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發源地歷史研究

滿族發源地歷史研究

《滿族發源地歷史研究》是一部系統研究滿族發源地歷史的書籍。書中內容包括:巨石文化棚墓;清流秀水太子河;撫順地區的長城關隘;滿族譜書研究;滿洲族名考;滿族用石鎮宅習俗探源;試論滿族諺語等。反映了滿族及其先民自強不息、勤勞創業、愛國愛族、粗獷豪放、驍勇堅韌的民族精神,

基本介紹

  • 書名:滿族發源地歷史研究
  • 作者:張德玉
  • ISBN:9787806444290
  • 類別:歷史
  • 定價:25.00元
  • 出版社:遼寧民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10-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介紹,作者簡介,作者自序,

內容介紹

本書內容包括:巨石文化棚墓;清流秀水太子河;撫順地區的長城關隘;滿族譜書研究;滿洲族名考;滿族用石鎮宅習俗探源;試論滿族諺語等。

作者簡介

張德玉 (1940.9—) 遼寧新賓人,新賓滿族自治縣縣誌辦公室主任、主編、副編審,撫順市社會科學院滿族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譜謀學研究會、中國高句麗史研究會、中國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 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遼寧省歷史學會、考古學會、地方志學會會員,撫順市地方史、清前中、滿族文化史研究會副理事長,遼寧省民研所、扶順市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
主編出版了《新賓滿族自治縣誌》及《新賓滿族自治縣概況》、《新賓縣情》、《新賓之最》、《新賓史志論文集》、《新賓史志報》、《新賓滿族報》和《新賓朝鮮族志》、《新賓糧食志》、《新賓糧食年鑑》、《新賓物資志》、《新賓供銷社志》、《新賓供銷年鑑》、《新賓菸草志》、《新賓教育志》、《新賓衛生志》、《新賓科技志》、《新賓個體協會志》、《新賓德志》、《西河掌村志》,編輯編審了《遼寧省志·滿族志》、《遼寧省志·朝鮮族志》、《撫順市志·民族志》、《撫順市志·民俗志》,編審了《中國軍事志》中明清軍事戰事與人物,合編出版了《滿族文化史》、《方誌編纂備考》與《中國史志主編名錄》,編著編審出版了《朝鮮族姓氏趣談》,參編出版了《中國少數民族大百科全書》,出版了《滿族家譜研究》、《滿族歷史與文化研究》、《努爾哈赤·滿族·興京》,副主編出版了《撫順地區清前遺蹟考察紀實》、《滿族家港選入《清前史論叢》、(請前人物列傳》、《新賓名勝古蹟要覽》,輯注出版了《清代興京詩賦輯注》。現正在出版中的著作有《撫順滿族史》、《新賓文物志》、《朝鮮族譜研究》,正編寫完稿的有《滿族風情紀實》、《陳滿洲傳氏研究》、《遼東史話》與《滿族民間故事傳說》等。10餘年來,在全國各省及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方誌理論研究論文22篇,發表明清歷史、滿族史研究論文90餘篇,文史文庫30餘篇,發表小說、詩歌、報告文學等30餘篇(首)。傳略收入全國20餘部專家學者人才大辭典。今後研究方向:深入研究明清史、滿族史、滿族民俗等。

