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十二景

滁州十二景

湖州貢生尹夢璧於明代天啟元年(1621年)在滁州任通判時,將滁州秀麗風光的最佳景致歸為滁州十二景。當年,尹夢璧曾將所繪的圖畫,配以詩文,勒刻於石碑。碑石共有6塊,長176厘米、寬50厘米。每塊碑石分刻兩幅詩畫,鑲嵌在豐樂亭院內保豐堂的內壁。可惜文革中遭到破壞,目前尚存碑刻4塊,殘存在豐樂亭外的林間空地上,字畫尚可辨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滁州十二景
  • 類別:景觀
  • 國家:中國
  • 時間:1621年
琅琊古剎,讓泉秋月,豐嶺祥雲,清流瑞雪,花山簇錦,重熙洞天,西澗春潮,龍蟠疊翠,菱溪夜雨,石瀨飛瓊,柏子靈湫,譙樓大觀,

琅琊古剎

1.1 尹夢璧原詩:
南譙幽爽地,東晉翠華臨。
寺隱雲中路,鐘傳嶺外音。
僧廬花作供,客座鳥同吟。
偏引閒司馬,齋心入慧林。
原畫題字:“古開化寺也。張方平藏悟經於隔世,晉琅琊王避兵其中,古蹟不可勝述,相傳有李陽冰篆《庶子泉銘》,今不可考。” 
琅琊古剎琅琊古剎
1.2 詳細介紹
景區即今座落在琅琊山中的“琅琊寺”,為皖東著名佛寺和遊覽勝地,是全國重點寺觀之一。“琅琊寺”曾名“寶應寺”、“開化禪寺”、“開化律寺”,已有1200多年歷史,稱之“古剎”名符其實。1956年,此寺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琅琊古剎即今“琅琊寺”。始建於唐代大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籌資,法琛禪師所建。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刺史胡琉奉趙匡胤之命,藏“四朝御書”於御書閣內。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太宗趙光義御賜匾額,易名“開化禪寺”。清代嘉慶年間,皓清律師募金擴建, 改寺名為“開化律寺”。太平天國時期,“寺經烽火”,僅存無梁殿一座。光緒三十年(1904年),達修(李贊泉)住持此寺, 募集資金,重複舊貌。該寺有大雄寶殿、玉皇殿(無梁殿)、韋馱殿、明月觀、明月池、藏經樓、濯纓泉、祗園、雪鴻洞、歸雲洞等著名景點。在玉皇殿東約150米的山坡上,有唐代摩崖石刻三處:李幼卿摩崖題詩、柳遂摩崖題詩、皇莆曾摩崖題詩。在大雄寶殿後壁有唐吳道子繪觀音像碑。在寺西歸雲洞內,有宋治平元年(1064年)杜符卿摩崖石刻兩處。在玉皇殿西150米清風亭後,有南宋抗金名將辛棄疾於乾道九年(1173年)冬,親書紀游的摩崖石刻。還有明代、清代、民國的石刻約200處。
琅琊寺中藏有很多佛教經典、字畫和歷代名人題字的匾額。琅琊區政協辦公室原主任仇一曾在《琅琊文史》第二輯《跟隨魏心一專員巡視琅琊山》一文中,回憶1949年春節之前,陪同專員魏心一視察琅琊寺時的情景:“豐富多彩,金碧輝煌,是古寺精華所在的藏經樓,在大佛主殿的頂樓之上。根如大和尚打開常年深鎖的樟木、楠木的櫥櫃,讓我們大開眼界,參觀到大批金鑄、牙雕、玉刻、瓷塑、泥捏、木摹的各型佛像、佛家經典、文集、精闢的佛經原件和複製的佛師手跡、筆記、帖冊,令人襟臆擴袤,一掃塵埃。在講究的藤竹箱籠間,還聚藏許多繪畫、書籍,精奇奪目,繽彩紛呈。其中價值連城、嘆為觀止者,有唐寅、文徵明、仇十洲、丁南羽、朱徽、鄭板橋、戴虎卿的繪畫傑作,還有劉子岡書楹聯和滿清最末一個探花商衍鎏的手書雙聯,其中最珍貴者有:古印度梵文貝葉真經和貝葉佛像、蜀僧竹禪和尚親勒策頁(竹簡)真經。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看。可惜這些珍貴的寶藏,在文革期間被紅衛兵造反時奪走即不知去向”。
文化大革命中寺內菩薩全被砸毀。1977年成立了琅琊山管理處,政府撥專款修復,煥然一新。因該寺位於琅琊山上,多年來,人們習慣於稱之“琅琊寺”,1984年正式以“琅琊寺”冠名。
琅琊山在民國期間成為首都南京的後花園,每個星期日都有遊覽專車(火車專列)早發滁州,暮歸南京,當日往返。大量的南京市民、民國要人、文化名人前來游山。林森、戴季陶、邵元沖等人前來度假休閒(見1933年5月24日——6月3日《中央日報》、《邵元沖日記》);孫科、許世英、孔祥熙、閻錫山、方振武、林翔等留下了題字和碑刻;顧祝同、胡宗南等五人留下合影照片(見冷欣《從參加抗戰到目睹日軍投降》);丁玲、徐悲鴻、方令孺等前來游山,品嘗了“滁州城內中心橋傅同興酒館所燒的孟公壩黑尾金鱗的大鯽魚”,方令孺還寫了一篇美文《琅琊山遊記》。
1927年5月28日,琅琊山的美景引來了出巡蚌埠的蔣介石,“下午兩點左右,蔣介石乘坐的鐵甲專車駛進滁州站。”“蔣介石坐上特製的轎子,便向琅琊山進發”。“為防不測,蔣介石並未在山上過宿,仍然回到鐵路專車上,第二天早晨5點多,蔣介石專車繼續北上”。兩日後,上海《新聞報》報導了此事。(《皖東文史》第三輯丁言模著《蔣介石等人興游琅琊山》)。

