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舞蹈

漢族舞蹈

漢族舞蹈,簡稱漢舞,顧名思義,即中國漢族的傳統舞蹈,屬於中國民族舞蹈范。漢族舞蹈的歷史源遠流長,種類繁多,即使是相同種類的歌舞,因地區的不同,也會在風格、裝扮和表現形式上各有特色、獨具魅力,但由於歷史原因,很多漢舞的原貌已無從考據。現在大致包括現在舞蹈界所劃分的漢唐古典舞(踏歌,相和歌等等)和漢族民間舞(如山東秧歌,膠州秧歌,雲南花燈,安徽花鼓燈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族舞蹈
  • 簡稱:漢舞
  • 舞種:民族舞
  • 代表性舞蹈:龍舞等
基本特徵,著名舞蹈,龍舞,秧歌舞,祭老樂舞,祭孔樂舞,歷史發展,記載,歷史沿革,先秦舞蹈,漢代舞蹈,唐代舞蹈,宋元舞蹈,現代舞蹈,

基本特徵

中國漢族的民間舞蹈不但內容豐富,而且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即使是相同種類的歌舞,因地區的不同,也會在風格、裝扮和表現形式上各有特色、獨具魅力。
中國漢族自古以來歌舞活動豐富多彩,並隨歷史的進程從未停止過傳衍與發展。對於今天的城市居民來說,出於高度緊張的工作和生活;狹窄的居住空間與相對疏遠的人際關係;外來文化因素與高科技娛樂的引進等多種因素,使城市中的一代代後人,已在逐漸忘卻、脫離、以致根本不了解和不再會跳自己民族的舞蹈。而時常由此導致作出漢族沒有舞蹈的結論。
一年一度的春節,是中最為隆重和熱烈的傳統民俗節日。人們對於一年新春伊始、萬象更新的祝福,對於未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祈求,以及獲得一年中唯一一次身心的徹底放鬆和歡樂,便把所有的時間和心力統統貫注在春節期間所舉行的活動之中。
只要在漢族生活的地區,從農曆的臘月下旬至新年的幾乎整個正月,都可稱作春節期間。人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從製作新衣、清潔宅院、準備祭祀供品、籌做節日佳肴到準備歡慶活動儀式、演出等傾注著百般的熱情,以獲得對新一年期盼的實現。冬季的正月,是中國所有農區的農閒期,為籌劃、歡慶春節提供了條件。在漢族,春節民眾歡慶活動,因南北方地域的不同,而分別開始於正月初三或初五,但基本都以正月十五的燈節作為活動的最高潮和終結。當然,也有個別地區,在正月二十八還要舉行一次“團圓年後的再團圓”。
春節的民眾活動中,至今仍保留著一些開始於宋代和清代的民間歌舞形式。自古中華民族以龍為圖騰,在漫長歲月中龍逐漸已被人們所神化,被當作既可騰雲駕霧、又能翻江倒海,主宰農田旱澇的神靈,而被以農耕為生的漢族所尊崇、祭拜。因此,在從南到北的漢族地區便出現了春節時,被人們舞耍於硝煙瀰漫、震耳欲聾爆竹聲中,千姿百態、無以數計的各種龍形。其中最被人們熟悉的要算是形體碩大、長達10米左右,用彩綢紮起來的“布龍”或“彩龍”。

著名舞蹈

龍舞

龍舞》,是在數名男子高舉支撐龍體的木柄,在穿梭奔跑之中表演“龍打滾”、“龍擺尾”、“金龍纏玉柱”等極有氣魄的造型舞蹈 。此外,流傳在浙江,由眾多女子雙手各持雲朵和蓮花,在優美抒情的荷花舞之後,由荷花花瓣為鱗片連線成的《百葉龍》,在耍龍人逗引下浮游於彩雲之間,真是惟妙惟肖,令人瞠目;南方水稻之鄉,以稻草扎成龍形、龍體遍插燃香,專門舞耍於年節深夜的“草龍”,宛如一條漂浮於夜空、星光閃爍的火龍,在硝煙繚繞中盤旋、飛舞,別有風采。此外,以龍爪行走於地,同時不斷向四方仰頭噴水的《地龍》,卻是清代流傳下來,預祝來年風調雨順的象徵 ;將製作精美的小龍縛於長凳之上,由三名男子各舉一凳腿,奔跑跳躍、翻轉作舞於喧天鑼鼓之下的《板凳龍》,是黃河以南省份被人喜愛的龍舞形式。此外,把龍體分為若干“段”或“節”的《段龍》、《五節龍》;由一人獨自戲耍,留存於蘇杭和川北,小巧的“蒼龍”、“紙龍”;還有為人鮮知,延續於浙江沿海漁村,幾乎沒有龍形而呈船狀的“首飾龍”、“十八檔龍”等等,真是異彩紛呈、數不勝數。春節期間,這些飛舞在漢族廣大地區品種各異、形態離奇的龍形,充分顯示著龍的傳人悠久的歷史與浩瀚的文化。

