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烙柱

《炮烙柱》、胡琴(源於徽調)等聲腔於明末至清乾隆年間先後傳入雲南而逐漸發展形成的,大約形成於1821年前後(道光年間),流行於雲南的廣大地區和四川、貴州的部分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炮烙柱
  • 劇種:滇劇
炮烙柱
《炮烙柱》:滇劇是絲弦(源於較早的秦腔)、襄陽(源於漢調襄
《炮烙柱》河派)、胡琴(源於徽調)等聲腔於明末至清乾隆年間先後傳入雲南而逐漸發展形成的,大約形成於1821年前後(道光年間),流行於雲南的廣大地區和四川、貴州的部分地區。
滇劇的表演善於刻劃人物,富於生活氣息。其表演特點是注意體驗和體現角色的思想感情,同時語言生動,通俗流暢,具有民間歌謠的風格。
滇劇的音樂雖然出於秦腔、徽調與漢調,但經過與當地的語言、風習和地方戲曲長期融合,已經與原風格有很大差異。絲弦的唱法有“甜品”、“苦品”之分,悲喜均可,它以棗木梆擊節,具有秦腔高亢、激越、強烈的特點,也不乏雲南民歌的委婉、細膩、歡快,稱為“滇梆子”;胡琴源於與二黃同源的徽調石牌腔,近似京劇二黃,但沒有[原板];襄陽是吸收了漢劇襄河派的西皮調演化而來,旋律流暢,適於表現愉快、喜悅與激奮的感情。
滇劇的三種主要聲腔,結構均為板式變化體,都有導板、機頭(類似回龍,但變化更多)、一字、二流、三板和滾板等板式。此外,各聲腔又有各自獨有的板式唱腔,如絲弦腔有安慶調、壩兒腔、二十四梆梆、飛梆子等,胡琴腔有平板、架橋、梅花板、人參調等。
該劇種的伴奏樂器絲弦腔以鋸琴(近似秦腔的二股弦)為主,襄陽腔、胡琴腔以胡琴為主。此外尚有南胡、月琴、三弦、撒啦(大嗩吶)、叫雞(小嗩吶)、笛子等。打擊樂器有小鼓、大鼓、梆梆、提手、大鑼、小鑼、鈸、碰鈴、鑔等。
滇劇的劇目約有一千多個,有秦腔路子、川路子、京路子和滇路子之分。
秦腔路子與絲弦腔一起傳入,如《春秋配》、《花田錯》、《高平關》等。
川路子來自川劇,如“五袍”:《黃袍記》(趙匡胤雪夜訪普)、《青袍記》(梁灝八十中狀元)、《白袍記》(尉遲恭訪薛仁貴)、《綠袍記》(蕭何月下追韓信)、《紅袍記》(劉知遠打天下);“四柱”:《炮烙柱》(紂王誅梅伯)、《水晶柱》(觀音收黿妖)、《五行柱》(孫悟空鬧天宮)、《碰天柱》(共工觸不周山)等。
京路子來自皮簧戲(徽、漢、京劇),如《打漁殺家》、《坐宮》等。
滇路子分兩種:一種是雲南作者或藝人編寫的當地歷史故事戲,如《薛爾望投潭》、《逼死坡》、《寧北妃》、《陳圓圓出家》以及辛亥革命後的時裝戲,如《一碗蝦仁》、《新探親》等;另一種是移植外地劇種的劇目,如《三國》、《水滸》、《紅樓》等戲中的部分節目,此外還有《打麵缸》、《大裁衣》等雜調小戲。
建國後,滇劇整理了大批傳統劇目,並創作了很多反映白、傣、侗、哈尼等少數民族生活的劇目,如《蝴蝶泉》、《望夫雲》、 《版納風光》 、 《獨手英雄》 、《佤山前哨》、《瘦馬御史》、《阿詩瑪的新族人》等,其中的《牛皋扯旨》、 《闖宮》 、《送京娘》和已攝製成影片的《借親配》等具有全國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