讓泉秋月

2.1 古詩
尹夢璧原詩:
空山古雨瀉芳液,釀作泠泠一泓碧。
秋高露滑天無痕,四望清空孤月白。
忽看有月泉底流,怪問何來多皓魄。
山雨釀泉泉釀酒,月中之人能飲否?
僧能煮月供滿甌,泉能醉人月可取。
呼起荒祠古醉翁,閒對素娥作三友。
原畫題字:“兩峰讓出,潺湲澄澈,歐公政暇,構亭植梅,與民同樂,迄今勿剪此於甘棠。
讓泉秋月讓泉秋月
2.2 詳細介紹
“讓泉”位於醉翁亭門前,隔一溪之水與醉翁亭相望,泉眼周圍用石塊砌成二個方池,分別有泉水交替湧出。
泉的上方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滁州知州王賜魁題刻的“讓泉”二字碑刻。據說,“讓泉”之名典出於西南
邊陲有一種讓樹,一顆種子發兩棵芽,出土後必自行枯萎一芽讓另一芽存活,象兄弟一樣友愛。 “讓泉秋
月”就是如今的醉翁亭景區。醉翁亭為山僧智仙建於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後屢毀屢建。清光緒七年(1881
年)全椒人薛時雨募集資金修建,“寶宋齋”里現存薛時雨的《重修醉翁亭記》石碑,碑文記載了曾國藩劉銘
吳棠等晚清名臣出資捐助的情況。醉翁亭院內還有宋代建築“二賢堂”,明代建築“寶宋齋”、“意在
亭”、“曲水流觴”、“影香亭”、“方池”、“古梅亭”等;清代建築“解酲閣”、“怡亭”、“六一
亭”等。歐陽修所植梅花在古梅亭之前,原梅已枯,此株約為明代嘉靖年間後人補植。距今四百年以上,枝茁葉
茂,老而不衰。
景區位於如今的醉翁亭景區。泉側有珍稀樹種“醉翁榆”,樹齡180年以上;被譽為天下第一亭的醉翁亭立在讓泉之側,山僧智仙建於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智仙(一作智先)禪師,有戒行,而通儒言。宋慶曆中,歐陽文忠公守滁,嘗命師建亭於讓泉之旁,公顏之曰‘醉翁’,為作記焉”(萬曆《滁陽志·卷九·仙釋》)。“今師塔(墓)尚存,在亭東數十步(光緒《滁州志·卷十二》)”。後來醉翁亭屢毀屢建,逐漸形成今日醉翁亭風景區的規模。
宋代有三次修繕和增建:第一次是建亭39年之後,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州守章衡(嘉祐二年歐陽修知貢舉時的狀元)維護和整修;第二次大規模擴建是由曾肇於紹聖二年(1095年)進行;第三次是知州唐恪於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進行。
元代不可考。
明代重修、增建共有五次:第一次是洪熙元年(1425年),南京太僕寺卿趙次進對久已荒蕪的醉翁亭景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復建;第二次是南京太僕寺卿鄭悠、少卿魯崇志進行翻建;第三次是州守賈光大於萬曆五年(1577年)進行了重修;第四次是州守盧洪夏對景區進行了全面的翻建和增建,譽為“佳木繁陰,泉聲鳥語,亭榭間匝,遠近如畫”。第五次是天啟年間南京太僕寺少卿馮若愚、崇禎年間南京太僕寺卿馮元飈父子進行了增建。
清代可見記載的兩次:一是康熙二十三年兩江督學使者趙侖捐俸、州守王賜魁集資維修,“仍其規制而整贍,視舊加倍”;二是現存的建築為清光緒七年(1881年)薛時雨募集資金所修建,曾國藩、李翰章、李鴻章、英翰、劉銘傳、吳棠等都出資捐助。亭中匾聯為薛時雨題書,後毀,今人吳伯初重書,薛時雨聯文為:
翁昔醉吟時 想溪山入畫 禽鳥親人 一管遷謫何妨 把酒臨風 只范希文素心可證
我來憑眺處 悵琴操無聲 梅魂不返 十畝蒿萊重辟 捫碑剔蘚 幸蘇子瞻墨跡長存
歐陽修《醉翁亭記》云:“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讓泉自此隨《醉翁亭記》揚名天下。時至清代,乾隆皇帝在欣賞大臣敬奉的《醉翁亭小景》圖時,也曾賦詩一首:
環滁深秀有佳山,瀉出雙峰水一灣。
酒冽泉香招客醉,訟稀刑簡共民閒。
時臣妙旨形容表,永叔風流想像間。
設使終無同樂意,宴酣放浪早宜刪。