作者自序

滿族譜書和滿族的長白山信仰與長白山崇拜
滿族發源地歷史研究
《滿族發源地歷史研究》
張德玉
我們在十餘年的滿族社會歷史調查中,蒐集了滿族譜書百餘部,共為80餘個姓氏的譜書。在對這些譜書的整理研究過程中,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些譜書大多在溯根尋源時,將自己的祖先根源溯自長白山。我們對這些姓氏進行考證,多數姓氏源自長白山地區,有的姓氏雖距長白山較遠,但亦未離開白山黑水地區。因此說,滿族的根就在長白山,這是無庸置疑的。
滿族及其先人千百年來即生息繁衍於長白山區,是長白山以及黑龍江、松花江、圖們江總稱“白山黑水”養育了滿族的先人和滿族人民,因此,滿族人尋根溯源一般都稱長白山是他們的故鄉,祖宗發祥之地。
滿洲八旗分佛滿洲和伊徹滿洲,佛滿洲是陳滿洲之意,伊徹滿洲是新滿洲之意。陳滿洲人無不說自己是長白山人,而新滿洲人後來大多也附會說自己也是長白山人。據說,長白山有八道溝,居住在哪道溝的就稱自己是哪道溝人。因此,滿族譜書大多將自己的族源植根於長白山。如,新賓永陵喜塔臘氏,“溯自達祖昂武都力巴彥德於明世中葉遷於長白山喜塔臘地方,踐土而居,因以為氏”,“達祖”即長祖,“喜塔臘地方”即今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的阿伙洛地方,阿伙洛,原名阿哈伙洛,喜塔臘地方即是阿伙洛及周圍的房申、木伙洛、台寶、夏園一帶地方。福陵覺爾察氏“溯自始祖索爾火於明世中葉遷於長白山覺爾察地方,踐土而居,因以為氏。”“長白山覺爾察地方”即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溫家窯一帶地方。喜塔臘地方與覺爾察地方皆為今新賓境內的煙筒山脈,而煙筒山是長白山西南支脈的延伸部分,皆屬長白山區。清原滿族自治縣的那拉氏“原居於滿洲國長白山,居納喇河濱,遂因以納喇為滿洲著姓。”其始祖納齊布“起業長白山”。岫巖滿族自治縣的索綽羅氏“自長白山隨龍到京,又自京撥往盛京”,居岫巖、新賓、吉林等地的索綽羅氏皆稱自己為“長白山五道溝人”。遼陽呢嗎察氏“祖居長白山榆樹溝地方,因以‘榆’字為姓。”遼陽“富察氏祖宗系中國東北長白山下葉赫溝發祥”。白氏說“北有長白,是吾故里”,系長白山五道溝人。散居於開原、鳳城、新賓、蓋州等地的滿洲瓜爾佳氏亦發祥於“白山黑水”之間。薩嘛喇氏原居長白山四道溝。章佳氏“昔日在長白山„„處居住。”其他滿族如趙氏,長白山四道溝人;傅氏,長白山三道溝人;費氏,長白山二道溝人;田氏,居長白山都市口;唐氏,長白山八木地人;吳氏,長白山二道溝人;魯氏,長白山三道溝人;趙氏,長白山五道溝人;那塔臘氏、董氏,長白山三道溝人;何氏,長白山頭道溝人;溫氏,長白山七道溝人;張氏、白氏,長白山二道溝人;傅氏、佟氏,長白山五道溝人,等等,幾乎陳滿洲人以及絕大部分的新滿洲人都將自己的祖居地、發祥地定位於長白山。
滿族譜書大都記述本氏族的祖宗源流,其族源亦皆記為長白山。長白山是滿族各姓氏的“根”。滿族及其先人明代女真人,在至今五六個世紀的歷史長河中,歷經了數次較大規模的舉族遷徙,氏族的發展變化大,人口繁衍快,居住遷移繁頻,但為了不“數典忘祖”,都把自己的“根”植於長白山。因此,滿族人追根溯源之風較其他民族尤其強烈,而絕大多數滿族人將自己的“根”扎在長白山,許許多多的滿族神話傳說、故事都與長白山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關係,從而形成了滿族特有的長白山文化。
長白山在中國名山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蜿蜒於西亞東北海隅一絕大名山”,有含三江領三岡之勢,“奇峰十六,名勝百二”,以“東北一名山”及難得的風景奇觀而馳名中外。長白山,歷史上曾有不鹹、太白、白山、徒太、太末、