秧歌舞

《秧歌》是春節民眾歡慶活動中,起著承前啟後、烘托氣氛的大型歌舞形式。這裡所指的“秧歌”不僅是單一的“秧歌舞”,而是包含著數十種歌舞形式所組合的文藝演出隊伍。

祭老樂舞

霓裳羽衣曲又稱霓裳羽衣舞。是一種唐代的宮廷樂舞。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於在太清宮祭獻老子時演奏。安史之亂後失傳。南宋年間,姜夔發現商調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這些片斷還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個璀璨的明珠。

祭孔樂舞

如果說“高台”、“地會”是漢族的一種民間舞蹈,那應該說真正的漢族舞蹈則是“祭孔”時所表現的“樂舞”。
自元代創建孔廟之後,“祭孔”成為每年春秋兩季漢族(包括蒙古族)的禮俗。根據《都元帥建文廟》中載:“前乎制禮作樂,後乎東山之徵”。“制禮作樂”也就是宣導儒家文化,履行對孔聖的祭祀禮儀文治。而“東山之徵”即“武功”對邊境的靖寧。
祭孔樂舞走上正軌則是明、清兩朝。明初,由中央頒布《大明會典》,即對儒家文化的“祭孔”有一套規範樂典和舞系。明·萬曆時的河西名士葛中選(見“人物”傳)先生對“樂舞”,有這樣的文字記述:“《禮記》:入門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廟示德也;下管象武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親相與有言也。以禮樂以相示,以是知樂皆示和也。樂之舞示事也。則所謂達靈成性,象德昭功者,非心相與言也。”又“唐武後聖壽樂,以舞象歌之字形甚屬,……今大成樂舞亦然。”這段文字,前面所論者為“樂舞”之意,結尾的“今大成樂舞亦然”。透出了“大成樂舞”已成為明朝頒布規定祭孔的樂章、舞蹈。
清朝的《大清會典》與《大明會典》有所更改,在表演“樂舞”時,演奏樂章為“鹹平、鹹池,大韶”,表演舞蹈即“羽舞”、“武舞”(即持羽毛簘笛而舞)。另外,在“樂舞”中又有持龍旗、龍幛、幡、拍板、提鼓、提爐、紗燈的引導隊在前作舞。
清朝後期,漢族舞蹈不僅只有“祭孔樂舞”,同治、光緒期間,舞蹈已經能登上“會戲”(即廟會)的大雅之堂,當時的人只有觀看舞蹈的記錄,沒有記述舞蹈的名稱及形式。進入民國以後民間的花燈歌舞逐步盛行且覆蓋了鄉村。
建國以後,舞蹈進入了全盛時期,民族的大融合在歌舞中表現更加突出,此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漢族舞蹈通常與唱歌或器樂結合,稱為歌舞、樂舞。

