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帝國道德會

“滿洲帝國道德會”的前身萬國道德會,創辦於1918年,其宗旨是提倡尊孔讀經,維護封建倫理道德。1929年,朝陽人王鳳儀參加萬國道德會並為東北分會的頭目。此前,王為迎合統治者的意圖,首先在海城縣騰鰲堡辦起一所義務女學,宣揚“姑娘經”、“媳婦經”和“老太太經”等與當時新文化運動大力倡導的“女權運動”相背離的封建倫理道德。開始,由於“女子無才便是德”、“牝雞不司晨”等封建思想的束縛,一些人反對女學。後來看到他們宣傳的還是“賢妻良母”那一套封建道理,對他們的利益並無妨礙,也就允許家人參加了。

歷史,成員,事件,

歷史

“九·一八”事變後,萬國道德會東北分會與在關內的總會斷絕了往來,王鳳儀將東北分會改名為“滿洲帝國道德會”,在宣揚封建道德的同時,積極宣傳 “建國精神”,並配合滿洲國政權徵兵、出荷、獻銅鐵等的宣傳工作。滿洲國初期,道德會在東北興旺一時。極盛時,設市縣分會208處,鄉鎮分會529處,辦 “義務國小、安老所、懷少園”600餘處,民眾講習所650餘處,節孝講習班和初、中、高講習班6000餘處。
道德會會員有一般會員和終身會員之分。終身會員要遵守所謂“五戒條”、“十信條”。所謂“五戒條”,即“戒不良嗜好、戒特殊稟性、戒虛妄言語、戒矯偽行為、戒違離信仰”。所謂“十信條”,即節飲食、慎起居、勵精勤、尚節儉、盡職能、興公益、尊聖哲、勤會務。
但是,日本侵略者對這樣一個恭順於他們的組織,因發展龐大,在民眾中的聯繫較廣泛,而產生戒心。在後期,也採取一些限制措施。滿洲國政權垮台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重新掛起萬國道德會的招牌。直到東北解放後,這個組織歸於滅亡。

成員

王鳳儀。
極盛時,設市縣分會208處,鄉鎮分會529處,辦 “義務國小、安老所、懷少園”600餘處,民眾講習所650餘處,節孝講習班和初、中、高講習班6000餘處。

事件

1918年,“滿洲帝國道德會”的前身萬國道德會創辦。
1929年,朝陽人王鳳儀參加萬國道德會並為東北分會的頭目。
1936年在鞍山建立的道德會。
1942年前後,鞍山又設立兩處道德會支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