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纓橋

濯纓橋

濯纓橋位於西安市雁塔區,後人為了紀念屈原,取名叫濯纓橋。據《湘陰縣圖志》載,橋原為木質結構,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縣黃思誏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知縣戴嘉猷重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縣陳鐘理改建為石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濯纓橋
  • 外文名稱:Zhuoying Bridge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
  • 門票價格:免費
  • 景區分類:古蹟
在玉笥山西麓,有一條咫尺小溪,自北向南流經騷壇腳下,潺潺注入汨羅江,溪口有小橋一座,據《湘陰縣圖志》載,橋原為木質結構,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縣黃思誏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知縣戴嘉猷重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縣陳鐘理改建為石橋。
據傳屈原好潔成癖,自幼有一日三濯纓的良好生活習慣,他常說:“冠為衣主,是戴在頭上的,帽子不乾淨,人之心靈豈能潔淨?”他見這條小溪水潔如鏡,就常在橋下洗帽子、洗腳等。日子長了,不禁想起郢都東南面的滄浪河,河水清澄,他在郢都做官時,就常在滄浪河裡洗帽子、洗腳,熱天還常在河裡洗澡,只是比這條小溪大多了。一日,他又在橋下洗纓濯足,又想起了郢都,情不自禁地吟起流行於郢都附近的一首民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此時,恰逢一老農從橋上經過,聽到後說:“屈老夫子,這條小溪不叫滄浪河啊!”屈原一聽,知道老者弄錯了,忙問:“那這條小溪叫什麼名字呢?”老者說:“沒有名字,屈老夫子給取一個吧!”屈原望著腳下飛濺的溪水,浪花如珠似玉,水質晶瑩潔淨,便隨口說“就叫玉水吧!“從此,這條小溪就叫玉水,沿襲至今。後人為了紀念屈原,就把這座小橋取名叫濯纓橋。
長大以後的屈原,成為通曉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知識的人才。他看到楚國日趨衰落,主張對政治進行一番整頓革新。由於才能出眾,他曾一度被楚國的懷王任命為左徒(僅次於宰相的官職)。他對懷王提出過許多改革意見,還為楚國制定了一套變法方案,名曰《憲令》。但屈原生性耿直,不願在邪惡勢力面前屈服。他所提出的革新主張,也觸犯了那些守舊貴族的利益。所以他遭到了楚國舊貴族的忌恨。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和寵臣上官靳尚是陷害屈原的罪魁禍首。他們對楚懷王說了許多屈原的壞話,造謠說屈原太自高自大了,根本不把楚王放在眼裡。楚懷王是個剛愎自用的人,聽了讒言不禁怒火萬丈,立刻撤了屈原“左徒”的職務,把他降為只管王室祭祀事物的“三閭大夫”(三閭指楚國景、昭、屈三家貴族),改革也被勒令停止了。
此後屈原不斷遭到貶斥,最後竟被放逐到漢水北岸,永遠不許回到楚國首都郢。這時,楚國也越來越弱,後來完全成為被強鄰秦國擺布的附庸。楚懷王上當受騙被秦國捉去當了俘虜。公元前278年,楚都鄂也被秦國占領。這兩件事給了屈原重大的打擊,在漢水北岸流浪期間,他的頭髮完全白了,身軀也越來越瘦弱。他把滿腔悲憤寫成詩歌表達出來,這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的《天問》和《離騷》。《天問》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二個問題,向天控訴不平。《離騷》的“離”,是受離間的意思;“騷”,是憂憤和不平。全詩三百七十三句,敘述了屈原的家世、才能和治理楚國的理想,怒斥了楚王的昏庸和貴族們禍國殃民的罪行。屈原流放期間,她的姐姐女嬃經常陪伴著他,勸慰他,但國家的災難太深重了,屈原絲毫不能減輕心中沉重的負擔。他在詩中表示決不和腐朽勢力妥協:“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還表示一定至死保留自己的節操,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為了表示自己的精神和肉體永遠是清白的,他一天三次到故鄉的一條溪邊去洗濯他的帽纓,這個溪以後便被叫做“濯纓泉”。人們還在當年屈原站立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橋,橋名“濯纓橋”
濯纓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