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私立廣湘初級中學

湖南私立廣湘初級中學

湖南廣湘私立初級中學是在1924年2月建立的私立學校,後升為湖南省重點高中後,於2013年5月24日耒陽二中和金華國小攜手重新建立的初級中學。首任校長由湖南省示範性高中耒陽市第一中學原校長唐裔擔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私立廣湘初級中學
  • 英文名:GuangXiangZhongXue
  • 簡稱:廣湘中學
  • 校訓:德能兼修,己物相融
  • 創辦時間:1924年2月
  • 所屬地區:中國湖南衡陽市耒陽市
  • 類別:私立
  • 學校類型:綜合
  • 學校屬性:初級中學
  • 現任校長:李佐武
  • 中興:創業維艱,中興更難
歷史,校址,校歌,辦學宗旨,辦學特色,課程設定,學校管理,出色人物,

歷史

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革命人士和進步的知識分子極力倡導教育普及。一時,公立學校增加,私立學校四處湧現。當時湘南二十四縣,唯衡陽建公私立中等學校六所,故每年從湘南來衡陽考生大半不能錄取,尤以耒陽籍眾。時有衡、耒教育界有志之士和名流賢達蔣育寰(又名蔣克誠)、陳斗寅(又名陳簡青)、李濟藩(又名李芷芬)、谷巨山、殷大伯、陳懷虞、李壽村、蔡雁秋、曹堯飲、吳仲祁等20餘人奔走呼籲籌建學校。1924年1月組織廣湘中學董事會,租衡陽江東岸竹山廟為校址,選舉蔣育寰為校長,即呈湖南省教育司批准開辦。2月正式開學,招收國中新生1個班。10月7日(現定此日為校誕節)省教育司核准立案。
1925年冬購丁宅1所改造為教室、宿舍。1926年7月校董事會便選舉谷巨山為校長。1929年7月購黃姓地建築新教學樓。1929年7月,校董事常會決定聘請羅樹甲(字衡平)擔任校長。其時任國民軍第十九師五十五旅旅長兼衡陽警備司令,因軍務在身,學校仍由谷巨山主事。1931年4月,呈報省教育廳轉呈中央教育部令準立案。1932年1月購楊宅改建為禮堂、食堂、廚房、寢室。至此,能容納6-8個班,300-500名學生,學校初具規模。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學校於1938年春遷至耒陽新市街,分憑紫雲峰、祖師殿和倪家、廖家祠堂四處為校址,以紫雲峰為校本部,繼續堅持上課。期間,衡、耒校董分歧,遂成兩派。1940年上期放假前,“耒陽派”董事商量決定,著李壽村董事用學租在他家鄉零洲坪(現耒陽市灶市街辦事處零洲村十九組)租賃地皮構築茅茨房屋11棟,架木板為課桌,劈竹片攤連鋪,建成臨時學校。此時一校兩分,廣湘中學處於分崩離析的危難時刻。校長羅樹甲委谷巨山為新市主事,陳斗寅為零洲主事,各執其事。不久,羅校長呈省教育廳立案,定零洲為總校,新市為分校。是年8月底,零洲總校按時開學,入校新老學生達500餘人。11月16日夜,零洲總校遭壞人縱火焚毀。陳主事與教師陳懷虞赴耒陽公平圩雲山寺與方丈商談租用寺宇辦學,寺僧應允。 1941年3月,陳斗寅因故辭職,由王建中任主事。後經校長羅樹甲校長等反覆調解協商,1942年下期,新市分校合入雲山寺總校,廣湘中學重歸統一。1944年6月,日軍犯湘,耒陽淪陷,學校停辦。1945年春羅樹甲病故,6月校董事常會選舉伍逸筠為校長。是年9月15日,犯耒日軍投降,耒陽光復。校長伍逸筠經耒陽縣府同意,借城關南門外九眼塘省立中正醫院院址(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前身)和壽福殿一部分房屋為校址,10月遷入,因陋就簡,組織復學。廣湘中學遷至中正醫院和壽福殿以後,經校董事常會討論決定,呈報上峰批准撥中正醫院全部為學校永久校址。從此,廣湘中學校址奠定。1946年7月,伍逸筠辭去校長職務,選舉陳斗寅為校長。是年,學校將中正醫院及中正醫院與壽福殿之間的地皮和16棟私房全部購買。1947年1月,陳斗寅校長辭職,再選伍逸筠為校長。這年連建教室16間,辦公室、圖書館各1所,教職員住宅2棟。次年春又購右側荒地16畝,闢為體育場,同年冬在壽福殿北面再購地3畝多,建為禮堂,也作藝術館、雨操場,學校規模空前擴大。1947年上期至1949年上期,學校常有9-10個班,/600-700在校學生,教職員30人左右。
1949年10月7日耒陽解放,耒陽縣人民政府即委派廖德壁接任廣湘中學校長。1952年9月,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廣湘中學為公立,從此,湖南私立廣湘初級中學更名為湖南省耒陽第二初級中學。
廣湘中學的28年間,共招收國中新生77個班,計3955人,畢業70個班,計3022人。