歷史發展

一、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勞動者的動作的單純的再現”.《尚書》中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記載.意思是拍打著石刀、石斧之類的勞動丁具作為伴奏.化裴成各種野獸的人群翩翩起舞。《呂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舞者拿著牛的尾巴,跺著腳邊舞邊唱。舞蹈實際上是原始人類勞動場面的虛擬性再現。亦見於彩陶盆上的原始集體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個人展開雙手,各執牛尾而舞的樣子。據說夏禹曾親自編舞。到商代.成湯也善跳巫舞.宮廷流行“巫風”。春秋戰國時期.楚地巫風極盛.美麗的女艱扮演成雲神、水神、山神等,載歌載舞,場面宏大而隆重。
舞蹈家
萬人、女樂、倡優等等
二、六代之樂
周代將古代樂舞加工整理,又創製新的樂舞.成為“六代之樂”:黃帝時代的《雲門》、帝堯時代的《大成》、帝舜時代的《大韶》、大禹時代的《大夏》、成湯時代的《大澧》、周武時代的《大武》。
三、舞種
萬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萬舞》,可能是發端於夏商盛行於春秋嗶國時期的著名舞種之一。
雩(yfi)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莊稼豐收而舉行的舞蹈儀式。《說文解字》中說:“雩.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
儺舞一一種驅逐役鬼.帶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性舞蹈.場而盛大.周代宮廷定期舉行“國儺”.各諸侯同乃至民問也舉行儺舞儀式。
文舞——表現漁獵收穫的喜慶舞蹈.舞者左手拿筲(yu0)(一種編管樂器),有手持翟(有羽毛裝飾的道具)而舞。在六代之樂中.《雲門》、《犬成》、《大韶》、《大夏》都屬於文舞。
武舞——表現以武力征討異族而建功的舞蹈.舞者持二r(盾)戚(斧)而舞。六代之樂中.《大灠》、《大武》都屬於武舞。
小舞一閣代統治者制定的六種祭祀性的舞蹈.它包括帔(f凸)舞、羽舞、皇舞、旄(mdo)舞、乾舞、人舞。
雅舞——義稱“稚樂”.指宮廷樂舞.用於朝會禮儀和祭祀活動。場面隆重.氣氛嚴肅.節奏較緩慢。雅樂規定.天予用“八佾(yi)”:舞隊共八排,每排八人.共6 1人。
俗舞——又稱“俗樂”,指民間舞蹈,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史載,春秋時的“鄭衛之音”,舞者朱唇皓齒,縴手素足。舞步輕盈。
《陽阿》、《康樂》、《縈塵》、《集羽》、《旋懷》
《縈塵》的舞姿能給人以飄忽不定之感,舞蹈者簡直像融匯在空際縈繞不落的輕塵之中;《集羽》的特色更是以輕柔飄逸見長,如隨風聚攏的羽團飄飆蕩漾;而《旋懷》之舞表演起來.柔韌的舞姿體態旋繞纏蔓,似乎能夠“人懷袖也”。這些舞蹈顯示了舞者高超的技藝,有很強的控制身體與氣息的能力,柔韌、彈性、力度、輕捷均訓練有素,其技藝水平之高不是一般舞人所能達到的。
統治階級對表演性舞蹈不斷提高的欣賞要求,必然強化樂舞伎人的專業程度和舞蹈技藝訓練。專為統治者服務的“萬人”、“女樂”和“倡優”也應運而生。
再從《詩-簡兮》的描述記載來看,對萬人所應具備條件的要求是相當高而全面的,為培養和妝扮他們所耗費的資財也是很大的,表演《萬舞》的萬人,必須是身材修長俊秀容顏姣好者,萬人為保持顏面的俊美紅潤而不食糠糟,為了衣著的鮮艷奪目而不穿短褐,因此耗費大量錢財。
袖舞
中國素有“長袖善舞”一詞,這一詞語便是對袖舞所具有的舞蹈特性的概括描繪。中國古典舞的袖舞主要是由中國戲曲的“水袖”提煉而成的。水袖作為服裝道具在舞蹈中出現,不僅是對肢體延展空間的放大,更是對情感傳遞的延伸。探尋中國舞蹈的發展歷程,從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圖1①),我們可以看到原始人在圖騰祭祀中持巾起舞的表演場景。
四、舞蹈家
春秋時.晉同有優施,楚國有優盂.秦圍有優旃(zhan)等等,都是宮廷舞蹈家。
西施——是值得單獨提到的春秋時期著名宮廷舞蹈家,擅長表演《晌屐舞》。該舞足穿木屐,裙系小鈴,舞時鏗鏘作響。
秦漢至南北朝舞蹈
一、舞種
稗舞——用有柄的單面鼓作道具的一種集體舞,後世也稱為“稗(bing)扇舞”。
鐸舞——用鐸作道具的舞蹈。鐸形像鐘,有木柄,內有舌,搖動時“叮叮”作響。
白綸舞——盛行於晉代和南朝.因舞者身穿薄如輕紗的白綸縫製的長袖舞衣.故名。該舞以舞袖為其特點,動作輕盈流暢。
盤鼓舞——漢代民間舞蹈,後來用於宴饗。在地面上排列盤或鼓.一般用七個(或三個或五個).舞者穿長袖衣,在盤(鼓)上起舞。
撥頭舞——又名“缽頭”,是一種帶有敘事性的舞蹈.表現一人之父為虎所傷而上山尋屍的痛苦之狀。
巴渝舞——漢代西南少數民族舞蹈。劉邦為漢王時.為了促成霸業,發兵攻打關中,派寅(c6ng)人為先鋒,蜜人善舞.劉邦愛其舞姿,命樂工學習。因寅人居住在巴郡渝水邊(今四川境內),故名“巴渝舞”。
公莫舞一魏晉時期舞蹈。取材於項羽和劉邦的“鴻門宴”的故事,鴻門宴上,項莊拔劍起舞欲殺劉邦,項伯也離席揮劍而舞,以袖掩護劉邦,說:“公莫!”後人以舞巾模擬項伯舞袖的姿態,遂成“公莫舞”。
