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水車

漫話水車

水車是我國最古老的農業灌溉工具,是先人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高超勞動技藝。水車最初產生於東漢末年的北方,時稱翻車,後傳到南方,成為南方水系重要的灌溉器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車
  • 外文名:Waterwheel
潮汕何時使用水車灌溉?查明清潮汕各縣方誌,均沒有記載。而道光十三年《廉州府志》則載:“廣韶惠潮等府處處有之”。 清末,詩人丘逢甲經過潮州時,在鳳凰山區也見到水車灌溉,於時寫下了《山村即目》詩:“軋軋車聲水滿陂,溪山佳處客行遲。林腰一抹炊煙淡,知是人家飯熟時。”由此可見,清代的潮汕地區,水車已得到了廣泛使用。
據王禎《農書》記載,水車分高車與龍骨車。高車又叫筒車,由木質車軸支架、藤輪箍、篾織葉片等組成。它是利用流水的衝力,將竹筒里的水轉移到高處,倒進水槽里,匯成一股源源不斷的渠流。筒車本身的效率很低,但無需供給動力。龍骨車又分腳踏水車和手搖水車。龍骨車的水槽中,有一長串木製葉片以脊椎狀木榫連線,因似龍骨,故名。腳踏水車要配以腳手架,一般是兩人(也有三人、四人等)扶立架上,用腳不斷踩踏車頭轉輪齒上的木墩,車頭轉輪滾動,中間木齒輪牽動龍骨,節節葉片將水壓入水槽並帶上車頭流出。腳踏水車多用於較平坦的盆地和土段田。手搖水車只在車頭裝上搖把,較小較輕,拆裝簡便,多用於小型地塊澆灌。腳踏水車與手搖水車同樣需要人力,但腳踏水車吞吐量更大,工作效率更高,因此它的使用範圍更廣。潮汕地區使用的水車主要也是腳踏水車。
腳踏水車腳踏水車
踏水車是一件繁重而艱辛的體力勞動。水車上的人手扶車槓,光著腳板,像平地走路似的踏著車拐,背上汗水滾落,嘴裡喘著粗氣,“日行千里,原地不動”,“磨斷軸心,車斷腳筋”。踩水車者動作必須統一,步調一致,齊心協力,才能把水提上來。過去一個生產隊的水稻田,不是一畝兩畝地,而是幾十上百畝的,因此每當遇到乾旱或農忙季節,車水時間就要很長,這時就要十多人輪流車,且要日夜不停地車,才不讓田裡的水稻乾死。一輪下來,幾乎每個人都累得精疲力竭,腳底也磨出水泡。這樣拚命勞動,往往要持續好幾天才結束。那時大家都是靠工分生活的,有去車水的人就有工分,所以人們明知車水很辛苦,但為了生計還是爭著要去,最後只能是輪流或者由生產隊長點名安排。
車水不僅是一件體力活,而且也是一件技巧活。初學者,登上車棚,手忙腳亂,老是跟不上節奏,一不小心便會從車棚上掉下來,摔了個渾身是水渾身是泥,而且腿腳還磕出許多處淤青,甚至流血。功夫到家的,輕車熟路,步伐自如,邊踩車邊聊天,還可以騰出手來,或喝水或扇風,手忙而腳不亂,一副悠閒輕鬆的樣子。有些熟手者還穿上木屐踩車,以保護腳底,防止生水泡。此時木屐聲和車水聲和諧鳴響,仿佛演奏出一曲曲歡快而動人的音樂,給緊張的勞動平添了幾分愉悅。
水車是潮汕勞動人民喜愛的勞動工具,與人們結下深厚情緣。舊時潮汕歌謠唱道:“葉姑蟬,叫勻勻,大個討要衫,二個討要裙,三個拼要檳榔鼓,四個拼要銅面盆,五個拼□(旦加口字旁):‘爹啊爹!我要犁耙共水車,我要羅裙十八幅,又要手記叮咚聲。’”唱出了連潮汕婦女也喜愛水車之情。潮汕俗語:”犁耙水車樣樣齊“說明家中農具的富有,也道出了農家對水車的重視程度。此外,還有一些與水車有關的歇後語流傳,如“水車存個殼——無格”,本指水車只剩外殼,沒有箱格,比喻人沒有涵養,喪失人格。“客仔數水車——數無路”,指客家人不識腳踏水車,當見到正在汲水的腳踏水車時,就不知道怎樣才能數出循環轉動的車扇的具體數目了,後用來形容“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是好”等意思。
歲月滄桑,時光流轉。水車以其特有的風姿流傳千百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水車依然是潮汕農村最主要的提水灌溉農具。如“1954年天逢早旱,(潮州)臥石、黃金塘出動所有水車、駁水26、27級階,車水灌溉山坑田(《橋東街道志》)。”1963年,澄海縣遭遇百年罕見大旱,全縣動用5000多架龍骨水車進行灌溉,最終奪取了大旱大豐收(1992年版《澄海縣誌》)。可見,“人車共舞,水如瀉玉”,依然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潮汕水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上世紀七十年代後,隨著水庫的修建,農田水利設施日趨完善,加上抽水機等現代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歷經千百年風風雨雨的水車,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從田頭銷聲匿跡,退出了歷史舞台,但其中所包含的生態思想和文化價值依然值得珍視。如今,龍骨車已是鮮少瞅見,筒車倒是作為景觀不時出現,每每引來遊客的拍照、流連,也把人們的思緒引到悠遠的年代。而好多年青人已不知水車為何物,談起“水車”,他們還以為是指走私的汽車或機車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