校址

1924年1月—1938年3月 衡陽江東岸竹山廟
1938年4月—1942年8月 耒陽新市街紫雲峰
1940年8月—1940年11月 耒陽灶市零洲坪
1940年12月—1945年8月 耒陽公平雲山寺
1945年10月—1952年8月 耒陽城南九眼塘
2013年5月24日—現在 耒陽市107國道旁
註:湖南私立廣湘初級中學於1940年8月—1942年上期設兩個分部,分別以新市街、零洲坪(後遷雲山寺)為校址。1942年下期,新市分部併入雲山寺分部。

校歌

鹿峰日出,蔡池月映,這裡毓天地靈氣,耀歷史榮光;鹿峰日出,蔡池月映,是我們嚮往的地方。啊,心繫祖國,意氣昂揚;繪花季風采,譜時代華章。啊,我們沐浴著春風春雨,蓬勃向上;今朝桃李爭妍,明日,我們是祖國的棟樑。
竹山源遠,廣湘流長,這裡啟智慧門扉,入知識殿堂;竹山源遠,廣湘流長,是我們成長的地方。啊,全面發展,學友所長;肩社會重任,鑄人生輝煌。啊,我們沐浴著春風春雨,蓬勃向上;今朝桃李爭妍,明日,我們是祖國的棟樑。
(2004年,學校教師李選科、曹柱強作詞,著名音樂教育家李剛先生作曲)

辦學宗旨

1926年7月,學校第二任校長谷巨山在《廣湘同學錄》的《序》中明確地提出“不進德,不足以言修業;不成物,不可以為成已;不有糾糾(赳赳)昂昂之體魄,不能以赴巍巍赫赫之事功。”並囑咐:“凡吾同學之敬業樂群者,尤不可不加意也。”廣湘中學的辦學方針是德、智、體“三育”並舉,並把“德”置於首位。
1929年起,根據上峰指示,學校執行三民主義黨化教育,開設“黨義”課,厲行童子軍訓練,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為校訓。
1938年起,學校以“信仰三民主義”,“服從最高領袖”為訓育第一目標。
廣湘中學為人們政府接管後,即貫徹“教育為國家服務,學校向工農開門”的教育方針。學校提出了“教師為祖國而教,學生為祖國而學”的口號。

