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

本區是台灣地區所有泥火山區中噴泥口最密集之處,同時也是噴泥錐最發達的地方。近年來,由於景觀特殊,這裡的泥火山地形遭受破壞,為了保護此一特殊景觀,農委會乃於1992年3月依文資法,公告為“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
  • 所屬地區:高雄縣燕巢鄉
  • 政府駐地:高雄縣政府
  • 面積:4.89公頃
  • 氣候條件:泥火山地景
  • 成立時間:1992年3月12日
基本介紹,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植物資源,現況與建議,景觀特色,交通狀況,

基本介紹

成立時間:1992年3月12日
面積:4.89公頃
地理位置:高雄縣燕巢鄉
管理機關:高雄縣政府
主要保育對象:泥火山地景

地理位置

本保留區位於高雄縣燕巢鄉金山村附近,行政區域屬高雄縣燕巢鄉金山村,總面積4.89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泥火山地景,由高雄縣政府負責管理。為台灣唯一為保留活動頻仍的地形、地質景觀而設立的自然保留區。

自然環境

1. 氣溫:泥火山群所冒涌的泥漿,溫度約28℃左右。
2. 海拔高度:本區位在一個寬約150公尺,長約200公尺的平台上,此平台的海拔高度約175公尺。
3. 地質特性:台灣西南部和海岸山脈南段,地底下分別有厚達2,000公尺及1,000公尺以上的南化泥岩和利吉層泥岩。

植物資源

烏山頂泥火山區的特殊植物是大葉桃花心木,為常綠喬木分布於平台兩座噴泥錐北方100公尺處,約有數十棵,形成平台上的特殊景觀。

現況與建議

僅在入口處設立告示牌,周圍設定有圍欄,有出入口供遊客進出,但並無管制功能。近年來,農委會為了保護珍貴的泥火山資源,設立該保護區禁止採集泥火山漿及在此點火。另於現場聘置有管理人員,負責管理該地環境清潔及制止民眾參觀時有破壞泥火山之行為發生,如民眾進入該地須先請填寫烏山頂泥火山進入許可申請表。

景觀特色

泥火山是因為泥漿和氣體同時噴出地面,冷卻而堆積而成,外形呈錐狀,如小丘,其尖端常有凹穴,且常有不時噴出的泥漿和氣體,這些氣體常可被點燃,或自行燃燒。
烏山頂泥火山區最大的一座泥火山,高約3.5公尺,坡度約為50度,是一座典型的噴泥錐。每隔數秒即噴發一次,濃稠的泥漿沿錐面流下,形成舌狀的泥流,可及的範圍達直徑70公尺。

交通狀況

由高速公路楠梓交流道下,往大社燕巢方向,走188號縣道,經嶺口至烏山巷;或由台21線經旗山、嶺口至烏山巷,而後行車約40分鐘,再步行約30分鐘,即可抵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