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方言大詞典

漢語方言大詞典

《漢語方言常用詞詞典》是以記錄書面中經常使用的方言詞語為主的全國性的方言詞典,供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使用,作為一般語文詞典的補充,同時也供語文教師和方言工作者參考。詞典中所收條目,包括方言字方言詞、方言俗語等,共約11700餘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語方言大詞典
  • 外文名:Large dictionary of Chinese Dialects
  • 屬性:全國性的方言詞典
  • 收條目:約11700餘條
  • 條目排列次序:按國語讀音的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編寫目的,收詞範圍,條目排列,字形詞形,注音,釋義,總結,關於方言,定義,分區,

編寫目的

方言是一種語言的地方變體。方言是全民語言的分支,是共同語的一部分。方言詞典的編寫有助於促進民族共同語的發展。編寫方言詞典切不可理解為提倡方言,恰恰相反,方言詞典的編寫有助於推廣國語,而不是削弱這一方針。
方言詞典不僅僅是一種供查檢的工具書,而是有一定學術價值的方言著作。漢語方言詞典的編寫有助於漢語史的研究,古書中一些無從查考的字、詞,都可以通過方言詞典的編寫,加以發掘與整理而逐漸明了其意義。方言詞典的編寫也有助於漢語方言的研究並促進方言調查工作的開展,從而逐步摸清漢語方言辭彙的分布情況。
我國方言詞典的編寫有著悠久的歷史。西漢揚雄編寫的《方言》(全稱《 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是我國第一部方言詞典,距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繼《方言》之後續補《方言》的有清杭世駿的《續方言》、程際盛的《續方言補正》等。另有明李實的《蜀語》、清胡文英的《吳下方言考》,近人章炳麟的《新方言》等等。
前人為我們在方言詞典的編輯上積累了不少經驗,但由於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這些方言著作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方言詞典。這些資料和經驗對於今天編寫方言詞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編寫一部具有知識性、科學性、實用性的方言詞典還需要進一步摸索和探討。

收詞範圍

1.本詞典主要收錄見於書面的常用方言詞語。凡現代作品中出現的方言詞語儘量收錄,如:逗玩兒、白相、富態、多咱。古代小說、詩歌、戲曲中出現的而現在口語裡還在使用的方言詞語酌收,如:搗謊(見於《金瓶梅詞話》)、發脾寒(見於《古今小說》)、打平火(見於《二刻拍案驚奇》)。
2.口語裡經常使用的方言詞語已有現成習慣寫法的酌收,如:介(這么;這樣)、豁邊(出圈兒;超過限度)。有音無字的原則上不收。
3.詞語來源於方言而已為國語吸收的,仍作為方言詞收錄,如:尷尬、里手、像煞有介事。
4.新出現的方言詞語,使用廣泛的酌收,如:蓋帽兒、跌份兒、侃大山、大興。
5.在詞義或用法上與國語有同有異的詞語,酌收其方言義,如:地板(土地;田地)。
6.音譯外來詞在用字和譯音上帶有方言色彩的,作為方言詞看待。如:那摩溫、的士。

條目排列

1.本詞典條目按國語讀音的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2.同一音節下的單字條目和多字條目,按第一個字的筆畫多少的次序排列。筆畫相同的,按起筆橫豎撇點折的次序確定先後。

字形詞形

1.條目所用漢字形體以現在通行的字型為標準。
2.本詞典簡化字採用《簡化字總表》,超出這個範圍的,原則上採用偏旁類推。異體字一般不列,容易引起歧義的,加括弧附列在正體之後,如:困(目困 ) 。
3.屬於不同寫法或沒說法的,在注文前加“也作某”,如:“不希”也作“不稀”;“拆頭寸”也作“別頭寸”。

注音

1.為有利於推廣國語和便利讀者,本詞典所收方言詞一律折合成國語讀音,用漢語拼音字母注音,如: 淴浴hūyù;趁圩chènxū。
2.有的方言字折合成國語讀音後,與方音相差較大,這些詞除了注國語讀音外,加注方音。標註方音一般用國際音標,寫在方括弧內。如:呆大 áidà 吳方言[ηε 13 du13];ēn 粵方言[ηεn 58 ]。北方方言所屬各地區方言的讀音仍用漢語拼音字母注音。如“點補”,北京音dián、bu。
3.本詞典國語讀音的注法:①按方言讀音與國語語音的對應規律折合成國語,如“介”,吳方言讀[кa 34],折合成國語讀 jiè。②個別字用“音譯外來詞”的辦法,注出接近方音的讀音,如“尷尬”,吳方言讀[κε53 κα34 ],本詞典根據方音注 gān gà。③不止一個地區使用的詞,單字原則上根據國語的現有讀法注音,如“掰扯”,北京方言讀[pαi 55 ts`ι、],本詞典注 bāi、che。
4.本詞典對兒化音的注法,只在基本形式後面加“r”,如“明兒 míng r”,不標語音上的實際變化。同一個詞,口語中有時兒化,有時不兒化,條目不兒化;口語中必須兒化,條目作兒化。
5.屬北方方言區的詞語一般不加注方音,屬其他大方言區的詞語需要加注方音的,加注該大方言區的代表點的方音:
吳方言—— 蘇州話 湘方言—— 長沙話 贛方言—— 南昌話 客家方言—— 梅州話
粵方言—— 廣州話 閩南方言—— 廈門話 閩北方言—— 福州話
個別加注地點方言的方音,在注音前標明某地方音,如“無 女每 ”蘇州方言[M44ME31]。
6.本詞典國語注音,以連寫為原則,方言注音不連寫。多音詞不注變調,條目中的輕聲字,在注音前加圓點,如:寒磣 hān、chen。