踏謠娘——又作“踏搖娘”、“談容娘”,產生於北齊,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故事:一人虐待妻,妻以歌訴苦.眾幫腔唱:“踏謠。和來!踏謠娘苦,和來!”因一面唱歌.一面落步.故謂之“踏謠”。
蘭陵王舞——叉名“大面”、“代面”,北齊蘭陵王雄健而貌美.曾戴假面率五百騎兵沖人敵陣.大勝。軍中譜《蘭陵王人陣曲》.又根據樂曲變成歌舞戲。
獅子舞——獅子被古人當做威武祥瑞的象徵.漢代通西域時由月氏、安息等地引進,至遲在曹魏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獅子舞,南北朝時廣為流傳。
作品
《火鳳舞》——北魏高陽王時的宮廷舞蹈,舞者手中執扇,如鳥翼,模仿鳥的飛翔起落。
《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後主時的樂舞。陳後主常與嬪妃們在宮中宴飲,選千百宮女歌舞作樂,《玉樹後庭花》即是其一。但陳後主是亡國之君.因此後人將此曲稱為“亡國之音”。
《伴侶》——北齊末的歌曲,《北史》批評它“淫蕩而拙.世俗流傳”.可能來自民間巷陌,涉及情愛內容的。它像《玉樹後庭花》一樣被當做“亡國之音”。
《踏金蓮》——約產生於南朝齊代。齊帝東昏侯蕭寶卷是個荒淫的昏君,喜歌舞,為潘貴妃修建神廟,鑿金為蓮花,鑲貼於地面,潘妃舞於上,“步步生蓮花”,後來演變為唐大曲。
著名舞蹈家
戚夫人——漢高祖劉邦的寵姬,善楚舞。劉邦死後,被劉邦之妻呂后殺害。
李延年——設武帝時為樂府協律都尉,善歌舞,頗得武帝寵愛。後因其妹李夫人(武帝寵姬)死.其弟李廣利投降匈奴,李延年家族被誅滅。
趙飛燕——西漢末年宮廷舞蹈家,漢成帝之皇后.體態輕盈瘦小,舞藝高超。後被廢而自盡。
隋唐五代舞蹈
一、樂舞機關
1.教坊
唐高祖李淵設立音樂機關教坊。在禁城之內的稱“內教坊”,後在禁城之外設立了“外教坊”。教坊的女樂人稱“妓女”。
2.梨園
唐玄宗時又設立了另一音樂機關.叫“梨園”,其中的樂人稱“梨園弟子”。
二、舞種
1.中原舞種
健舞——唐代教坊舞蹈分為健舞和軟舞兩大類.均來自民問,後來用於宴饗。健舞舞姿雄健,動作矯捷。
軟舞——軟舞舞姿柔美。動作輕盈。
隊舞——唐代宮廷舞蹈形式之一。有《菩薩蠻隊舞》、《嘆百年隊舞》等。
春鶯囀(zhudn)一相傳唐高宗李治晨聽鶯啼.命龜茲樂_r:白明達作曲.名《春鶯囀》.後來依曲編舞.屬於軟舞。
踏歌——踏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青海大通縣孫家寨H{土的陶盆彩繪中.就有挽手而舞的圖樣.在節日聚會時.人們成群結隊在郊外起舞,手牽手.以腳踏地為節,邊歌邊舞。到唐代.踏歌頗為盛行。唐詩人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楊柳枝——民問歌舞,是在漢橫吹曲《折楊柳》的基礎上創新而成的女子舞蹈,名《楊柳枝》。劉禹錫的《楊柳枝》中有“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之句。
綠腰——又名《六么》、《錄要》、《樂世》,唐代軟舞,女子獨舞,節奏由慢到快,舞姿輕盈優美。
字舞——舞者在舞動過程中.暫時停頓,擺成字形。
劍器舞——劍舞在我國也有著悠久傳統,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的學生子路,戎裝見孔子,曾拔劍起舞。學生拜見老師舞劍,當然只是表演技藝,是對老師致敬的意思。湖北隨縣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鴛鴦盒上的樂舞圖案中,鼓旁的舞者腰間掛著短劍,說明劍舞可能是當時頗為流行的一種舞蹈形式。楚漢相爭時,劉邦、項羽宴於鴻門,項莊說:“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羽表示同意,於是項莊拔劍起舞,逐漸靠近劉邦,企圖藉機殺死劉邦,在場的項伯見劉邦危急,也以劍伴舞,保護劉邦不被項莊殺害。這個故事表明,當時筵宴中有舞劍作為餘興表演的風俗。唐代,武將舞劍也是常有之事,如李白作《司馬將軍歌》,有“將軍自起舞長劍”句;岑參作《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有“酒泉太守能劍舞”句;杜甫作《故武衛將軍輓歌三首》,有“舞劍過人絕”句等等。可見當時許多人會舞劍,而且各有絕招。公孫大娘最為擅長的《劍器》舞,是《裴將軍滿堂勢》。杜甫曾觀其舞,並寫了《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從詩中的描述看.是一種廣場單人舞,觀者如山,此舞技巧很高。
作品
從表演內容來看,坐部伎有六部:《燕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其中《燕樂》包括《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立部伎有八部:《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坐部伎、立部伎的節目一般在宮廷宴享朝會時表演。

