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與數據管理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與數據管理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與數據管理》是2013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暢江、向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與數據管理
  • 作者:蔣暢江 向敏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8月1日
  • 頁數:160 頁
  • 定價:48.00
  • 開本:16 開
  • ISBN:9787115316516 
  • 外文名: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與數據管理》較為全面地介紹了無線感測器網路的關鍵技術,特別是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的設計及數據管理等領域的核心技術,重點研究了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分簇策略、路由算法及節點數據管理技術。本書大部分內容是作者近年來在本領域的研究成果,並提供了詳細的參考文獻。 全書分為三部分,共9章:第一部分是無線感測器網路的概述,即第1章,介紹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基本概念、系統結構、體系結構、特點、關鍵技術和套用前景等;第二部分是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研究,包括第2章~第6章,介紹基於PSO的兩層分簇路由協定、基於PSO的非均勻分簇路由協定、分散式非均勻分簇路由協定和基於參數最佳化的分簇算法等內容;第三部分是無線感測器網路數據管理研究,包括第7章~第9章,介紹基於感知數據綜合支持度的節點分類算法和面向數據收集的節點數據預測算法等內容。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與數據管理》以全新的視野、翔實的資料,深刻闡述了無線感測器網路領域的一些新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工程套用開發的設計方法。《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與數據管理》既可以作為研究生和大學本科高年級學生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以供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與數據管理》是作者從事多年的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和數據管理相關科研工作實踐的結晶。路由協定側重於分簇路由技術的研究,重點是通過網路分簇最佳化及網路分簇和簇問路由的有機結合,緩解或避免由於感測器節點能耗不均所導致的網路“熱點”問題和“能量空洞”現象,構建能量高效均衡的無線感測器網路分簇路由協定。數據管理著重從節點數據管理特點、網路拓撲控制、節點分類管理和節點感知數據預測四個方面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與數據管理》由重慶郵電大學蔣暢江組織撰寫和統稿,並由向敏撰寫。

圖書目錄

第1篇 概述
第1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概述 2
1.1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基本概念 2
1.2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系統結構 2
1.3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體系結構 3
1.4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特點 4
1.5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關鍵技術 5
1.6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套用前景 6
1.7 本書章節安排 7
參考文獻 8
第2篇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
第2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概述 12
2.1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的設計要求 12
2.2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定分類方法 13
2.3 無線感測器網路平面路由協定 14
2.3.1 幾個典型的平面路由協定 14
2.3.2 平面路由協定和分簇路由協定比較 15
2.4 無線感測器網路分簇路由協定 16
2.4.1 分簇路由協定的網路結構 16
2.4.2 分簇網路中節點能耗分析 17
2.4.3 分簇路由協定的性能評價 18
2.4.4 分簇路由協定的核心問題 19
2.4.5 現有的重要分簇路由協定解析 20
2.4.6 幾個典型的分簇路由協定 22
2.4.7 存在問題及發展方向 30
2.5 本章小結 32
參考文獻 32
第3章 基於PSO的兩層分簇路由協定 38
3.1 引言 38
3.2 PSO算法簡介 39
3.2.1 算法原理 39
3.2.2 算法流程 40
3.3 相關模型及假定 40
3.3.1 網路模型及假定 40
3.3.2 數據收集方式 41
3.3.3 無線通信能耗模型 41
3.3.4 數據融合模型 42
3.4 TL—EBC協定 42
3.4.1 簇的建立 43
3.4.2 穩態階段 45
3.5 協定分析及仿真 45
3.5.1 協定分析 45
3.5.2 性能評價指標 47
3.5.3 協定仿真與分析 47
3.6 本章小結 54
參考文獻 54
第4章 基於PSO的非均勻分簇路由協定 55
4.1 引言 55
4.2 網路非均勻分簇策略 56
4.3 相關模型及假定 57
4.4 EBUC協定 57
4.4.1 簇的建立 57
4.4.2 穩態階段 60
4.5 協定分析及仿真 60
4.5.1 協定分析 60
4.5.2 性能評價指標 61
4.5.3 協定仿真與分析 62
4.6 本章小結 66
參考文獻 66
第5章 分散式非均勻分簇路由協定 67
5.1 引言 67
5.2 相關模型及假定 68
5.3 DEEUC協定 68
5.3.1 簇的形成 69
5.3.2 簇間多跳路由 71
5.4 協定分析及仿真 73
5.4.1 協定分析 73
5.4.2 性能評價指標 74
5.4.3 仿真方法及參數 75
5.4.4 仿真結果分析 76
5.5 本章小結 83
參考文獻 83
第6章 基於參數最佳化的分簇算法 84
6.1 引言 84
6.2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節點模型 84
6.3 分簇算法模型 85
6.4 分簇算法的參數最佳化 86
6.4.1 最佳化單跳距離 86
6.4.2 最佳化分簇角 89
6.4.3 簇頭連續工作次數最佳化 91
6.5 分簇算法的實現 95
6.6 分簇算法性能的仿真與分析 97
6.7 本章小結 99
參考文獻 100
第3篇 無線感測器網路數據管理
第7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數據管理 102
7.1 節點數據管理的基本概念 102
7.2 節點數據管理特點 104
7.3 能量高效的節點數據管理 105
7.3.1 節點數據管理與拓撲管理 106
7.3.2 節點數據管理與節點感知數據 106
7.3.3 節點數據管理與節點調度控制 108
7.3.4 節點數據管理與能耗關係 109
7.4 節點數據管理技術的重要研究內容 109
7.5 研究現狀及主要問題 111
7.5.1 研究現狀 112
7.5.2 存在的主要問題 115
參考文獻 116
第8章 基於感知數據綜合支持度的節點分類算法 121
8.1 引言 121
8.2 節點分類的必要性 121
8.3 節點分類算法的設計 122
8.3.1 節點感知數據的綜合支持度 123
8.3.2 休眠節點數目確定 124
8.3.3 休眠節點規則確定 126
8.4 冗餘節點的選取與調度 128
8.4.1 冗餘節點的選取 128
8.4.2 冗餘節點的調度控制 131
8.5 節點分類算法的實現 132
8.6 節點分類算法的性能評估 134
8.6.1 節點分類情況的驗證 135
8.6.2 節點分類對網路能耗和壽命的驗證與分析 138
8.7 本章小結 141
參考文獻 142
第9章 面向數據收集的節點數據預測算法 144
9.1 引言 144
9.2 節點數據預測模型的選取 145
9.2.1 GM(1,1)基本模型 145
9.2.2 GM(1,1)預測數據的檢驗 146
9.2.3 動態GM(1,1)模型 147
9.3 被預測節點的選取 148
9.4 被預測節點的調度控制 149
9.4.1 被預測節點的順序調度 149
9.4.2 被預測節點的選擇性調度 151
9.5 簇頭數據的融合處理 152
9.6 仿真結果與性能分析 154
9.6.1 GM(1,1)預測算法的有效性評估 154
9.6.2 節點數據預測算法對網路壽命的驗證與分析 158
9.7 本章小結 159
參考文獻 15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