豐嶺祥雲

3.1 古詩
尹夢璧原詩:
南山當面郁蒼蒼,青靄輕雲弄日光。
雲自無心隨去住,老農何意慣書祥!
奇雲片片吐晴巒,卜歲頻勞拄笏看。
蒼狗白衣隨幻出,盡傳嶺下有龍蟠。
原畫題字:“《禮》日:山川出雲,蒸而為雲,注即為雨。豐冒以雲,為雨之兆,故望以為祥。”
豐嶺祥雲豐嶺祥雲
3.2 詳細介紹
豐嶺祥雲所指的風景,在大豐山南側一帶。“豐嶺”即豐山,緊靠滁城西郊。豐山之名的由來,傳說不一:一說楚漢相爭時劉邦在山頂飲過馬,見水草豐美,登基後就把沛縣豐邑的人遷來滁州,故有豐山和僑置的沛縣之稱;一說此山為附近諸山主峰,凡雨澤大至時,必有雲氣預發山頂,諺語說“豐山著帽,豐年之兆。”以豐山為主體、以豐樂亭為中心的風景區,歷史上很有名氣。明洪武六年(1373年),兵部在此山麓建養馬場,並設定太僕寺——管理馬政的機構。
豐山上有漢高祖廟,又名高皇廟。始建於漢代。宋代宣和五年(1123年)知州梅執禮重建,後該廟在戰火中毀壞。慶曆六年(1046年)歐陽修任滁時,曾撰寫《祈雨祭漢高祖文》。明代宋濂《琅琊山遊記》)說:“山上有漢高祖祠,又有飲馬池,世俗妄傳漢高祖曾飲馬於此”。查《史記·項羽本紀》和《史記·劉邦本紀》均沒有劉邦來滁的記載,當年楚漢相爭,率軍追趕項羽經過豐山的不是劉邦,而是漢將灌嬰。漢文帝時下旨在全國建高祖廟,祭祀劉邦。並非劉邦親自到此,正如各地都有關帝廟,關羽也不可能都親臨各地一樣。
豐山東北側,三面環山,山下有一幽谷,歐陽修在此修建了豐樂亭、醒心亭,開鑿了“紫薇泉”。九百多年來,歷代文人名宦遊豐山幽谷,覽豐樂亭,祭漢高祖,留存了幾百首詩詞、遊記、祭文。還在豐樂亭附近修建了陽明祠等建築。2005年豐樂亭已修葺一新,紫薇泉的泉水甘甜如故,1974年建的油庫已經搬遷,豐樂亭文化公園建設規劃已通過專家論證,“豐嶺祥雲”這個古老的景點在不久的將來就能讓遊人觀賞。

