城略地如摧枯拉朽的致命武器——德國克虜伯大炮,更是印象深刻。  第二年,李鴻章購進328門克虜伯大炮,從此,克虜伯大炮成為淮軍的制式裝備。短暫的平靜,能挽救滿清大廈將傾的危局嗎?全球最先進的武器,又能否拒敵於國門之外?
第五集《勞勞車鳴》
  100年前的人們對21世紀的想像,法國人和中國人肩並肩,親切攀談著,等待登上從北京到巴黎的高速列車。中國人還是清朝裝束,扎著辮子,穿著燈籠褲,提著布包;火車的形象,已經和今天的子彈頭高速火車極其相近。  然而,100年多前,在火車和鐵路的幕後,卻遠不是這種幻想畫表現的那樣和諧恬美,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方與中國的劇烈衝突,已經從工業蔓延到了經濟、文化、政治甚至國家主權。
繼續看6-10集
選集
選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