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

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

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原萊蕪市廣播電視台)隸屬於濟南廣播電視台,於2019年1月16日揭牌。

2019年1月,根據中國國務院批覆,撤銷地級萊蕪市,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理,萊蕪市廣播電視台建制隨之撤銷併入濟南廣播電視台。1月16日,萊蕪市廣播電視台更名為“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並正式揭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
  • 外文名:JNRTVLuzhong Media Center
  • 前身:萊蕪市廣播電視台
  • 成立時間:2019年1月16日
  • 開播時間:1986年10月1日 
  • 現任台長:劉光遠 
  • 總部地點: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汶河大道1號 
  • 網路媒體濟南傳媒網 
發展歷程,文化特色,分支機構,人員編制,現任領導,主持人,下屬頻道,廣播頻率,電視頻道,下屬媒體,所獲榮譽,傳播影響,

發展歷程

  • 萊蕪市廣播電視台時期
1986年10月1日,萊蕪人民廣播電台、萊蕪電視台建成開播,是萊蕪市(縣級)廣播電視局下屬副縣級事業單位。
2000年8月,萊蕪市廣播電視台開播《行風熱線》廣播節目。
2002年3月18日,FM92.2MHz萊蕪市廣播電視台交通音樂廣播開播。
2007年6月1日,萊蕪市廣播電視台廣播節目《行風熱線》更名為《政風行風熱線》。
2009年4月1日,萊蕪市廣播電視台網路媒體“萊蕪傳媒網”開通上線。
2011年9月1日,萊蕪市廣播電視台綜合頻道、科教頻道、公共頻道三個頻道改版播出。
2014年7月1日,萊蕪市廣播電視台科教頻道在濟南有線網150頻道的位置,正式落地開播。
2018年8月23日,萊蕪市廣播電視台聯合輕快雲平台打造的移動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平台萊蕪手機台上線。
2019年1月9日,國家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地級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萊蕪市廣播電視台建制隨之撤銷併入濟南廣播電視台。
  • 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時期
2019年1月16日,萊蕪市廣播電視台更名為“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正式揭牌。原萊蕪市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廣播、交通音樂廣播、生活廣播分別更名為濟南廣播電視台公共之聲、交通音樂之聲、生活之聲;原萊蕪市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科教頻道、公共頻道分別更名為濟南廣播電視台綜合頻道、科教頻道、圖文頻道,節目只在萊蕪區和鋼城區落地;11月15日,調頻97.4兆赫濟南公共之聲更名為濟南都市廣播;調頻92.2兆赫濟南交通音樂之聲更名為濟南生活廣播;調頻99.0兆赫濟南生活之聲播出頻率調整為調頻92.2兆赫。
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
原萊蕪市廣播電視台科教頻道台標
2020年7月2日,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舉行“嬴城聯盟”成立暨《萊蕪警事》開播儀式。
2021年11月,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網站魯中傳媒網更名為濟南傳媒網

文化特色

  • 形象標識
第一代台標(原萊蕪市廣播電視台)
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
原萊蕪市廣播電視台台標
萊蕪市廣播電視台(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前身)台標使用“Laiwu Television”的英文縮寫“LTV”作為台標。
第二代台標(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
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
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台標
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使用濟南廣播電視台台標,台標以噴涌的泉水和綻放的荷花為主要設計元素和創作原型,其視覺形象既蘊含荷花舒展盛開的花瓣造型,又酷似趵突泉騰空而起的三股泉水造型。荷花花瓣的潔白、泉水造型的張力與地球的泉水藍色形成了強烈的色彩對比和視覺衝擊。

分支機構

23 個職能處室
辦公室
總編室
人力資源部
財務部
都市廣播頻率
生活廣播頻率
電視新聞中心
電視社教中心
融媒體工作部
電視廣告中心
文藝活動部
電視外宣部
視聽部
技術部
播控部
播音部
錄製部
廣告監管部
產業發展部
地面數位電視發展部
口述歷史
編委
聽評審員會
——

人員編制

現任領導

領導職務
領導姓名
濟南廣播電視台黨委委員、魯中傳媒中心主任
劉光遠
濟南廣播電視台黨委委員、魯中傳媒中心副主任
於運永、譚春雷
濟南廣播電視台黨委委員、魯中傳媒中心副總編輯
李官珊

主持人

所屬頻道/頻率
主持人/播音員
濟南魯中頻道
劉金釗、劉馨寧、劉洋、呂琰、馬東嬌、孟子楨、秦俊傑、徐菲、張平軒
濟南都市廣播
於卿、冰柯、曉洋、百合、林琳、小娜、敏敏、趙妍、家旭
濟南生活廣播
張華、李楠、李海栗、呂建良、呂艷明

下屬頻道

廣播頻率

頻率呼號
播出頻率
備註
FM97.4MHz
原萊蕪市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廣播、原濟南公共之聲
FM92.2MHz
原萊蕪市廣播電視台交通音樂廣播、原濟南交通音樂之聲、原萊蕪生活廣播FM99.0、原濟南生活之聲FM99.0兆赫
頻率呼號
播出頻率
備註
濟南生活之聲
FM99.0
原萊蕪市廣播電視台生活廣播,2019年1月16日,更改呼號為濟南生活之聲。同年11月15日,與濟南交通音樂之聲合併為濟南生活廣播。

電視頻道

頻道呼號
播出方式
備註
高標清同播
原萊蕪市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原濟南綜合頻道
頻道呼號
播出方式
備註
標清播出
原萊蕪市廣播電視台公共頻道,2019年1月16日,改呼號為濟南圖文頻道。
標清播出
原萊蕪市廣播電視台科教頻道

下屬媒體

媒體類型
媒體名稱
備註
網站
原萊蕪傳媒網、原魯中傳媒網
客戶端
泉眼
原萊蕪手機台、原魯中手機台

所獲榮譽

截至2011年11月,萊蕪電視台(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前身)電視新聞作品《居安思危話防訊》《星火燎原》《農業科技呼喚“孵化器”》《萊蕪環境報告》等獲得山東省“精品工程獎”,電視劇作品《萊蕪大戰》《三辣小村人》《翩翩小白鴿》等獲得全國電視劇“飛天獎”、山東省精神精品工程獎和山東省優秀電視劇獎,外宣作品《萊蕪,為了21世紀》《姜鄉行》等獲得山東省對外傳播獎,電視社教作品《我的2003》《我要和你一起笑》《大家·小家》等獲得山東電視獎、山東牡丹獎、山東省紀錄片學術獎等個類獎項。

傳播影響

2008年初,萊蕪市廣播電視台(濟南廣播電視台魯中傳媒中心前身)確定了“ 高位突破、亮點突出”的外宣原則,把供稿目標瞄準了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和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兩個重要欄目,加強對上宣傳。截至2008年底,在山東衛視發稿27條,其中《山東新聞聯播》用稿150條,重點稿5條,在中央電視台發稿13條。在山東廣播電台發稿25篇,其中重點稿39篇,在中央電台發稿4篇,為宣傳萊蕪、擴大萊蕪在山東省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