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

火麻

火麻(Cannabis sativa L. subsp. sativa):又名大麻、山絲苗、線麻、胡麻、野麻。桑科,大麻屬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3米,枝具縱溝槽,密生灰白色貼伏毛。葉掌狀全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7-15厘米,中裂片最長,寬0.5-2厘米;托葉線形。雄花序長達25厘米;花黃綠色,花被5,花葯長圓形;小花柄長約2-4毫米;雌花綠色;花被1,略被小毛;子房近球形,外面包於苞片。瘦果為宿存黃褐色苞片所包,果皮堅脆,表面具細網紋。花期5-6月,果期為7月。

莖皮纖維長而堅韌,可用以織麻布或紡線,制繩索,編織漁網和造紙;種子榨油,含油量30%,可供做食用油等,火麻油有很好的健康養生的作用,油渣可作飼料。果實中醫稱“火麻仁”或“大麻仁”入藥,性平,味甘,功能:潤腸,主治大便燥結。花稱“麻勃”,主治惡風,經閉,健忘果殼和苞片稱“麻蕡”,有毒,治勞傷,破積、散膿,多服令人發狂;葉含麻醉性樹脂可以配製麻醉劑。

原產錫金、不丹、印度和中亞細亞,現各國均有野生或栽培。我國各地也有栽培或淪為野生。山西晉中榆社就有種植,且當地常吃火麻油,新疆常見野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火麻
  • 拉丁學名:Cannabis sativa L. subsp. sativa
  • 別稱:大麻、山絲苗、線麻、胡麻、野麻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蕁麻目
  • :大麻
  • 亞科大麻亞科
  • 大麻屬
  • 分布區域:原產錫金、不丹、印度
  • 命名者及年代:Linn. Sp. Pl.,1753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3米,枝具縱溝槽,密生灰白色貼伏毛。葉掌狀全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7-15厘米,中裂片最長,寬0.5-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狹楔形,表面深綠,微被糙毛,背面幼時密被灰白色貼狀毛後變無毛,邊緣具向內彎的粗鋸齒,中脈及側脈在表面微下陷,背面隆起;葉柄長3-15厘米,密被灰白色貼伏毛;托葉線形。雄花序長達25厘米;花黃綠色,花被5,膜質,外面被細伏貼毛,雄蕊5,花絲極短,花葯長圓形;小花柄長約2-4毫米;雌花綠色;花被1,緊包子房,略被小毛;子房近球形,外面包於苞片。瘦果為宿存黃褐色苞片所包,果皮堅脆,表面具細網紋。花期5-6月,果期為7月。

分布範圍

原產錫金、不丹、印度和中亞細亞,現各國均有野生或栽培。我國各地也有栽培或淪為野生。新疆常見野生。

主要價值

莖皮纖維長而堅韌,可用以織麻布或紡線,制繩索,編織漁網和造紙;種子榨油,含油量30%,可供做油漆,塗料等,油渣可作飼料。果實中醫稱“火麻仁”或“大麻仁”入藥,性平,味甘,功能:潤腸,主治大便燥結。花稱“麻勃”,主治惡風,經閉,健忘果殼和苞片稱“麻蕡”,有毒,治勞傷,破積、散膿,多服令人發狂;葉含麻醉性樹脂可以配製麻醉劑。

栽培技術

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植物學史

早在二世紀時,東漢崔宴即指出大麻有雌雄株的區別。分別稱雄株為“枲”或“牡麻”;雌株為“怠”或“子麻”。
有二亞種。ssp. sativa 生產纖維和油,具較高而細長,稀疏分枝的莖和長而中空的節間,如錫金、不丹至我國通常栽培的大麻(火麻);ssp. indica (Lamarck) Small et Cronquist,生產大量樹脂,特別是在幼葉和花序中。其植株較小,多分枝而具短而實心的節間。後者乃是生產“大麻煙”違禁品的植物,在大多數國家禁止栽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