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意見

焦作市人民政府於2022年5月30日印發焦作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焦作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意見
  • 頒布時間:2022年5月30日
  • 發布單位:焦作市人民政府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意見》(豫政〔2021〕25號)精神,提高民眾健康素養和全民健康水平,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政府主導、跨部門協作、全社會動員,預防為主、群防群控,豐富工作內涵,創新方式方法,強化法治建設,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提高民眾健康素養和全民健康水平,推動愛國衛生運動從偏重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從運動化向常態化轉變,從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為錨定“兩個確保”,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焦作新篇章貢獻力量。
(二)總體目標。公共衛生設施不斷完善,城鄉環境面貌全面改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有效經驗做法得到總結推廣,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實現廣泛普及,衛生城鎮覆蓋率持續提升,健康細胞工程建設加快推進,社會健康綜合治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全方位、多層次愛國衛生運動整體聯動新格局基本形成,奠定健康焦作建設的堅實基礎。
二、加快完善公共衛生設施,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三)全面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鄉村生態振興五年行動、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三年行動等,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補齊公共衛生設施短板,建立健全城鄉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大力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美化行動,集中整治村內戶外及村莊周邊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扯亂掛、亂潑亂倒、亂塗亂畫現象。深入開展城市清潔行動,突出抓好老舊社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建築工地等重點部位及薄弱環節環境衛生治理,實現由“清髒”向“治亂”拓展。強化餐飲服務單位主體責任,加強從業人員健康、就餐場所衛生、餐具消毒、後廚潔淨、倉儲管理等監管,重點整治小餐飲店、小食品店、小作坊等食品生產經營場所環境衛生,全面推進餐飲業“明廚亮灶”,將公筷公勺、分餐制納入餐飲服務單位示範創建、監督檢查等。持續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嚴格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逐步建立環境與健康調查、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
牽頭單位:市愛衛辦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城市管理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商務局、衛生健康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四)加快推進農(集)貿市場提質升級。推進新建農(集)貿市場的合理布局和標準化建設,設施設備符合《標準化菜市場設定與管理規範》要求,加快推進農(集)貿市場升級改造進度,強化農(集)貿市場的行業監督和日常管理,全面整治農(集)貿市場(含新建市場)垃圾亂堆、污水亂排、攤點亂設、車輛亂停、公廁不達標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實現市場功能分區布局合理,環境衛生乾淨整潔,改變農(集)貿市場“髒、亂、差”面貌。實現家禽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逐步取締市場活禽交易,全力打造整潔衛生、安全放心的農(集)貿市場。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
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局、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五)統籌推進垃圾污水治理。加快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通過政策引領、宣傳教育、活動激勵等積極引導城鄉居民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習慣。在城區,新建、改造符合《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範》(CJJ/T47-2016)的垃圾中轉站,健全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在農村,積極推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五有”(有設施設備、有治理技術、有穩定保潔隊伍、有監管制度、有資金保障)標準,確保“掃乾淨、轉運走、處理好、保持住”常態化運行。到2025年,各縣(市、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全覆蓋。重點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雨污分流,確保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加快縣域污水統籌治理,梯次推動污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到2025年,市區和各縣(市)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5%。大力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農膜回收利用、畜禽糞污和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到2025年,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達到43%以上,農藥利用率達到43%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3%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基本實現農膜回收處理,農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統籌推進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布局建設,健全縣域醫療廢棄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切實提升醫療廢物和醫療污水處置能力。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局、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六)紮實推進廁所革命。鼓勵農民因地制宜選擇改廁模式,積極引導農村新(改)建住房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行政村按規定配套建設無害化公共衛生廁所。推動廁所糞污治理與農村污水治理、農業生產發展、人居環境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有機銜接,逐步擴大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覆蓋面。到2025年,全市累計新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16萬戶以上,各縣(市、區)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基本實現願改盡改、能改盡改。每個行政村至少配套建設1座無害化公共衛生廁所,農村廁所運維管護長效機制全面運轉,廁所糞污有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城市、縣城建成區全面消除旱廁,市區建成區新建一批環衛公廁,新(改)建公共廁所全部達到二類公廁標準。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加大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廁所建設改造力度,推進旅遊廁所提檔升級,開展農(集)貿市場、商超、客運站等重點公共場所廁所環境整治,落實運維管護責任,強化日常衛生保潔,改善公共廁所環境衛生狀況。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城市管理局