清流瑞雪

4.1 古詩
尹夢璧原詩:
嶺控江淮高刺天,雪中形勝與雲連。
鱗飛霄漢龍猶戰,步滑關山馬不前。
亂壓長松成蓋偃,半凝奔瀑化泉懸。
道旁快聽山翁語,飛盡遺蝗定有年。
原畫題字:“山闕崔嵬,險要可據。積雪滿空,烽煙淨盡。河山一色,故題取耳。
註:古清流關,在今城郊鄉關山之巔,南唐時在此築有關寨,已毀,尚存古道。
清流瑞雪清流瑞雪
4.2 詳細介紹
景區位於南譙區珠龍鎮和西澗街道辦事處交界處的關山中段。因南唐時地屬清流縣,又北望清流河上游,故名。因地處關山,關有圈洞,故又名“關山洞”。
關洞拱形,深10餘丈,用石條、青磚、糯米汁建成。孔長30米、高5 米、寬7米。關洞東西門額刻有“古清流關”、“金陵鎖鑰”。清流關始置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初年(937-943年),烈祖李昪為“以御北師”( 北方的後晉、後漢、後周等國)而建。清流關削壁峭立,下臨深澗,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九省通衢”、“金陵鎖鑰”。
據史志記載,清流關置關以後,曾發生過許多重大的戰爭。其中最有歷史意義的是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後周殿前都虞侯趙匡胤率部“倍道奇襲清流關”,生擒姚鳳、皇甫暉,一舉擊潰南唐守軍1.5萬人(一說15萬人)。生擒將領皇甫暉和姚鳳。
清流關初建時僅有隘道、關口,宋代以後陸續擴建,增建了關圈、閣樓。明代以後成為南北交通要塞,被譽為“九省通衢”。明崇禎八年(1635年)十二月,總理五省軍務盧象升與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在清流關展開血戰,河水為之赤。清代末年津浦鐵路通軌,清流關淪為偏僻山路,建築漸漸殘損。
修建於明代以前的古道現存長約3公里、寬4.5米,全為青石鋪墊。道中遺留寬5厘米、深3厘米的車轍痕,清晰可見。關樓附近原有關山寺、關帝廟、包公祠、娘娘殿、無梁殿、練兵場、中軍帳、營房;西有馬號、滴水庵、藏經樓、胡天官祠等建築群。清流關歷經千年滄桑,一切建築均遭嚴重毀壞,今僅存半壁關洞、上馬石、下馬石、試劍石、古井等。
早在20世紀80年代,清流關就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登關一望,群山逶迤,峭壁削之,仍不失當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漫步在古驛道上,發思古之幽情,遙想當年古戰場上金戈鐵馬、旌旗蔽日、河水為之赤的慘烈,不禁為之動容。
到了冬季,漫山遍嶺飛雪如柳絮當空舞,吟誦著歐陽修“清流關前一尺雪,鳥飛不渡人行絕”的詩句,觀賞“清流瑞雪”之佳景是多么令人神往。

花山簇錦

5.1古詩
尹夢璧原詩:
花山簇錦花山簇錦
山山花發滿叢圍,霽後郊行歷翠微。
匝影自成苔面錦,殘英吹墮酒邊衣。
千林樹艷逢僧語,半日身閒與世違。
試問天香幾零落,春來依舊長芳菲。
原畫題字云:“此發滁祖山也。層巒疊岫,望如簇錦。”
5.2 詳細介紹
花山在南譙區花山鄉境內,離滁城約20公里。尹夢璧原畫題詞云:“此發滁祖山也。層巒疊岫,望如簇錦。
景區位於南譙區施集鎮花山村與豐山村交界處,在滁城西南19.5公里。在豐山村境內有一彩雲洞(花山洞)。據當地村民傳說,很久以前,這裡有很多洞穴,洞洞相通,居住著兩條惡龍,經常搶吃民間小兒。村里人哭兒呼女,悽慘之聲驚天動地。恰逢玉皇大帝在南天門觀賞天女散花,聞知後勃然大怒,派天女前去鎮惡。天女將鮮花變作山頭,堵住洞穴,鎮住了惡龍。春天來臨,群山開遍山花,爭奇鬥豔,這就是“花山簇錦”的由來。如今山中尚有一個洞,據說是玉帝派來監視惡龍的天神所居,來去彩雲飄飄,故名彩雲洞。傳說並不可信。杭海著《滁州鄉土志》說:“花山在小西鄉石城邊保,排列數峰,有如列萼。”山峰猶如花萼排列才形如簇錦。
1985年,原縣級滁州市政府顧問時霞雲帶領有關人士前往探洞,攜帶繩索、手電筒、乾糧等入洞探察,歷盡辛苦。據余炳華先生在《兩探花山洞》一文中記述:“洞內共分為五層,層與層之間坡度約為25度。從洞口至第五層的盡頭約有1500米,每層分界地段都是陡壁,垂直高度不等。在第三層有兩個岔道各成一洞,奇的是洞內有形態各異的鐘乳石,似“壽星捧桃”、“大肚佛”、“擎天柱”、“寶塔”、“白雪山峰”、“美女迎賓”、“蛟龍戲水”等。
原滁州市政府曾撥款整修彩雲洞。1987年“琅琊山森林公園建築規劃”第一期建設六個風景區,其中就有彩雲洞。後來因故未能實行,倒是曾有民營企業家來此開發過。2004年的一天,雨後初晴,琅琊區政協副主席徐茵和幾個朋友氣喘吁吁地爬上山頂,發現洞口很小,洞裡卻很大,一片漆黑,需藉助礦燈和手電的光線摸索前行,洞內的鐘乳石很美麗。
今日花山風景如畫,遍山的林木翠竹,鬱鬱蔥蔥。登其主峰,仍望如簇錦。

