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徵不信

無徵不信

無徵不信,讀音wú zhēng bù xìn,釋義是沒有證據的話或事不可信。出自《禮記·中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徵不信
  • 拼音:wú zhēng bù xìn
  • 釋義:沒有證據的話或事不可信
  • 出處:《禮記·中庸》
釋義,出處,示例,

釋義

成語:無徵不信
解釋:征:證據,驗證。 沒有證據的話或事不可信。

出處

《禮記·中庸》:“上焉者,雖善無征,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 《禮記·中庸》:“上焉者,雖善無征,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
原文: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上焉者,雖善無征,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
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征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丁惑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下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詩》日:“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
翻譯:治理天下能夠做好議訂禮儀,制訂法度,考訂文字規範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沒有什麼大的過失了吧!在上位的人,雖然行為很好,但如果沒有驗證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會聽從。在下位的人,雖然行為很好,但由於沒有尊貴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會聽從。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應該以自身的德行為根本,並從老百姓那裡得到驗證。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沒有背謬,立於天地之間而沒有悖亂,質詢於鬼神而沒有疑問,百世以後侍到聖人出現也沒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質詢於鬼神而沒有疑問,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後侍到聖人出現也沒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於的舉止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的先導,行為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的法度,語言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準則。在遠處有威望,在近處也不使人厭惡。
《詩經》說,“在那裡沒有人憎惡,在這裡沒有人厭煩,日日夜夜操勞啊,為了保持美好的名望。”君於沒有不這樣做而能夠早早在天下獲得名望的。
讀解:這一章承接“居上下驕”的意思而發揮。要求當政者身體力行,不僅要有好的德行修養,而且要有行為實踐的驗證,才能取信於民,使人聽從,這就好比我們要求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一樣。不管你把自己的德行吹上天,也不管你的規劃有多宏偉,做一兩件實事,拿一點政績出來給我們看看:你修的路在哪裡?你建的房在哪裡?你辦的學校在哪裡?市場是否繁榮?物價是否上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成為老百姓的公僕。
提高到理論上來說,這一章所強調的,依然是重實踐的觀點。“本諸身,征諸庶民”,以自身的德行為根本,並從老百姓那裡得到驗證。這是主客觀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用客觀實踐來檢驗自己的主觀意圖、賞析、理論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與願望。從而使自己的舉止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的先導,行為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的法度,語言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的準則。
這裡當然還是蘊含著儒者對偉大與崇高的嚮往和對不朽的渴望,也就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崇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追求。

示例

《禮記·中庸》:“上焉者,雖善無征,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 所謂夏禮殷禮都已文獻無征。 故他所重視的是“鬱郁乎文哉”的周禮。 郭沫若《十批判書·孔墨的批判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