釋義

1.本詞典注文一般用跟方言意義相對應的國語詞語作注。沒有相應的國語詞語時,採用下定義的方式作注。
2.詞義與國語有同有異的詞語,一般不列國語義。
六 方言地區的標註
1.本詞典所收條目儘量註明該詞語使用的地區。如:“扯拐 四川方言 尋事;無理取鬧。”“點水 西南方言 告密;暗暗指點。”“二混子 北方方言 混日子的人;二流子。”
2.有些詞語難以確定確切的使用地區,本詞典只根據現有的資料註明其為某地方言,但並不排斥該詞語還可能在其他地區使用。
3.有些條目除開首標明地區外,在注文末加注所見的方言辭彙資料。如:“胡吃海塞 北方方言 胡亂地大吃大喝。〇見於《北京話詞語》、《天津方言辭彙》。”“當晝 贛方言 中午。〇見於《南昌方言辭彙》。”
4.有些條目注文前不標明所屬方言區,只在注文末註明所見的方言辭彙資料。這類條目大致有以下兩種情況。
①詞語使用範圍大,很難認定是某地區的方言,如“打脾寒”(患瘧疾),全國很多地區都產,所以不標註某地方言,只在注文末註明見於《河南方言辭彙》、《武漢方言辭彙》、《安慶方言辭彙》、《南昌方言辭彙》。
②詞語使用地區範圍情況不明,難以指明屬於哪一大方言區,如“促忙促急”(匆匆忙忙),只在注文末註明見於《鄂州方言詞語舉例》。
5.詞語見於某種方言資料,標註在注文末圈號(“〇”)後邊。如:“點心 ①早點。②午飯。〇見於《簡明吳方言詞典》。”如果幾個義項分別屬於某種方言,則分別標註。如:“差池 ①差錯。〇見於《元明清白話著作中山東方言例釋》、《廣州話方言詞典》。②差;不好。〇見於《河北方言辭彙例釋》、《河南方言辭彙》。”
七 關於例句
1.本詞典例句大部分引自現代或近代作品,小部分例句系著者自編。引自作品的例句一般註明出處,例句和例句間用單豎線“|”隔開。如:“ 浴 洗澡。例:愛玲在樓上 浴, 好浴自然會來的。(胡考《上海灘》)|喔! 浴, 浴到混堂里去。(獨腳戲《國語與方言》)”引書系集體創作或集子性質的,只列書名。
2.本詞典引例儘量做到和詞語使用的地區一致,但由於作家在寫作中往往不是單純用某一種方言,這就增加了選例上的困難。例如魯迅作品中用了很多吳方言詞語,但也夾雜一些北方土語;老舍作品用的是道地的北京話,但也用了一些吳方言詞語。本詞典引例主要目的是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詞義,在地區上只能做到跟所標明的地區大致一致。如“黑燈”(滅燈;熄燈),注文末標明“見於《桂林方言辭彙》”,書證引的是反映廣西剿匪鬥爭的長篇小說《雲飛嶂》,顯然,“黑燈”使用的地區絕不限於桂林。

總結

這部詞典的編寫和出版凝聚了許多人的心血。詞典在草創階段得到了許寶華先生的指導,張振興先生也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從而完善了本詞典的編寫構想。在編寫階段,語言研究所許多同志給予了大力支持,杭州大學傅國通先生在百忙中看了部分稿子,並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我們謹向以上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謝。編寫方言詞典對我們來說還是一件十分生疏的工作,加上水平有限,缺點和錯誤一定很多,我們懇切地希望各位專家和廣大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關於方言