重熙洞天

6.1 古詩
尹夢璧原詩:
誰劈滁山山室空?山中怪玉幻玲瓏。
望窮真境何人到?步入靈源有路通。
仙客歸眠宵霧濕,野僧起曝曙曦紅。
緣知此地堪招隱,不用攜藤訪八公。
重熙洞的洞口重熙洞的洞口
6.2 詳細介紹
重熙洞在滁州市開發區鳳凰辦事處陳橋村雞爪山北腹,距離滁城約五公里之遙。明代嘉靖丙寅年間(1566年),太僕寺卿盛汝謙偕郡人孟津在雞爪山發現此洞,見洞頂有熙陽射入,宛如另有一重天,因命名為重熙洞。民國《琅琊山志》記載崇禎丙子年(1636年)滁人避寇於此,普救萬眾之數。故又名普救洞。 明人肖崇業在《游重熙洞龍蟠琅琊記》中曾對洞內有這樣的描述,“上有天窗閉啟,吐日吸月,容光掩映,萬形可辨,怪石玲瓏,紋肖刻畫”。當時遊人眾多,踏山成徑。清代以後,其洞半淤,洞口為山石所堵。如今,重熙洞經多次挖掘後的洞口寬敞高大,可容二人並排同時進入。洞口石壁上“萬曆丁丑仲夏省祭官邵富督工重建”的石刻依然清晰。進洞十餘步,可見洞頂有一竅天然空隙,自洞內可看到天空的景觀,別有情趣,明人稱“一竅天”名不虛傳。惜“怪石玲瓏紋肖刻畫”的景象已不復見。

西澗春潮

7.1 古詩
原詩:
東風吹雨過城頭,灑落千山水駛流。
百鳥乍驚迷古渡,青蒲微露失芳洲。
怪看潮勢思強弩,喜聽濤聲欲泛舟。
撫景漫追韋刺史,尋詩長伴道人游。
原畫題字:“澗水穿城,滁之得名本此,以朝滿而夕除故也。百姓喜見其盈,韋公作詩以志焉。” 
註:此澗源頭在滁州西二里烏兔(土)河畔,流經滁城,因韋應物題詩而名聞遐邇。1958年建城西水庫後,西澗源頭被淹沒。2009年,城西水庫恢復“西澗”之名。
西澗春潮西澗春潮
7.2 詳細介紹
該景題詞說“滁之得名,本此以朝滿而夕除故也”並不屬實,“滁州”名隋代即有,顯然尹夢璧失考。詩中的韋刺史即著名詩人韋應物。唐建中四年(783年),韋應物出任滁州刺史,寫了一首絕句《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膾炙人口的詩句廣為流傳,使西澗至今名聲在外。外地人來滁州,常問西澗在何處。據清光緒年間《滁州志》記載,西澗本屬小沙河,西部山區匯集的水自西向東合金家橋下之水為烏土(兔)河,東入上水關,過廣惠橋(西橋)、通濟橋(南橋)、三元橋(文德橋)穿城而過,出下水關入清流河。因其主河道在滁州城西,故名西澗。
宋代以後州人依據《滁州西澗》詩意,在澗邊建有野渡庵、野渡橋、幽草亭。清代康熙年間,著名詩人王士禎經此曾賦《西澗》詩:“西澗蕭蕭數騎過,韋公詩句奈愁何?黃鸝喚客且須住,野渡庵前風雨多”。(《精華集·卷10》)根據有關方誌記載,野渡庵在民國時期尚存,毀於侵華日寇之手。野渡橋、幽草亭久已無存。
1958年修建城西水庫(西澗湖),將西澗大部分淹去,如今只存水庫大閘至上水關(滁州中學後院圍牆處)一段水面,仍依稀可見舊時影子。城西水庫於1965年竣工受益,控制流域面積為168平方公里,總庫容量8525萬立方米。碧波粼粼,水天一色,山水影映,美不勝收。韋應物筆下的西澗正在為滁州人民造福,登大堤在湖光山色中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心曠神怡。乘小舟探尋上、下水關的古幽,誰說這裡不是滁州新的一景呢?
2012年大滁城建設,拆遷了上水關一帶的民房,即將修復上水關。

