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害的偏見:西方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無害的偏見)

無害的偏見:西方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

無害的偏見一般指本詞條

《無害的偏見:西方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是2011年10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愛國。《無害的偏見:西方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的研究對象定位於16世紀初到20世紀80年代西方人對於中國法律的論述。全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 主要介紹鴉片戰爭之間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法形象;第三章探討的是孟德斯鳩對於中國法的論述;第四章是關於馬克思·韋伯對於中國法律的論述;第五章總結了羅斯 科·龐德與中國的淵源;第六章梳理的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批判法律運動的領袖人物羅伯特·昂格爾對中國法的論述;第七章探討的是比較法律史及其方法論。

基本介紹

  • 書名:無害的偏見:西方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
  • 作者:徐愛國
  • ISBN:730119627X, 9787301196274
  • 頁數:248頁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0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徐愛國,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法律思想史、英美侵權法、著有《思想史視野下的法治現象》、《西法肄言——漫話西方法律史》、《名案巾的法律智慧》、《分析法學》等多部著作。

內容簡介

《無害的偏見:西方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內容簡介:幾位外國人,從自身的知識背景出發,對中國的法律傳統自由圈點,稱其為“偏見”,也許並無不妥。
乾隆王朝之前,西方傳教士對中國這個陌生的國度懷有莫名的嚮往。麗孟德斯鳩之後,“專制與奴役”、“來開化與不自由”、“禮儀與家族”則成為描述中國法律傳統的特定符號;韋伯把中國法律傳統稱為原始的家產製法律,認為這樣的法律到達不了西方式的形式理性;龐德研究西方普通法的精神,卻認可並讚賞近代中國法繼受了歐洲大陸法;昂格爾則走向極端,把西方社會囂於法治的一端,把中國傳統法置於非法治的另外一端……
“圈點”之際,不乏靈光閃現和真知灼見,這些偏見有時能起醍醐灌頂效,讀來也“無害”。
因為這個緣故,《無害的偏見:西方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取名為《無害的偏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西法律文化的衝撞——近代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法
一、引言
二、歐洲與中國:彼此態度的變與不變
三、西方人看到了什麼
四、中國法形象的變化過程
五、結語
第二章 英國外交使團遭遇中國法——馬戛爾尼使團的中國法律印象
一、引言
二、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的背景介紹
三、馬戛爾尼使團的中國印象——對四位成員的記述的考察
四、結語
第三章 法國啟蒙主義與中國法傳統——孟德斯鳩論中國法
一、引言
二、孟德斯鳩與中國法
三、中華帝國的政體特質
四、政治奴役與家庭奴役
五、自然環境與中國法特性
六、風俗、習慣和宗教與中國法律的特質
七、經濟與法律
八、結語
第四章 德國現代化理論中的中國法——馬克斯·韋伯論中國法傳統
一、引言
二、韋伯的法律史觀和類型學研究與中國法形象的定位
三、韋伯對傳統中國法形象的描述和論證
四、作為形式理性的參照,傳統中國法應歸於何種類型
五、餘論:兼評中西方學者對韋伯論傳統中國法的傾聽
和質疑
第五章 美國法律教授的中國之行——龐德社會法學思想在中國的實踐
一、引言
二、龐德的社會學法理學思想
三、任職中國的背景與過程
四、對中國法律的評述
五、評價與反思
六、結語:龐德與當代中國
第六章 中國法傳統的批判與誤讀——昂格爾批判法學中的中國法傳統
一、引言:昂格爾的批判法學與中國法
二、中國傳統社會及其法律
三、關於昂格爾對中國傳統社會的看法的評述
四、結語
第七章 比較法律史及其方法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規範比較與結構比較
三、中西法律之間道德與宗教的比較因子
四、比較法律史方法論的四對範疇
五、簡短的結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