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燒(化學名詞)

灼燒(化學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將固體物質加熱到高溫以達到脫水、分解或除去揮發性雜質、燒去有機物等目的的操作稱為灼燒。在化學實驗中灼燒通常除去試樣中的有機物和銨鹽。主要的方法發時將待蒸發溶液放在坩堝中,在墊有石棉瓦的煤氣燈上加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灼燒
  • 外文名:calcination
  • 對比:蒸發
  • 屬性:詞語
介紹,與蒸發區別,相關擴展,

介紹

灼燒的方法是將固體放在坩堝中,直接用煤氣燈或電爐加熱,或置於高溫電爐中按要求溫度進行加熱。
例如:重量分析祛中灼燒硫酸鋇晶體,分解礦石(煅燒石灰石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的反應。高嶺土熔燒脫水使其結構疏鬆多孔,進一步加工生產氧化鋁;焙燒二氧化鈦使其改變晶型和性質等,都是高溫灼燒固體的實例。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加熱器有電爐、電加熱套、管式爐和馬弗妒等。加熱溫度的高低可通過調節外電阻來控制。管式爐和馬弗爐的溫度達1000 C左右,爐孔內插人熱電偶以指示爐內溫度並加以控制。

與蒸發區別

蒸發目的:蒸發是指濃縮溶液,或將揮發性氣體和水分除去。
方法:待蒸發溶液放在燒杯和坩堝中,可在水浴中或在墊有石棉瓦的煤氣燈上加熱。
注意:末期小心結晶外濺,故要小心控制火力。
灼燒目的:除去試樣中的有機物和銨鹽。
方法:待蒸發溶液放在坩堝中,在墊有石棉瓦的煤氣燈上加熱。
例如:AlCl3生成Al2O3,首先水解,AlCl3+3H2O→Al(OH)3+3HCl(可逆反應),加熱促使HCl揮發,促進水解進行到底,蒸乾得到Al(OH)3,灼燒後分解,生成Al2O3
類似的還有,MgCl2,BeCl2,FeCl3,Al(NO3)3等,都易水解,且水解生成的HCl或HNO3都易揮發,而使水解過程到底,蒸乾得到氫氧化物,並灼燒分解成氧化物。

相關擴展

焰色反應
焰色反應,也稱作焰色測試及焰色試驗,是某些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中灼燒時使火焰呈現特徵的顏色的反應。其原理是每種元素都有其個別的光譜。樣本通常是粉或小塊的形式。用一根清潔且較不活潑的金屬絲(例如鉑或鎳鉻合金)盛載樣本,再放到無光焰(藍色火焰)中。在化學上,常用來測試某種金屬是否存在於化合物。同時利用焰色反應,人們在在煙花中有意識地加入特定金屬元素,使焰火更加絢麗多彩。
焰色反應是物理變化。它並未生成新物質,焰色反應是物質原子內部電子能級的改變,通俗的說是原子中的電子能量的變化,不涉及物質結構和化學性質的改變。焰色反應是某些金屬或它們的揮發性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中灼燒時使火焰呈現特徵的顏色的反應。有些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能使火焰呈特殊顏色。
進行焰色反應應使用鉑絲(鎳絲、鐵絲)。把嵌在玻璃棒上的金屬絲在稀鹽酸里蘸洗後,這是因為金屬氧化物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物在灼燒時易氣化而揮發;若用硫酸,由於生成的硫酸鹽的沸點很高,少量雜質不易被除去而干擾火焰的顏色)放在酒精燈的火焰(最好是煤氣燈,因為它的火焰顏色淺、溫度高,若無的話用酒精噴燈也可以)里灼燒,直到跟原來的火焰的顏色一樣時,再用金屬絲蘸被檢驗溶液,然後放在火焰上,這時就可以看到被檢驗溶液里所含元素的特徵焰色
鑑別天然纖維和人工纖維
天然纖維分為植物纖維、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 。動物纖維很好鑑別, 成分有蛋白質,一灼燒就有惡臭味
化學纖維(人工纖維)多為高分子合成有機物,其粗細幾乎是完全一樣的 ,灼燒時會有黑煙,而且尼龍等一般紡織品用的人工纖維熔點比燃點低一點,在燃燒時會先液化出現滴燃現象。
灼燒植物纖維,燒的時候沒有燒羊毛髮出的臭味,也沒有燒化學纖維那么大黑煙,棉織物是植物纖維紡織的,在有火的時候不會像化學纖維一樣會有滴燃現象,火滅了後灼燒部分有明顯的碳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