龍蟠疊翠

8.1 古詩
原詩:
琅琊南望郁嵯峨,山似驚虬轉顧多。
積翠遠從天上出,飛泉暗入井中過。
洞門月偃千秋桂,石壁風蟠百尺蘿。
久厭塵寰思昔靜,老僧先巳入雲阿。
原畫題字:“勢若蟠龍,蜿蜒周匝,中懷蛛山,形象取焉。古剎毀而再建,石洞掩映,喬柯形勝,推此為奇。
8.2 詳細介紹
龍蟠疊翠之景位於滁城西南7公里左右的琅琊山林場境內,滁花公路煤炭口南側數百米遠的山窪處。景區內原有龍蟠寺、偃月洞、靈芝井等,山巒夾峙,岩石聳立,林木茂密,郁郁青青,灌木叢生,野花繁盛,故稱“龍蟠疊翠”。 龍蟠寺亦名廣福禪寺,又名壽聖寺,寺僧吳廣建於北宋元佑年間,八年而成,規模宏大,“費錢千萬”。據滁州文物志記載:“1985年時,遺址尚有直徑60厘米的楹底石墩十數,自南向北,屋基為5層,共進深130米,東西寬80米”。當我們來到這裡的時候,已是瓦礫遍地,僅餘一階梯形石礎。再尋找靈芝井(宋人張希尹鑿於1088年,仰泉湧出,因產靈芝而名,龍蟠寺眾僧皆賴此井水為食用),也早已崩塞,唯有一凹可辨。偃月洞在龍蟠寺遺址北數十步,洞門已毀不可尋,只見一片怪石屹立林間,形態各異,石間有洞,洞與洞似乎相通。洞周圍有宋代摩崖石刻多處,宋紹聖四年(1097年)知州曾肇(曾鞏的弟弟)的題洞名刻岩已字跡模糊。另有寬40厘米、高50厘米的一塊宋代摩崖石刻,上書“蔡延慶、韋驤、沈銖,元豐庚申(1080年)孟夏十七日游”。雖經千年風雨仍字跡清晰,殊為珍貴。然漫山林木茂密蒼翠,“森森萬丈凌蒼穹,怪石壘壘若蹲虎,古柏屈曲如蟠龍,林鳥自啼花自落”,仍不失為一佳景之處。

菱溪夜雨

9.1 古詩
原詩:
瀕滁古溪煙水深,黑雲瀉雨聲沉沉。
荇帶縱橫菱葉亂,中流怪石成蛟吟。
船窗燈火青欲滅,枕邊流水鳴孤琴。
漾波咽潺援,壓草啼蕭森。
客愁竹枝怨,我調疇知音。
打蓬催作菱溪吟,暗如巫峽慘澹蕭湘陰。
原畫題字:“在州東五里,宋劉金將軍宅處。此日與父老行溪上,游魚夜出,弄津水面,作霖雨之聲。” 
9.2 詳細介紹
景區在今琅琊區揚子街道辦事處菱溪村。菱溪原名荇溪,因五代時避吳王楊行密諱改為菱溪。據清康熙《滁州志》載,“菱溪塘在州東七里,周一百三十丈”。菱溪原為清流河東側的一條自北向南流入清流河的小溪,溪已廢,今只存一池塘,稱菱溪塘。吳王楊行密部將滁州刺史劉金的宅院就在菱溪塘邊,家藏六塊奇石。後子孫淪落,奇石被棄之溪邊,其中四塊被識者取走,另有一塊“差小而尤奇,亦藏於白塔朱氏”,獨有一塊最大“偃然僵臥於溪側”。歐陽修知滁時,多次前去觀看,視為珍玩,認為此物應當讓百姓都來觀賞。特用三條牛駕車把大小兩塊菱溪石運到豐樂亭,立於南北兩側,與“朱欄綠竹相映掩,供遊人歲時嬉遊”。還特地作了《菱溪石記》文和《菱溪大石》詩以顯其勝。大的菱溪石在清光緒年間被移於醉翁亭院內。小的菱溪石民國時期“在明倫堂院中,以其形似魁星,故謂之魁星石”。古老的菱溪湖畔已經新建了菱溪湖公園,美景勝過當年。

石瀨飛瓊

10.1 古詩
原詩:
迢迢赤湖深,泠泠下岩谷。
聚作潺湲聲,九天噴白玉。
怪石如蹲彪,摩牙尚潛伏。
浪花千尺飛,奔雷撼地軸。
既洗聽者耳,復豁觀者目。
予心矢如冰,平生澹何欲?
唾之非咄泉,聊以祛吾俗。
何時化靈雨?潤彼千畝綠。
原畫題字:“澗底石磧嵯峨,流泉湍激,濺起瓊珠,飛騰數丈,觀者奇之。”
10.2 詳細介紹
詩中“赤湖”即赤湖鋪,其名源自南梁時在此建置的“赤湖縣”。石瀨澗在西澗街道辦事處關山村赤湖組境內,距滁州城約7.5公里,源自如今花山的北面,經九蓮峰、螞蟻山南,過官莊東仙橋入赤湖。據清康熙年間《滁州志·卷十九》載:“石瀨澗在赤湖鋪之北,石生水底,嵯峨突兀,連亘數十丈,水流其間,縈紆迴復,每春夏泛漲,水石相激,澎湃有聲,波瀾眩轉,觀者忘倦,為州之異景。”“飛瓊”即水激石澗而形成的急流,如濺飛的瓊珠,是一大奇觀。石瀨澗邊還有一“飛泉勝概亭”,至光緒年間,便“已久廢”。1958年,滁州修築城西水庫,石瀨澗淹入城西水庫之中。尹夢璧當年的夢想“何時化靈雨,潤彼千畝綠?”已經成為美好現實。城西水庫的碧波滋潤著萬頃良田。

