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下村(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溪下鄉溪下村)

溪下村(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溪下鄉溪下村)

溪下村位於永嘉西北部,東與潘坑鄉相鄰,南與大岙鄉交界,西與陳坑村交界,北於羅垟村相鄰。該村總人口有138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溪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東南
  • 電話區號:0577
  • 郵政區碼: 325100
  • 地理位置:N28.04'10''91'''  E119.11'42''68'''
  • 面積:41085畝
  • 耕地面積:614畝
浙江溫州永嘉縣溪下村,福建福州閩侯縣荊溪鎮溪下村,

浙江溫州永嘉縣溪下村

我村交通比較便利。全村林地面積41085畝,耕地面積614畝,其中水田391畝,旱地223畝,果園面積370畝。2007年底總戶數493戶。
位於浙南的溪下村風景秀麗。景色迷人。是理想的度假休閒的好去處。溪下村因地勢而得名。村位於兩條小溪的交匯處。溪水清澈見底。四面圍山。依山傍水。
據《浙江古今地名詞典》一書稱,“溪下”這個地名,曾還有“梅溪”、“屺(音起,意為沒有草木的山)下”兩種叫法。如今在當地,除有一條路以“梅溪”命名、一個村以“梅溪”稱呼外,“屺下”一名在卻幾乎沒人提及。“屺下”與“溪下”在讀音上極為相近,是否二者有著一定的聯繫呢?
??“梅溪”一名的來歷,是因為貫穿溪下村(鄉政府所在地)的一條溪,其流經地形像梅花花瓣而得名。鄉名“溪下”的緣由,這裡的金姓房族的祖先,在唐朝時從金華後塘街一個叫溪下的地方遷徙至此,依山沿溪落腳繁衍。出於紀念之意而沿用老家的“溪下”來命名。這種說法在《浙江古今地名詞典》中得到了印證。

福建福州閩侯縣荊溪鎮溪下村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溪下村系閩侯縣荊溪鎮一個較小的村委會,東距福州市中心,西距縣城5公里,北靠雄偉秀麗的拜蛟(大佳)山,南臨閩江水。
村落與居民
溪下村總面積3.2平方公里,現全村人口715人,180戶,分成三個村民小組,一個自然村,農田250畝,魚塘210畝,園地90畝,林地480畝。
村風與村
貌溪下村有史以來長期居住著五大姓,即李、董、蘇、郭、胡。長期以來,人們以農為主,形成樸實、勤勞、熱情、善良中國式農民性格,大家和睦相處,連姻通婚,整個村各家姓之間形成親戚血緣關係,互助友愛尉然成風,解放初期村幹部蘇則慶曾是省級風雲人物,他帶領全體村民在全省率先進行土地改革,建立互助組、合作社,帶領村民走社會主義道路,多次評為省勞動模範。
歷史人文
溪下村原名四十九都龍溪境,舊屬福州府侯官縣管轄。村地勢象頭巨大的臥牛,從前,牛肚上長蒼松翠柏,牛尾路旁長滿綠竹,它們在風中搖擺、蠕動,從山頂往下看,就象一頭活生生的巨牛。牛屁股後的兩個牛尿墩至今還在,傳為村風水寶地。
溪下村最多人口的李姓始祖李長生是明末戰亂自河南入閩,定居溪下村,繁衍生息;蘇家始祖是四川峨嵋山蘇東坡後裔,也是從明朝戰亂中入閩定居溪下村繁衍生息;董家始祖是由浪岐島嶼遷入溪下村;胡家始祖是由大湖鄉雪峰遷入溪下村。
建築景觀
溪下村北部曾橫穿一條古官道,全部用一米多長50厘米多寬的石板鋪成,東接桐口村至福州城,西連關源、大湖、古田至蘇杭、沿途多有供馬飲食的石槽和下馬石幡,是舊時秀才、舉人進京科考的官道,官道兩旁是繁華的街道,還保留完整的官道帝玄帝廟,據說當時進京科考秀才進香拜佛祈禱好運能中舉(故也稱狀元廟),至今此廟香火不斷。
如今村落中還有楊公廟、臨水宮、齊天府、玄帝廟幾經修復,古香古色,非常壯麗、美觀,它們已成為村民元宵燈會、看戲娛樂的公共活動場所。
物產經濟
過去,溪下村民以農為主,終年辛勤耕耘在這塊土地上,種水稻、種地瓜、養魚、種蔬菜、種龍眼、橄欖是他們的生活來源。改革開放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第三產業,引進大項目落戶,福州永錠鑄造廠、福州必興工藝廠、華盛塑膠製品廠、膠合板廠已落戶我村,富裕勞力逐漸向二、三產業轉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