定義

方言詞典主要是記錄方言辭彙,所以首先必須回答什麼是方言詞。從字面上解釋,某一種方言裡的辭彙就是方言詞。但實際上,方言辭彙系統的構成是很複雜的。某一方言辭彙系統中,有大量的詞屬於國語範疇,有不少的詞為別的方言所共有。對某一個具體詞語的看法,常常是有很大分歧的。國語和方言詞的界線有時並不是涇渭分明的,如“老爺”(外祖父)、“姥姥”(外祖母)和“外公”、“外婆”,《現代漢語詞典》認為前者是國語,後者是方言,然而從地區上看,說“老爺”、“姥姥”的限於北方部分地區,說“外公”、“外婆”的,南方、北方都有,這樣“外公”、“外婆”算方言,有人就不太同意。而方言詞典收錄的對象必須是明確的,如果這種界限不清的情況大量存在,就會給收詞帶來很大困難。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明確回答什麼是方言詞,這是任何一部方言詞典無法迴避的問題。我們認為,方言是一種語言中跟標準語有區別的,只在少數地區使用的語言,方言詞是指:
1.只在一個地區使用的詞語,也就是一般所說的特殊辭彙,無疑是方言。如吳方言裡的“阿拉”(我;我們)、“白相”(遊玩)、“拆爛污”(不負責任把事情搞壞);粵方言裡的“ ”(瘦小)、“有”(沒有)“靚”(漂亮,好看);閩方言裡的“拍電話”(打電話)、“趕墟”(趕集)等。
2.在方言地區使用的範圍雖廣,但國語里不說,應看作是方言詞。如“差池”(差錯,見於北方話、粵語)、“長年”(長工,見 於吳語、閩語四川話)、“大蟲”(老虎,見於粵語、河北話、山東話)、“電戲”(電影,見於廈門話、潮州話)、“包打聽”(巡捕房中的偵緝人員,見於吳語、武漢話安慶話)。
3.在國語和方言裡都有,但在意義和用法上不同,或另有方言義的可以作為方言詞收入詞典。如“地板”,國語里的意思是“室內鋪在地面上的木板”,在山西話里另有土地、田地的意思。
4.古代漢語裡的詞仍活在某一方言區人們口中的,也應看作是方言詞。如“夜來”,古代漢語有二義:①昨天。②夜間。第一義,山西、山東、河南等地的方言裡說。王統熙《山雨》,“不錯,夜來我告訴他的。”第二義,吳語裡說。胡德《滬諺》,“和尚道士夜來忙。”
5.在書面上已用得很廣泛,但口語裡仍限於某一個方言區使用的詞,從語源角度考慮,似也應看作是方言詞而收入詞典。如“里手”(湘語)、“像煞有介事”(吳語)。
6.漢語外來詞中一部分詞開始只在某一方言地區內使用的,也應看作是方言詞,如廣州話里的“冷衫”(毛衣)、“恤衫”(襯衫)、“士擔”(郵票)、“的士”(出租汽車)、“菲林”(膠捲)等。
以上六條中,只要符合其中的一條,我們就認為是方言詞。確定什麼是方言詞後,需要進一步確定方言詞使用的地區,也就是給方言詞標註地區的問題。漢語是世界上方言現象比較複雜的語言之一,確定方言詞使用的地區有很大的難度,所以現在一般語文詞典收錄的方言詞多數隻標明是方言,不註明是哪個地區的方言。但是作為方言詞典,不標方言詞使用的地區,無疑是削弱了詞典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我們認為,給方言詞標註使用地區確有很大困難,但也不是不可能的。第一,不要求全責備;第二,充分掌握資料。有了這兩條,困難是可以克服的。鑒於這一點,本詞典在標註方言地區上作了初步的嘗試。雖不盡人意,但總算邁出了一步。

分區

關於漢語方言的分區,過去各家不完全相同,一般是分為七個或八個大方言區,即北方話、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或分閩北話、閩南話)和粵語。近幾年來,有關部門對漢語方言又進行了大量調查,並在此基礎上對方言分區作了適當調整,分為:官話(包括北方官話北京官話東北官話膠遼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晉語、吳語、徽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本詞典來不及吸收這一研究成果,仍按原來的分區標註。根據有關資料,八個大方言區分布的區域大致如下:
1.北方話
北方話的分布區城主要包括長江以北地區、長江以南的江蘇鎮江以上、江西九江以下沿江地帶,以及湖北(東南角除外)、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北部、湖南西北角。代表方言是北京話
2.吳語
吳語的分布區域包括江蘇省長江南岸的鎮江以東(不含鎮江)和長江北岸的南通(小部分)、海門啟東靖江,浙江省的大部分,以及安徽南部的銅陵、太平等地。代表方言是蘇州話
湘語分布在湖南省中部,以及廣西北部的全州、灌陽等地。代表方言是長沙話
4 贛語
贛語分布在江西省的中部和北部(東北角除外)、湖南的東北角和湖北的東南角。代表方言是南昌話
5.閩北
閩北話分布在福建省的北部和台灣省的小部分地區。代表方言是福州話
6.閩南話
閩南話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廣東省東部潮州、汕頭一帶,海南省的一部分和台灣省的大部分。代表方言是廈門話
客家話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東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以及台灣、廣西、四川、湖南等省(區)的小部分地區。代表方言是廣東省梅州市區(含梅江區、梅縣區)梅城口音的梅州話
8.粵語
粵語分布在廣東省的中部、西南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部。香港和澳門也是說粵語。代表方言是廣州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