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紋鶲

灰紋鶲

灰紋鶲(學名:Muscicapa griseisticta):體長14厘米,體重22克。是一種體型略小的鳴禽。體羽為褐灰色,眼圈白,下體白,胸及兩脅滿布深灰色縱紋。額具一狹窄的白色橫帶,並具狹窄的白色翼斑。翼長,幾至尾端。較烏鶲而無半頸環,較斑鶲體小且胸部多縱紋。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主要棲息于海拔1100-2200米的山地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和亞高山嶽樺矮曲林中。不常見,性懼生,棲於密林、開闊森林及林緣。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在樹冠層中下部枝葉間,在樹冠之間飛來飛去或停息在側枝上,向空中捕食飛來的昆蟲,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繁殖於中國極東北部的落葉林,但遷徙經華東、華中及華南和台灣。冬季遷徙至婆羅洲、菲律賓、蘇拉威西島及紐幾內亞。繁殖於中國極東北部的落葉林。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灰紋鶲雌雄羽色相似。上體從頭至尾灰褐色,頭頂各羽中央較暗形成暗色中央斑紋。背具不明顯的暗色羽軸紋。眼先和眼周白色或棕白色,前額基部和兩側白色,兩翅和尾羽暗褐色,大覆羽羽端和三級飛羽羽緣淡棕白色或白色,在翅上形成明顯的淡色翅斑。頰、臉暗灰褐色,顴紋黑色。下體白色,胸、腹和兩脅有明顯的灰色或黑褐色長形斑點或條紋,胸部縱紋較細。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較淡,腳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2-18克,♀22克;體長♂118-142毫米,♀120毫米;嘴峰♂8-10.5毫米,♀8.5毫米;翅♂76-89毫米,♀81-87毫米;尾♂44-54毫米,♀46-50毫米;跗蹠♂12.5-15毫米,♀13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100-2200米的山地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和亞高山嶽樺矮曲林中遷徙期間也棲息於闊葉林和次生林。

生活習性

在中國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為夏候鳥,其他地區均為旅鳥,台灣部分冬候鳥。每年5月初至5月中旬遷來東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南遷。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在樹冠層中下部枝葉間,尤以早晨7:00-8:00點和下午2:00-3:00點活動較為頻繁,常在樹冠之間飛來飛去,或停息在側枝上,不時飛向空中捕食飛來的昆蟲,很少到地面活動和覓食。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常見的食物種類有蛾、蝶等鱗翅目幼蟲、以及象甲、金龜甲等鞘翅目昆蟲和其他幼蟲。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中國、印尼、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大韓民國、馬來西亞、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東亞區)。
遊蕩:新加坡、美國和越南。
灰紋鶲分布圖灰紋鶲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6-7月。遷來繁殖地後不久即成對開始覓找巢位和占區營巢,每年繁殖一窩。5月末6月初即開始營巢,通常營巢於針葉林中魚鱗松和冷杉等樹上,巢多置於側枝枝杈上距主幹在1-2米遠,距地高8-23米。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巢主要由松蘿、苔蘚編織而成,內墊有細草莖、草根、柔軟的樹皮和松針等,結構精緻,在側枝小枝間隱蔽亦很好,不易發現,每個巢需6-7天即可築好。巢呈杯狀或碗狀,大小為外徑8-8.5厘米,內徑5.5-6厘米,高5-6厘米,深3厘米。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通常4-5枚。卵淡綠色、光滑無斑,微具光澤。卵的大小為17-17.5毫米×13-14毫米。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留巢期15-16天,離巢後的最初幾天幼鳥仍接受親鳥餵食。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