柏子靈湫

11.1 古詩
原詩:
風吹老柏作龍呼,龍去潭空想壯圖。
萬壑生雲從駐輦,九霄摩隼避開弧。
群夸頌獵鐫靈壁,幾欲攀髯泣鼎湖。
今古泠泠一泓水,可能飛雨慰來蘇。
原畫題字:“水有龍斯靈。潭為漢時采銅而鑿。宋太祖濯纓潭濱,乃有龍瑞:建祠祀之。明太祖禱雨輒應,敕祀不絕,今踵行之。
11.2 詳細介紹
柏子靈湫又稱柏子龍潭,是漢代人采銅留下的礦坑,潭中水呈深黑色,給人神秘莫測的感覺。該景區在離滁城三里的豐山東南,今天的龍池街龍潭。“潭在深谷底,延袤畝余”。現已淤塞,四周建築了許多民房。但潭邊的地形、地貌和高台仍依稀可辨當年的情景,當地人稱為“馬娘娘梳妝檯”。2012年在大滁城建設中拆遷,市政府準備新建為公園。
柏子潭側有“柏子龍潭廟”,又名“五龍君祠”,是宋代乾德四年(966年)知州高保緒建,祠中繪有五龍像。從宋代至民國,每年六月初六,滁人都前往祭祀,絡繹不絕。歐陽修知滁時,曾作《柏子坑賽龍》記其勝景:“明朝老農拜潭側,鼓聲坎坎鳴山隅。”
柏子潭東側有馬神廟、時若亭;南側有繹思亭、甘霖亭;西北側有龍王廟、雙燕洞、呂公泉,均久已廢圮。
“明太祖禱雨輒應”是指元代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率義軍駐紮滁州,正值大旱,朱元璋親挽雕弓,向潭中射箭三支,祭禱“神龍”請三日後雨,至時果然大雨,聖衷大悅。明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遣秦府右傅文厚吉以御撰文《至柏子潭前致祭》,九年“敕有司建祠”,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朱元璋再次下詔,在柏子潭前建亭,亭內安放御製的“柏子潭神龍效靈碑”,十九年疏浚龍潭,在潭周圍建樓,極其壯麗。
明洪武八年(1375年)12月,大學士宋濂游琅琊山,曾在遊記中形容潭水“色正深黑”。到清康熙年間,“潭上之樓久廢,止存遺址及龍王廟三楹。”(康熙《滁州志·卷十八》)1936年4月,著名散文家方令孺女士偕徐悲鴻、盛成等一道游琅琊山,猶見“龍潭在一塊低洼的大壑里,裡面有方形的牆基,象一座廢墟的四方城。潭底地更低,從前這裡有一潭黑水,現在(1936年)只西北角一灣清水了。現潭上樓已廢,只剩石礎十六,潭中石柱四根。石柱極宏壯。每柱共四節,乃鑿石為十六角,大方形堆疊而成”。由方令孺的記述不難看出,往昔“柏子靈湫”周圍建築的宏偉壯觀。

