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戰役紀念碑園

湘江戰役紀念碑園

湘江戰役紀念碑園,是在著名作家巍巍和聶榮臻元帥的建議之下並經過國務院批准而修建的。湘江戰役紀念碑園的建成,撫慰了烈士英靈和教育了革命後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湘江戰役紀念碑園
  • 地理位置:興安縣城西南1公里的獅子山
  • 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
  • 著名景點:大型群雕、主碑、紀念館
湘江戰役紀念碑園,發展歷程,

湘江戰役紀念碑園

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座落於興安縣城西南1公里的獅子山,占地8萬平方米,由大型群雕、主碑、紀念館組成。
群雕為灰白花崗岩雕鑿,長46米,高11米,由四個巨型頭像和五組浮雕組成,為全國革命理紀念碑園之最,它藝術地再現了當年紅軍突破國民黨第四道封鎖線的壯烈情景;主碑高34米,聳立於獅子山頂,上部為三支直插籃天的步槍造型,象徵著、“槍桿子裡出政權”的真理,下部為圓拱型碑亭。
主碑和群雕由一線四折共201級的大型台階連線,陡峭的台階寓意著中央紅軍突破湘江封鎖線的曲折過程。
紀念館位於獅子山北山腳,館內陳列著湘江戰役軍事模型圖,紅軍長征過廣西路線示意圖及中央領導人的題詞。

發展歷程

1996年6月,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及解放軍總政治部共同確定碑園為“全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將其列為首批“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成為全國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旅遊觀光區。1934年10月,中央紅軍8萬多人撤離中央蘇區,連續突破敵人三道封鎖線後,於11月下旬進抵湘桂邊境。這時,蔣介石調集30萬大軍在湘江以東地區(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一帶)布下了號稱“鐵三角”的第四道封鎖線,試圖將中央紅軍全殲在此。面對生死存亡的危境,紅軍將士浴血奮戰7晝夜,以折損過半的慘重代價分別由興安縣的界首、全州縣的大坪、鳳凰咀等主要渡江點突破湘江。之後,中央紅軍一、二縱隊在其他軍團的繼續掩護下,進入興安縣華江鄉和金石鄉,艱難翻越紅軍長征以來的第一高峰——老山界,爾後向雲貴川挺進。
湘江戰役紀念碑園湘江戰役紀念碑園
沒有紅軍突破湘江的成功,就不會有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以及爬雪山、過草地這些氣吞山河、可歌可泣的革命歷程,乃至共和國的建立。
1984年,著名隨軍老作家魏巍重走紅軍長征路時,來到界首光華鋪紅軍烈士墓前,心潮澎湃,禁不住老淚橫流。回到北京後,老作家與聶榮臻元帥共同向國務院建議修建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以撫慰烈士英魂和教育革命後代,界首渡口便成為紅軍突破國民黨第四道封鎖線的重要標誌。
湘江戰役紀念碑文湘江戰役紀念碑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