辦學特色

教學:廣湘時期教師的教學方法雖沿用傳統的“注入式”、“填鴨式”,但注重課內課外一起抓,除正式上課外,還擔負自習和課外研究的監導,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體育開展籃、排、足、乒等球類和田徑賽,堅持早操(冬季晨跑)和課外運動;生物種植蔬菜,培植花圃;工藝、勞作有竹工、木工、刺繡等內容。還定期舉行各科成績展覽。1946年省教育廳督導員來校視察,贊道:“各項成績展覽,洋洋大觀,男生竹工木工,女生刺繡,均有獨到之處。”
訓育:廣湘時期學校訓導處制訂了《學生獎懲條例》等各種規章制度,規定訓導的方式、方法與要求。其中,學生思想指導及考查的方法與要求是:操行導師制;小組討論、集中訓導與個別談話相結合;調查學生個性;家庭訪視;指導學生新聞記者有益書籍。學生日常生活訓練的要求是:簡單樸素,清潔整齊,迅速確實。訓育主任親自抓教育與管理,每月召開訓導會,進行總結。學校的訓導工作可謂嚴明有序。儘管校舍簡陋,但校園乾淨,內務整潔,學生不鬆懈,守紀律,尊敬師長,師生關係和諧,校紀校風良好,獲得省教育廳的好評。1946年省教育廳督導員來校視察時,恰逢學校22周年校慶,他參加校慶活動後,在視察報告中稱讚該校“童子軍服裝均甚整齊,服務亦甚熱心,話劇公演亦博得好評”。
學業:從學校創辦至1947年這段時間,對肄業班的成績考查辦法是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月考占30%,期考占40%。1948年起,成績考查的辦法更改為各科作業練習成績占總成績的20%,各科循環實驗成績占20%,期中、期末各舉行一次考試,其成績各占30%。對畢業班的畢業考試,1932年上期以前,由學校組織進行,凡各科均及格者,造具名冊及其成績報省教育廳備案,令準頒發畢業證書。有不及格科目者留級或自學,參加下屆畢業班復考,復考科目全及格者補發畢業證書。1932年5月,教育部訂頒《中、國小學生畢業會考暫行規程》。是年7月,廣湘中學應屆畢業生赴長沙參加全省首屆會考,以後每年1月和7月(或6月)兩次集中在衡陽舉行,至1944年上期止,共參加15屆傳教一。會考成績均及格者,學校造具名冊及其成績報省教育廳轉呈中央教育部,由教育部核令頒發畢業證書,其不及格者亦須下屆復考成績及格,方可補發畢業證書。1944年日寇犯湘後,會考終止。光復後,改為甄別考試,由縣組織,分校舉行,各科及格者及其成績仍報省教育廳和中央教育部備案,核准後頒發畢業證書。
活動:廣湘時期學校學生自治會組織和開展了各種活動,如發行各種刊物,出壁報班埋,舉行辯論會、遠足旅行、各種類球比賽,修築道路,開闢場地,還有歌詠隊、戲劇隊等;童子軍檢查清潔衛生,指揮交通,維持秩序,組織露營、營火會,開展各項樂捐等。
捐學:廣湘伊始校董們合資把學校開辦起來。之後,便廣泛開展募捐活動。到1930年5月27日止,僅耒陽即有李明遠(又名權之)、陳福林、陳宜谷、羅衡平等16人次捐資興學,共捐田租512.5石,光洋1800元。其中李明遠先生(三架鄉大塘李家人)於1929年上期自交私有田禾共152號計苗799碩、租286碩,折合國幣(光洋)10010元,捐助廣湘中學為常年經費。學校校長羅樹甲根據國民政府公布的《捐資興學褒獎條例》,將其事跡具文造表呈賚省教育廳轉呈教育部。教育部核令云:“呈件均悉,該公民李明遠熱心興學,慨捐巨資,良堪嘉尚,即具查明核轉前來,除登本部分報宣揚外,應準填發捐資興學一等獎狀一件,以昭激勸告,計附發李明遠捐資興學一等獎狀一件,仰即轉發。件存。此令。”陳福林等5人各捐田租40石或光洋1000元,獲捐資興興學四等獎;陳箴石等10人各捐田租20-27石或光洋800元,獲得捐資興學五等獎——均由省教育廳核發獎狀。至1938年春學校遷新市時,共有田租700餘石,每年收租谷1000餘石,孳息約80萬元(法幣)。這筆募捐的田租、光洋是學校可觀的辦學基金。
中興:創業維艱,中興更難。1949年10月耒陽解放。1950年上期成立新的廣湘中學董事會,耒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周達任董事長。校長廖德璧依靠學校進步力量,團結全校教職工,繼承廣湘辦學傳統,開展艱苦建校活動。師生日夜開荒,把學校東側的“義山”闢為生產基地,種菜養豬,減輕學生負擔;並把結餘的公雜學米、生產收入的大部和省文教廳的補助米1萬多斤投入基建,由師生幫工修建教室、大禮堂、圖書室等。中共衡陽地委副書記謝竹峰和專署教育科負責人多次來校視察,予以鼓勵。《新湖南報》1951年5月4日第二版報導了廣湘中學艱苦建校的事跡。
由於教學管理嚴,教師認真教,學生刻苦學,廣湘中學的教學質量可與湘南辦得最早,頗為有名的私立中學並駕齊驅,且有後來居上之勢。

