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安邑村

該行政村隸屬 洱源縣喬後鎮,距鎮政府所在地5.00 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轄登乾坪 、段家村、龍門澗等8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375 戶,有鄉村人口1476 人,其中農業人口 1476 人,勞動力 82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55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源安邑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鄉村人口:1476 人
  • 海拔:1,820.00 米
村情概況,基礎設施,自然資源,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文化教育,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占14.47 平方公里,海拔1,820.00 米,年平均氣溫 25.00 ℃,年降水量 1,100.00 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650.00 畝,人均耕地 1.1 畝,林地 14,007.0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437.0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82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377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377戶通電,有29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50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7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0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5.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35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3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3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50.00畝(其中:田1350.00畝,地300.00畝),人均耕地1.12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400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339.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9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1733.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12.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0.00萬元,畜牧業收入151.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774頭,肉牛351頭,肉羊1943頭); 林業收入58.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20.00萬元, 工資性收入6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0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1人 ,在省內務工52人,到省外務工3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農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5.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無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農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77戶,共鄉村人口1485人,其中男性752人,女性733人。其中農業人口1485人,勞動力82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8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33.9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7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15.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源安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喬後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00公里,距離中學5.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12人,中學生87人。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35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3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3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一部分民眾思想解放不夠,開拓創新意識不強,經濟社會發展滯後,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產業化程度低,農業對自然氣候的依賴較大,科技對地方經濟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沒有充分發揮,農民增收渠道少,工業發展水平低,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步伐遲緩,經濟總量少,經濟實力弱,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門路少,農民增收難。社會利益多元化,統籌多方利益的難度大,農村審議剩餘勞動力轉移緩慢,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壓力大、面廣,工作成效低。。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打基礎、穩糧煙、上林果、興畜牧、創企業、保生態、創和諧、奔小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廣科技措施,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烤菸、大蒜、種泡核桃,板粟、梅子、花椒、蘭花、花材與特色經濟,加快畜牧業發展,以牛、羊、豬、乳牛的飼養,家禽的飼養,加快第三產業,大力發展飲食業,服務業和運輸業。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挖掘潛力,開放資源,向外宣傳,招商引資,對適宜的荒山荒坡進行規劃,創辦綠色生態企業,開發江坪地惠江邊溫泉資源,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