白頭、果勒敏珊延阿林及單單大嶺等名,“其名長白則自金始”,源於滿族語果勒敏珊延阿林,滿語“果勒敏”漢語意為“長”,“珊延”漢語意為“白”,“阿林”漢語意為“山”。金代女真人是出於直接的視覺感官所得的印象,故稱之為長白山。這是因為長白“山頂四時積雪,故名長白山。”或雲“冬夏積雪,樹木不生,雪與石凝,潔白一色,故日長白”,又“無樹木,唯生叢草,草多白花,山半有石台,山巔積雪皚皚”等,總之,因白雪、白石、白花等得以命名。
滿族及其先世自遠古以來即繁衍生息在祖國東北的白山(長白山)黑水(黑龍江)之間,滿族人民在有清一代視長白山為故鄉、“龍興重地”,並封其為“神山”,滿族與長白山有著極為神秘的尊崇親切的關係。
《山海經》說:
“大荒之中,有山名不鹹,有肅慎氏之國”。居東北地區東北部的肅慎人視長白山為其遠祖的發祥之地。《晉書》說“肅慎氏,一名挹婁,在不鹹山北。”《魏書》說“勿吉國,南有徒太山”,魏言“太白”,有虎豹熊狼不害人,
“人不得山上溲污,行逕山者,皆以物盛去”。
《北史》說:“靺鞨國南有徒太山者,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經山者,以物盛去。上有熊羆豹狼,皆不害人,人亦不敢殺。”《新唐書》說:“靺鞨,居肅慎地,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日徒太山。”又說:
“渤海太氏,渡遼水!保太白山之東北,阻奧婁河,樹壁自固。
《通典》說“挹婁,即古肅慎,其國在不鹹山北。”《太平寰宇記》說“挹婁國,在不鹹山北,夫余北千里。”《契丹國志》說“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千餘里,乃白衣觀音所居,其山禽獸皆白。”《金史》說“女真地,有長白山。”
長白山之稱源於白色,但其地區範圍絕非專指白色之區,而是指“周圍約千餘里”的“廣闊地面及山川”,即“長白山在吉林烏拉城東南,橫亘千餘里,東自寧古塔,西至奉天府諸山”,無數長白支脈及三江與支流,便是“白山黑水”之間的廣闊長白地區。因此,廣大滿族人民,無論是陳滿洲,還是新滿洲,都將自己的氏族源流定位在長白山,是有其依據的。這就是說,滿族人民,在其兩千多年前的先人肅慎人時,即居住活動在“白山黑水”地區,甚至居住在黑龍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區域,直至明代乃至清初,廣大的“白山黑水”地區仍是肅慎人的後裔女真人的生息之地。因此,長白山作為滿族及其先祖的民族神崇祀的歷史源遠流長。到了清代,滿族對長白山的崇祭又從宮廷到了民間,成為國俗。崇其封爵,榮其地位,堪其界限,給子了極大關注。
對長白山的崇仰早在肅慎人時期即已開始。肅慎人視長白山為發祥之地,其裔挹婁及後來的勿吉人,視長白山為“靈山”,甚至“人不得山上溲污”,“行逕山者,皆以物盛”。隋唐時,勿吉諧音為錸輥(後誤為抹揭),對長白山“俗甚敬畏”,山上的動物“人亦不敢殺”。唐時主要由粟末靺鞨建立了渤海國,渤海人亦“保太白山”。金代,金世宗正式敕定長白山為“興王之地”。大定十二年詔封長白山神為“興國靈應工”,並於長白山北建興國靈應王廟,歲時祭祀。明昌四年復尊為“開天宏聖帝”,每歲春秋二季仲月擇日致祭。至清代,滿族崇祀長白山尤甚。清代封長白山始於康熙朝。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即遣內大臣吳木訥查勘長白山。吳木訥於同年四月十五日,以“長白山系本朝祖宗發祥之地,今乃無確知之人”,率人前往查勘,於同年八月二十一日查勘完畢回京,歷時四個多月時間。吳木訥回京後,向康熙皇帝上奏章說:“長白山發祥重地,奇蹟甚多,山靈宜加封號,永著祀典,以昭國家茂膺祝貺”。第二年,禮部等衙門“請封長白山神”。因為去長白山道遠路濘,民舍遼遠,清廷遂決定在烏拉地方“設帳屋,立牌致祭”。康熙帝曾說,長白山是五嶽之祖,長白山根脈南伸,人伏渤海,自山東半島復起,而直連泰山,因此,泰山是長白之餘脈。這樣,就把長白山說成是五嶽之根了。如此,清代祭祀五嶽必首祭長白山。初期每年“春秋二祭”,乾隆十九年設立長白山神牌和建“望祭長白山神殿”,改為“每月朔望拈香行禮。”據《撫松縣誌》載,以“魚獸各肉為生,間食小米子”,“均由百里外背負而來”,其生活“與上古遊牧時代相同”的俗稱“老東狗子”的當地居民,對長白山其“迷信山神”,以致“四時香菸不絕”。