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教育局、衛生健康委、商務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七)強化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依法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管理、水源水質監測。健全水源保護、自來水生產、安全供水全過程監管體系,加強對飲用水水源、水廠供水和用水點水質的動態監測。實施農村供水保障行動,分批推進農村供水規模化、市場化、水源地表化、城鄉一體化,到2025年,我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7%。加快城市供水設施建設改造,提高供水能力,擴大供水範圍。加強城市二次供水、直飲水監測、管理,逐步推進城市供水水質線上監測系統建設。
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城市管理局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八)全面加強病媒生物防制。依法開展病媒生物防制,保障病媒生物防制經費,健全病媒生物監測網路,建立完善監測質量控制體系。堅持日常防制和集中防制、專業防制和常規防制相結合,緊密結合實際,科學制定防制方案,大力開展以環境治理為主、藥物防制為輔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強重點行業、重點場所病媒生物防制設施建設,消除病媒生物孳生環境,有效防控流行性出血熱、鼠疫等病媒生物性傳染病,強化病媒消殺隊伍建設和對社會各類病媒生物有害防制機構的日常監管,提升病媒生物防制能力。
牽頭單位:市愛衛辦
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局、商務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人防辦、教育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交通運輸局、機關事務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三、大力開展健康知識科普教育,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
(九)培養文明衛生習慣。以“推動形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專項行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廣告宣傳行動為載體,以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為主要內容,大力傳播健康文明理念,提升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實施健康促進“621”行動(健康教育進家庭、進鄉村、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加強基層健康教育陣地和隊伍建設;省市醫院、省級健康促進示範醫院對口幫扶縣區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工作模式),推廣不隨地吐痰、正確規範洗手、室內經常通風、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注重咳嗽禮儀、推廣分餐公筷、看病網上預約等疫時好習慣。樹立良好飲食風尚,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持續推行“三減三健”行動,倡導合理膳食。深入開展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加強校醫或保健教師配備,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作為中國小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小手拉大手”促進全社會形成健康文明新風尚。通過設立健康宣傳員和文明引導員、開展“隨手拍”活動等方式,形成約束有力的社會監督機制,促進文明衛生習慣長效化。到2025年,全市人均預期壽命比“十三五”末提高1歲,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8%以上。
牽頭單位:市文明辦、愛衛辦、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農業農村局、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焦作日報社、焦作廣播電視台,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十)倡導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深入開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加大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力度,加強健康文化建設,引導民眾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載體,推廣普及通過科學健身運動預防和促進疾病康復的知識和方法,培養居民建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圍繞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重點疾病和老年人、兒童、婦女等重點人群,精準實施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預,促進民眾養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點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病能力。落實兒童青少年近視和肥胖綜合防控方案。發揮中醫藥養生保健優勢,傳播中醫藥健康養生理念。廣泛開展無償獻血知識普及行動,引導民眾積極參加無償獻血。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城鄉體育健身設施,加強健康主題公園建設,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學校和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打造高質量的“10分鐘健身圈”。積極推廣普及廣播體操、太極拳,提倡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工間操。到2025年,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0.31%。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體育局
責任單位:市文明辦、愛衛辦、教育局、發展改革委、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婦聯、紅十字會、焦作日報社、焦作廣播電視台,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十一)踐行綠色環保生活理念。積極開展生態道德宣傳教育,重點抓好中小學生態文明教育,引導民眾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積極推進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等行動,引導民眾爭做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樹立珍惜水、電、油等資源能源理念,樹牢愛糧節糧意識,深入推進“光碟行動”。完善城鎮慢行系統,優先發展公共運輸,加快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體系,推廣“135”綠色低碳出行方式(1公里以內步行,3公里以內騎腳踏車,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加快白色污染治理,倡導使用環保用品,嚴控過度包裝,促進美麗焦作建設。
牽頭單位:市愛衛辦
