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趣說叢書·漢語語法趣說

漢語趣說叢書·漢語語法趣說

《漢語趣說叢書·漢語語法趣說》是一本(邵敬敏)編制,由(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在(2011-10)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作者:邵敬敏
  • ISBN:9787811356342
  • 頁數:200
  • 定價:20.00元
  • 出版社: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 出版時間:2011-10
  • 叢書:  漢語趣說叢書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書共分為十六章,主要內容包括:語言是個變化無窮的魔方;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比較中彰顯特色;揭開漢語詞語構造的奧秘;擅長唱主角的三大詞類等。

作品目錄

總序 追求的目標——有趣、有用
第一章 語言是個變化無窮的魔方【導論】
一、芝麻,開門吧——語言的威力
二、這個婆娘不是人——語言的使用
三、差一點兒沒結婚——語言的奧妙
四、游泳中學習游泳——語言的學習
第二章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論】
一、“西冷橋”與“西泠橋”——語感的類型
二、“考研究生”到底誰去考——語感的培養
三、“很陽光”合不合法——規範觀與動態觀
四、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方法論的重要性
第三章 在比較中彰顯特色【漢語語法特點】
一、一條隱蔽的地下暗河——漢語語法總特點
二、“小楊的師傅”和“小楊師傅”——虛詞的運用
三、“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語序的變化
四、性格演員和多功能演員——詞類與句法成分的對應關係
五、“產品”和“商品”的異同——短語與句子結構的一致關係
第四章 揭開漢語詞語構造的奧秘【構詞法】
一、對成語“望洋興嘆”的誤解——構詞分析的關鍵
二、“米老鼠”並不“老”——派生詞類型
三、“雪”字家族成員的個性——合成詞類型
四、猩猩,醒醒!看星星——構詞法和構形法
第五章 擅長唱主角的三大詞類【實詞(上)】
一、“金、銀、銅、鐵、錫”是一家子嗎——功能、語義與形態
二、不喜歡戴校徽的調皮學生——功能分析與形態分析
三、人丁興旺的三大家族——名詞、動詞與形容詞
第六章 各顯其能的配角演員【實詞(下)】
一、十三妹為什麼要駁回那婦人的話——代詞
二、“兩個工業學院的學生”有歧義嗎——數詞與量詞
三、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副詞與區別詞
四、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擬聲詞與嘆詞
五、春風風人,夏雨雨人——兼類、同音與活用
第七章 舞台演出的幕後英雄【虛詞】
一、說到曹操,曹操就到——介詞
二、面貌相同性格不同的三胞胎——助詞
三、熱心做媒的“紅娘”——連詞
四、“大學生”與“大學生了”——語氣詞
第八章 詞和句子的“中間站”【短語】
一、“進口汽車”的歧解——偏正、聯合與同位
二、動詞中心論——動賓與動補
三、“帶我坐飛機”是個混血兒——連動、兼語與主謂
四、“中間一豎,一邊兒一點”的陷阱——數量與方位
五、兩個“跟”連用的趣事——介詞短語與“的”字短語
第九章 多層樓房的立體透視【層次分析法】
一、“打死老虎的人”是英雄還是狗熊——層次分析法的作用
二、三條原則三道關——層次分析的原則
三、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多層修飾語分析
四、圓圓地畫了一個圈——“狀動賓”結構分析
第十章 在無數合法句子的背後【句型】
一、小孩子是怎么學說話的——句型的形成
二、掃除外圍,發起總攻——確定句型的方法
三、你看他們打架了是不是——獨立成分與提示成分
第十一章 古詩《相思》的啟迪【句類】
一、句類系統的四大金剛——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與感嘆句
二、一段台詞,三種問句——是非問、特指問與選擇問
三、“可憐!可憐!”不等於“可憐可憐!”——感嘆句與祈使句
第十二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句式】
一、小孩兒乖乖,把門兒開開——把字句
二、孫悟空叫唐僧念了三遍咒語——被字句
三、斜對門豆腐店裡坐著一個楊二嫂——存現句
四、送我一朵玫瑰花——雙賓語句
五、麵包帶餡兒的他吃了——主謂謂語句
第十三章 複句的形合法與意合法【複句】
一、萬能黏合劑——關聯詞語
二、風在吼,馬在叫……——聯合複句
三、“屢戰屢敗”與“屢敗屢戰”——偏正複句
四、劃線分析法——複句分析的方法
五、不見黃河心不死——緊縮複句
第十四章 透過“歧義”這個視窗【歧義】
一、“絕代雙嬌”還是“絕代雙驕”——口頭歧義
二、大排骨也是菜——詞義歧義
三、沒有買票的——結構歧義
四、雞不吃了——語義歧義
五、我們跟大灰狼不一條心——語境歧義
六、消除歧義的手段——歧義總論
第十五章 一張紙的兩個面【句法與語義】
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語義角色
二、齊天大聖“在手心裡寫字”——語義指向
三、“燒了一車炭”的關鍵字——語義特徵
第十六章 “對症”才能“下藥"【病句修改】
一、“打掃衛生”是病句嗎——劃清病句的界線
二、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搭配錯誤
三、過猶不及——多餘與殘缺
四、“向你們出口”還是“向你們進口”——虛詞錯誤
五、“比去年少了三倍”對嗎——數量與指代混亂
六、“虎頭”豈能“蛇尾”——雜糅錯誤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