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德

無德,漢語辭彙,指的是言行不合社會的準則和規範,出自《左傳·閔公二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德
  • 拼音:wú dé 
  • 注音:ㄨˊ ㄉㄜˊ
  • 出處:《左傳·閔公二年》
基本信息,釋義,

基本信息

wú dé ㄨˊ ㄉㄜˊ
無德

釋義

(1).元德,仁、無極、圓融也。儒家對人性本質認識,無認識障礙,無好壞、對錯的世俗認識,是一種返璞歸真人生通達通達境界。道家所指的“無極”也,與釋家“圓融”同義。
(2).謂言行不合社會的準則和規範;沒有德行。《左傳·閔公二年》:“無德而祿,殃也。”《國語·晉語九》:“君子哀無人,不哀無賄;哀無德,不哀無寵。”《史記·龜策列傳》:“漁者利其肉,寡者貪其力,下為不仁,上為無德。”
(3).指無德行之人。《後漢書·光武帝紀下》:“鬼神不順無德,災殃將及吏人,朕甚懼焉!”
(4).不用感恩。《管子·明法解》:“以法誅罪,則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則民受賞而無德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