責任單位:市文明辦、發展改革委、教育局、生態環境局、交通運輸局、商務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機關事務管理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婦聯、焦作日報社、焦作廣播電視台,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十二)促進民眾心理健康。大力推進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強化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傳播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樂觀向上的理念,引導形成和諧向上的家庭和社會氛圍。健全傳染病、地震、洪澇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中的社會心理健康監測預警機制,強化心理健康促進和心理疏導、危機干預。發揮“網際網路+”作用,建立完善線上心理健康服務網路,開展居民心理健康體檢,做好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機干預。加強基層精神衛生機構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建設,結合健康鄉鎮(單位、村莊、社區、家庭)建設工作,依託城鄉社區建立心理諮詢(輔導)室或社會工作室(站),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輔導員或社會工作者,搭建基層心理健康服務平台。加快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網路,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志願者隊伍建設,支持拓展心理健康宣傳疏導等志願服務。到2025年,全市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不低於20%。
牽頭單位:市文明辦、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婦聯,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十三)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堅持人物同防、城鄉同防、多病共防,持續完善“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做好中西醫協同救治。有效落實“四方責任”,完善監測預警機制,強化重點人群、特殊時間節點防控工作。持續推進愛國衛生疫情防控專項行動。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公眾心理疏導。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
牽頭單位: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
責任單位: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成員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四、加強社會健康管理,協同推進健康焦作建設
(十四)深化衛生城鎮創建。加強對衛生城鎮創建標準及流程的定期培訓,加強技術指導和動態評估,積極推進衛生城市、衛生縣城、衛生鄉鎮、衛生“三小”(衛生村、衛生先進單位、衛生居民小區)創建,不斷提升城鄉公共衛生環境設施建設和管理水平。完善衛生城鎮監督管理機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開展衛生城鎮評審工作,建立常態化退出機制。到2025年,沁陽市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焦作市城區、孟州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全市國家衛生城市覆蓋率達100%;武陟縣、修武縣、博愛縣、溫縣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成果,國家衛生縣城覆蓋率達100%;六縣(市)分別新創建國家衛生鄉鎮1個,同時鞏固現有國家衛生鄉鎮創建成果;全市省級及以上衛生鄉鎮覆蓋率達55%,國家衛生鄉鎮覆蓋率達10%,省級衛生村覆蓋率達20%。
牽頭單位:市愛衛辦
責任單位:市愛衛會成員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十五)加快推進健康細胞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健康焦作建設,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加快建設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人口集中特點的公共衛生體系。促進健康焦作建設與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創建有機銜接。加快推進健康鄉鎮、健康村莊、健康單位、五星健康文明家庭(包含愛國之星、健康之星、文明之星、衛生之星、和諧之星)等建設,促進全社會健康環境改善、健康服務最佳化、健康教育普及和健康行為養成,構建健康焦作建設微觀基礎。大力倡導“無疫小區(村組)”建設,築牢基層社區(村莊)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到2025年,全市建成健康細胞不少於200個。
牽頭單位:市愛衛辦、健康焦作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
責任單位:市愛衛會、健康焦作行動推進委員會成員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十六)持續推進控煙工作。以加強青少年控煙、完善戒菸服務體系等為重點,穩步實施健康焦作控煙專項行動。積極出台我市公共場所控煙法規檔案,依法開展控煙行動。加快推進無煙黨政機關、無煙醫療衛生機構、無煙學校、無煙家庭等無菸環境建設。到2022年底,全市無煙黨政機關、無煙醫療衛生機構、無煙學校實現全覆蓋,建設一批無煙家庭示範單位。到2030年,全市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低於20%,全面無煙法規保護人口比例達到80%以上。
牽頭單位:市愛衛辦
責任單位:市文明辦、衛生健康委、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教育局、司法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婦聯,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五、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科學管理水平
(十七)提高依法科學治理能力。全面貫徹國務院、省政府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精神和《河南省愛國衛生條例》等法規,健全完善焦作市愛國衛生相關地方性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愛國衛生工作的目標任務、工作方法、管理措施和各方責任,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水平,依法促進愛國衛生工作落實。深入開展環境衛生治理、社會健康管理等愛國衛生政策理論研究,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專業機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作用,加強愛國衛生工作技術指導、政策諮詢和宣傳引導。建立健全愛國衛生專家諮詢制度,開展政策效果分析。建立健全規範化技術培訓制度,強化隊伍建設和人員培訓,加強愛國衛生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愛國衛生的科學決策和精細化管理水平。
牽頭單位:市愛衛辦
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司法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十八)創新社會動員機制。加快愛國衛生與基層治理工作有機融合,推動形成自上而下行政動員與自下而上主動參與結合、平戰結合的民眾動員機制。依法加強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進一步完善社區格線化管理,廣泛動員醫務人員、高校師生、計生專乾、社會工作者、物業服務人員、志願者等共同參與,推動組建居民健康管理互助小組,提高基層公共衛生工作能力。依託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及機關、企事業單位,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重要作用,全面推廣“一科普六行動”(宣傳健康科普知識,開展工作場所及校園、市場、村莊、社區、其他公共場所、病媒生物綜合防制等專項行動)、“全城清潔”行動、防疫大喇叭“村村響”、周末大掃除等活動,推動愛國衛生運動融入民眾日常生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愛國衛生工作。
牽頭單位:市愛衛辦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婦聯,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六、強化組織實施
