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寸子秧歌

滿族寸子秧歌流行於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滿族寸子秧歌是滿族宮廷和民間生活相結合的一種舞蹈表演形式,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滿族寸子秧歌
  • 地區: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
  • 民族:滿族
  • 類型:藝術
簡介,內容,作品,

簡介

在清朝的宮廷中有旗人和漢人之分,漢族女人有裹小腳的風俗,裹上小腳的女人走路顫巍巍的,身形婀娜多姿,猶如舞蹈一般,旗人也想模仿,但又不想改變本民族的習俗。因此,她們就在鞋底上安一個小假腳,這種鞋被稱為旗鞋。為了表現滿族這一特殊的生活習俗,滿族人就想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但由於製作旗鞋工藝煩瑣,演員們又不易在擁擠的觀眾中扭動,所以,人們開始用不足一尺的小高蹺代替旗鞋。這樣,就產生了滿族寸子秧歌,逢年過節,大多以自然村為單位組織滿族寸子秧歌會,逐步傳承至今。

內容

滿族寸子秧歌是秧歌中的一種,它是在秧歌的基礎上加入了人們對美的嚮往與渴望,逐漸地增加了許多藝術色彩。在表演時,男演員表現的溫文而雅、玉樹林風,女演員表現的端莊大方、婀娜多姿。在扭法上,變化多樣,優美飄逸,在扇子的扭法上尤為突出,有七十多種扇花的扭法。表演的步伐也種類繁多,每一種扇子的扭法,都會相應的配上不同的步伐。如在單個節目出現的時候,步伐和扇花是變化最多的時候,演員會根據不同的劇情,運用不同的步伐及扇花,以求達到最佳的審美效果,從中也體現出滿族人對藝術的追求。

作品

表演形式分為秧歌走街,單個節目打場,在小出子上一般有《救罕王》、《摸花轎》等,在音樂伴奏方面一般用《柳青娘》、《句句雙》、《五匹馬》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