譙樓大觀

12.1 古詩
原詩:
高樓上與碧霄連,坐鎮譙南半壁天。
抱檻江淮雄輔甸,捲簾風雨散齊煙。
角聲忽壯愁中調,龍氣猶存戰後田。
時事關心催作賦,長安遙在五雲邊。
12.2 詳細介紹
景區在滁城內滁州中學至西橋一帶。杭海《滁州鄉土志》說:“贊皇樓在舊日州治後,其下有統軍池,偏東有大觀樓,地勢甚高,可為登眺之所。”州治即州衙,在滁州中學。明萬曆《滁陽志》有州衙圖,中有大觀樓。該樓先為譙樓,後名大觀,登斯樓遠眺琅琊山,近觀幽幽碧水、三塔峙雲。遠景如圖,近景似畫,故曰譙樓大觀。可惜此樓於清代晚期損毀。
清康熙《滁州志·卷十九》記載:“在州儀門之外,東去三十餘步,舊名皆春。元至元五年(1268年),郡守劉淇重建。棲鼓角壺漏於上,改為譙樓。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郡守趙大綱創拓之,改名大觀樓。國朝康熙九年地震,樓欹將圮,郡守余國木普重建”。
為何此樓叫做大觀?古人把景物美盛稱為大觀,如《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故全椒文人戚賢在《建大觀樓記》中說“夫以一隅而欲觀萬方,以一身而欲視萬民,以一時而欲觀萬世。”康熙八年(1669年)州守余國木普撰《重修大觀樓記》,亦曰“大觀樓建於前守趙公,迄今百年,鞠為茂草,址將滅焉。今上御極十有二年,重修樓,始告成。峙者益高,流者益深。內城外池,溝恤塗陌,皎如圖畫。其視琅琊、龍潭、醉翁、豐樂,晴雨煙雲,如在几案”。雍正七年(1729年)郡守萬士良重修時,也撰有《重修大觀樓記》,並“復以己意額其東翼曰‘梧岡鳳翽’,西翼曰‘雄峙豐山’。”“落成之時,州人鹹賀堂下,肆宴數十,舉酒為壽。”“時集者數千人,蔽街塡巷,歡歌竟日,遠近相望,皆嘖嘖稱數十年所未有。”
大觀樓建築雄偉,登樓可遠眺全城。全椒知縣藍學鑒詩云:“大觀樓上正環山,鐘鼓新晴竟日閒。眺望不知城郭內,登臨都在畫圖間。琴彈衙散唯吟詠,鶴放公餘自往還。最喜歐亭時入望,琅琊空翠染芝顏。”
清代人張羽登大觀樓遠眺,有詩:“城勢平浮三塔出,山形遙送二亭來。”滁城舊有三塔:大聖寺塔、大聖塔和文峰塔。明萬曆《滁陽志·卷十·官師表》記載:“大聖塔二,一在南門外二百步,一在乾明寺西偏”。大聖寺塔因位於大聖寺內而得名。大聖寺位於在“南門外兩百步”的南小村(街)。大聖塔座落“在乾明寺西偏”,今南橋的北面,基督教堂的西北面。20世紀50年代這兩座塔被拆除。第三座塔是文峰塔,位於今國際大酒店西側。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滁州知州丁士奇建,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被“造反派”開拖拉機用鋼索繩拉倒。
到了清代,滁州城的人口逐漸增多,街市逐漸繁華,城市建設向東擴建。首先跨越大東門和下水關,老東關就就在這個時期開始建設。今文德橋和五拱橋一帶形成了新的景點。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年),州守余國木普修《滁州志》,命郡癢生陳偉烈“更圖於首”。陳偉烈在尹夢璧“明代十二景”的基礎上,去掉“重熙洞天”和“譙樓大觀”,加上“鳳閣朝曦”、“東郊桃浪”二景,形成新的“滁州十二景”。
新增清代二景:“鳳閣朝曦”、“東郊桃浪”:
陳偉烈作有《南譙形勝圖》,載於康熙《滁州志》,其中“鳳閣朝曦”圖中題字曰:“《禹貢》記山川物產,而不及人材,人材由上所教,下所化也。崇閣掩映,黌宮勃興文。瑞日斯升,兩川斯至,上下其交,勉夫。”根據圖中所示,該景區在三元橋(今文德橋)一帶。橋北面有三元宮,三元宮的西側有泮宮(學宮)。橋南面有文峰塔和起鳳閣。載於康熙《滁州續志》的《清還起鳳閣瞻田碑記》中這樣記載:“泮之東有橋曰三元,為下沙鍵也。逾橋而稍南則有起鳳閣,矗起霄漢間,尤為黌宮重鎮。”可惜文峰塔、起鳳閣、學宮都已無存,唯有文德橋和下水關依然臨於小沙河之上。
陳偉烈在“東郊桃浪”圖中題字:“東郭河流如帶,乃西北河流之所匯也。桃始華時,積雨漲為澤國。惟惜其盈之易,而逝者疾耳。” 根據圖中所示,該景位於五川橋(今五拱橋)以西一帶。
五川橋古名清流橋,唐代以後稱滁和橋。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年)重修,又名永樂橋。宋代劉得恕、明代陳璉、石璽都寫有記。康熙十年(1671年)二月,郡人金鐸倡議捐款重修該橋。《滁州市志·第三十三章·宗教》記載:“這個時期的道觀還有五拱橋西的東嶽行宮。”圖中所標識的“東行廟”應該就是東嶽行宮。 圖中還有兩座塔,一座是大聖塔,一座是文峰塔,均在滁城內。古代沒有高樓,故於五川橋處也能看到城內的高塔。該景區圖中所示的建築基本無存,唯有五川橋依然臨於清流河上。
由於尹夢璧的詩畫碑鑲嵌在豐樂亭院內保豐堂的內壁,影響較大,故而滁人習慣上仍然稱為滁州明代十二景。通過明、清滁州十二景尋蹤,讓人深深感受到滁州歷史文化的厚重。儘管隨著時光的推移,“十二景”都已發生諸多變化,“大滁城”的建設和發展,給舊時景色增添了時代新意,更相信今人定能創造出更多的“十二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