(十九)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愛國衛生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認識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聚焦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開創全市愛國衛生運動新格局。各級人民政府要將愛國衛生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各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要定期召開全體會議,聽取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把愛國衛生運動與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機結合,確保愛國衛生運動和精神文明建設協同推進。各部門要明確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做好本部門、本系統愛國衛生工作。建立定期通報機制,對工作突出、成效明顯的予以表揚,對作出重要貢獻的按照規定予以表彰,對措施不力、工作滑坡的予以批評並督促整改。
(二十)完善保障機制。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愛國衛生工作體系建設,在部門設定、職能調整、人員配備、經費投入等方面予以保障。健全市、縣級愛衛辦工作網路,明確承擔愛國衛生工作的機構,配齊配強人員;健全街道(鄉鎮)、社區(村)、機關、企事業單位愛國衛生組織機構,建立專兼職愛國衛生人員隊伍;要進一步健全財政保障機制,各級財政部門要將愛國衛生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並隨經濟社會發展同步增長,對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病媒生物防制、衛生城鎮創建、健康細胞建設、無菸環境建設等相關項目要給予經費保障。加強資源整合,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共同推進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
(二十一)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類媒體特別是網際網路、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全方位、多層次宣傳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重大意義和新時代愛國衛生重點任務,大力弘揚愛國衛生運動精神,廣泛宣傳先進典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引導民眾關心關注、積極參與。暢通監督渠道,主動接受社會和民眾監督,關心民眾訴求,不斷提高民眾對愛國衛生工作的滿意度。
(二十二)積極交流合作。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鑑各地各單位衛生城鎮創建、健康細胞建設、病媒生物防制、控煙等領域先進理念和經驗做法,不斷促進全市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助力健康焦作建設。
                                                                   2022年5月30日

政策解讀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及省政府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意見精神,進一步明確新發展階段愛國衛生工作的目標任務、工作方法、管理措施和各方責任,促進愛國衛生工作落實,提高社會健康綜合治理能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市政府印發了《焦作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意見》(焦政〔2022〕10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解讀如下:
一、出台的背景及意義
近年來,我市愛國衛生運動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政府主導、跨部門協作、全社會動員,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城鄉環境衛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提升,民眾健康素養水平明顯提高,順利取得“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
進入新發展階段,特別是在當前複雜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下,面對多重疾病威脅並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複雜局面,維護好人民健康不僅要靠醫療服務的“小處方”,更要依靠社會聯動的“大處方”,這對新發展階段的愛國衛生運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0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國務院、省政府相繼出台了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意見,為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是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降低傳染病傳播風險的重要舉措;是加快形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推進健康焦作建設的必然要求;是加強和創新工作方式,提高社會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手段。
立足愛國衛生工作實際,我市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國務院及省政府決策部署,出台《實施意見》,對全市“十四五”及今後一段時期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強調要推動愛國衛生工作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愛國衛生運動整體聯動新格局。
二、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分為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工作方法、推進措施4個部分,共22條。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第1-2條),主要規定了新發展階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確定要通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不斷完善公共衛生設施,改善城鄉環境面貌,普及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加快推進衛生城鎮創建及健康細胞工程建設,為健康焦作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部分:重點任務(第3-16條),主要規定了政府、相關部門的重點任務及職責分工,明確新發展階段愛國衛生運動要統籌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農(集)貿市場提質升級、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城鄉飲水安全保障、病媒生物防制、衛生城鎮創建、健康細胞工程建設、控煙等重點工作,大力開展健康知識科普教育,倡導民眾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第三部分:工作方法(第17-18條),主要規定了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科學管理要求,提出愛國衛生運動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提高依法科學治理能力,創新社會動員機制,推動愛國衛生運動融入民眾日常生活,實現全民參與、科學決策、精細化管理。
第四部分:推進措施(第19-22條),主要規定了愛國衛生運動的4項推進措施,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保障機制、加強宣傳引導、積極交流合作,進一步完善愛國衛生工作體系建設,不斷促進全市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