在古人的觀念中,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現象和人們不平常的際遇,都被視為大自然冥冥之神的恩賜,構想為山有山神,海有海神,而頂禮膜拜。由於風雪嚴寒,虎狼出沒,人參、獵物又極難尋找,由於人力還無法克服的自然災害和山中生活的不易,加上原始人萬物有靈觀念的遺留,長白山自古以來就形成了求助於山神的觀念。據地方志中記載,人們普遍信奉山神。《長白匯征錄》載:
“三韓、百濟、新羅故俗拜天拜日月,拜星辰„„舊俗崇信鬼神,設祭之時,歌舞飲酒,晝夜不休。尤好祀山神。遇有盟會,必祀山谷之神,而後歃血。此俗至今猶存,每出獵游到深山絕澗,類皆架木板為小廟,廟前豎木為桿,懸彩布,置香爐,供山神位,亦有供老把頭者,大約因山多猛獸,祈神靈以呵護之也。今俗山神,因無足怪。”然而對長白山神的崇祀和信仰,在滿族來說,對長白山的崇祀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隨著滿族(女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由牧獵生產向農牧生產以致進入農耕生產的發展階段,農業民族諸神先後進人了滿族人的殿堂。清太祖努爾哈並起兵前後,曾向明廷請神,明帶送來觀世音菩薩、關帝聖君和土地三尊神像,因此,清宮和各王府的神位,既反映了長白漁獵文化,也反映了中原農業文化,兩種文化的代表神並坐滿族人的神殿。清官的神殿供奉的神位有至聖先師孔子、關帝聖君、長白山神、牽牛織女星君、月光神等;各王府的神位有如來佛、觀音、仙女神、長白山神。此外,常享煙火之神還有天神、佛托媽媽神、狐仙等神。在陳滿洲人家,如新賓滿族自治縣的愛新覺羅氏(肇)家族的神板上即供奉有佛祖、觀音、關公、努爾哈齊的老祖母,還供奉有清代肇、興、景、顯四祖與佛托媽媽。問佛祖為何神?答曰:長白山神。不管神位有多少,其中必有長白山神位。因為她是鎮守祖國一方,“賜福於地方百姓”的神。從滿族角度看,滿族發祥時期的長白山神,是滿族神,她更多地是賜福於滿族人。因此,滿族人為求“神貺”,無論是宮廷、王府,還是普通百姓都是崇祭至誠。康熙十七年“封長白山神,祀典如五嶽”,已將長白山神位晉升為五嶽神相同的位置,這就更將代表滿族民族神的長白山神提高到了代表中華民族神之列,甚至將長白山神位提高到中國八大名山之首。因此,清廷每致祭八大名山時,都將長白山列為榜首,而且派遣滿洲旗人官員代表帝王致祭,以顯示滿族從貴族到平民不忘先祖,對先祖發祥之地格外尊崇。
清帝東巡望條長白山時,還屢有詩作。如康熙二十一年,清聖祖玄燁御製《望祀長白山》詩云:
名山鐘靈秀,二水發真源。
翠靄籠天窟,紅雲擁地根。
千秋佳兆啟,一代典儀尊。
翹首瞻晴昊,岧嶢逼帝閽。
乾隆八年,清高宗弘曆御製詩《駐蹕吉林境望叩長白山》云:
吉林真吉林,長白郁嶔岑。
作鎮曾聞古,鐘祥亦匪今。
邠歧經處遠,雲霧望中深。
天作心常憶,明禋志倍欽。
十九年,乾隆帝第二次東巡祭祖時,有御製《望祭長白山作》詩云:
詰旦升柴溫德享,高山望祭展精誠。
椒馨次第申三獻,東縣鏗鏘葉六英。
五嶽真形空紫府,萬年天作佑皇清。
風來西北東南去,吹送膻香達玉京。
陪侍清帝東巡的王公大臣以及各詩人詞家等,也多有詩賦作品歌頌長白山,而民間有關長白山和長白山神的傳說故事,更是林林總總,匯總成內涵豐富的長白山文化。因此,滿族譜書對長白山崇拜正反映了廣大滿族人民對長白山的信仰,使其成為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