記載

《樂記)、《詩經》、《楚辭》、《樂府》、《舞賦》、《清商樂》、《吳歌》、《西曲》等等。

歷史沿革

先秦舞蹈

(一) 表現農業生產活動的舞蹈
如《葛天氏之樂》。舞者三人,執牛尾踏舞步而歌,歌舞共八段:第一段歌民之初始,第二段歌燕子,第三段歌草木萌生,第四段歌五穀茁壯,第五段敬天行有常,第六段祈祖先佑福,第七段依靠大地賜予,第八段希望得到最多的禽獸。
(二) 各時代頌揚祖先業績的大型樂舞
如黃帝《雲門大卷》、堯《大鹹》、舜《大韶》、禹《大夏》、周《大武》等。
(三) 娛樂的小舞
如《羽舞》、《皇舞》、《旄舞》、《乾舞》、《人舞》等。
(四) 娛神的巫舞
如《代舞》和戴面具驅鬼除疫的《儺》舞。

漢代舞蹈

《七盤舞》,以七盤置地而作伎舞,穿插於《百戲》之中演出;《鐸舞》,手執鐸鈴而舞;《公莫舞》,舞者執巾或舞長袖;《髀舞》,用有柄單面鼓作道具的集體舞。還有從巴蜀引進的《巴渝舞》等。
魏晉以後,北方《相和大曲》的樂舞有《羅敷》、《何嘗》、《夏門》、《碣石》、《白鵠》、《為樂》、《王者布大化》、《白頭吟》、《東門》、《西山》、《默默》、《園桃》、《置酒》、《洛陽行》等。南方則有《拂舞》、《前溪舞》、《明君舞》等。

唐代舞蹈

《坐部伎》和《立部伎》都是大型宮廷樂舞,其中最著名的是歌頌唐太宗業績的《破陣樂》。唐代多段的大型歌舞曲稱為《大曲》,如《霓裳羽衣舞》。動作剛健的舞蹈稱《健舞》,如《劍器舞》、《柘枝》、《楊柳枝》等;動作柔宛者稱《軟舞》,如《綠腰》、《團亂旋》、《蘭陵王》、《春鶯囀》等。?

宋元舞蹈

舞蹈多被吸收到戲曲中,或邊唱邊舞,或於戲劇中插一段與情節有聯繫的舞蹈。
此外,也還有專門的民間歌舞表演,如《舞旋》、《舞劍》、《舞判》(《跳鐘馗》)、《舞蠻牌》、《撲旗子》、《撲蝴蝶》、《旱龍船》(北方稱《水船》,南方稱《採蓮船》)、《竹馬》、(《跑驢》)、《村田樂》(《秧歌》)、《耍大頭》、《花鼓》、《腰鼓》、《太平鼓》、《小車》、《涼傘舞》、《藤牌舞》等。這些民間舞蹈一直流傳至今。逢年過節,南北各地漢族仍然按自己不同的音樂和鑼鼓配合,表演這些節目。

現代舞蹈

現代還流行《龍舞》、《獅舞》、《高蹺》、《花燈》、《金錢棒》、《採茶舞》、《春牛舞》、《綢舞》、《茉莉茶舞》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民間舞蹈的基礎上,文藝工作者又改編了《紅綢舞》、《小車舞》、《花鼓舞》、《大頭娃娃舞》、《採茶撲蝶舞》、《荷茶舞》、《勝利腰鼓》等舞蹈節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