課程設定

課程設定有公民、三民主義(1928年起改設“黨義”)、國文、數學、英文、生物、化學、物理、歷史、地理、生理衛生、體育、音樂、圖畫等課,有時還開設工藝、勞作、職業、套用文等。年級不同,課程設定也有多有少。學校使用統編教材。淪陷期間,書籍無從購買,教師便自己編印講義,按部頒各年級教學進度施教。
現課程有數學、英語、語文、生物(初一、初二)、地理(初一、初二)、物理(初二、初三)、化學(初三)、歷史、政治、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

學校管理

廣湘中學的28年間,之所以能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獲得鞏固和發展,與其有一套比較健全的組織機構有關。
校董會 廣湘中學創辦前夕成立,一般由15人組成,設董事長1人,由董事常會選舉,任期2年(可連選連任),呈主管教育行政領導機關備案。歷任董事長是蔣育寰(1924年1月-1938年2月)、蔡雁秋(1938年3月-1940年6月)、李濟藩(1940年7月-1947年1月)、殷大伯(1947年2月-1949年10月)、周達(1950年上期-1952年8月)。校董會下設辦公室,配會計主任1人,由董事常會推選,幹事1人,由董事長聘任。董事會定期召開常會,選舉董事長,推舉或聘請校長,討論決定學校重大事項,審核學校經費開支,建立修改各種規章制度,募捐辦學基金等等。董事會有較為齊全的規章制度,如《校董會章程》、《校董會產款管理規程》、《該校組織大綱》、《該校經費稽核委員會章程》等。
校長 由校董事常會選舉或聘請,報省教育廳備案,任期不限。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聘任教職員,主管全校工作,定期召開校務會、教職員大會。歷任校首為蔣育寰(1924年2月—1926年7月)、谷巨山(1926年8月—1929年7月、1938年春—1940年7月)、羅樹甲(1929年8月—1938年春、1940年8月—1945年春)、伍逸筠(1945年6月—1945年9月為代校長、1945年10月—1946年7月和1947年2月—1950年7月為校長)、陳斗寅(1946年8月—1947年1月)、廖德璧 (1950年8月—1952年9月)。1941年4月,羅樹甲校長開始設立校長辦公處,雇員收取校租。校長以下設訓導、教務、事務三處和經費稽核委員會、童子軍團、校醫,分管學校一個方面的工作。創辦初期,學校規模小,未設事務處,只聘任庶務員。
訓育處 設訓育主任1人,訓育員若干人,由校長聘任,負責管理和訓導學生的思想、品德、風紀、生活等工作,每月召開1次訓導會議。
教務處 設教務主任1人,教導員若干人,由校長聘任,負責教學計畫的實施,教學工作的管理,定期召開教導會議。
事務處 設事務主任1人,庶務員若干人,由校長聘任,負責校產管理,經費收支,學校基建,師生膳食等後勤方面的工作,定期召開事務、稽核會議。
經費稽核委員會 設負責人。每期開學後一周內召開全體教職員大會,公推7人組成,負責審查學校一切收支帳目,並向校董常會報告。
童子軍團 學校設團部,下設中、小隊。有童子軍團長1人,擔任童子軍教官,由上級教育行政機關委派,進行童子軍訓練。
此外,還有三民主義青年團耒陽分團部廣湘區隊、學生自治會等機構。

出色人物

蔣育寰:廣湘中學首任董事長、校長。湖南省耒陽縣肥田人,早年畢業於北平高等師範學校。1922年由山東回桑梓任省立三中校長。1924年1月組織廣湘中學董事會並被選為校長。
谷巨山(1877-1951)廣湘中學第二任、第四任校長。耒陽大義白雲村人。18歲中秀才。宣統三年,畢業於湖南省優級師範,選送日本早稻田大學深造,在東京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革命。民國2年執教於省立三師。民國6年參加高等文官考試,錄任山西盂縣知縣。後不滿時政,掛冠從教,約同仁創辦廣湘中學,先後出任副校長、校長。民國33年執教耒陽縣中,民國34-38年執教省立三中。1951年,調省文史館工作,是年秋病逝任所。
羅樹甲(1878-1944)字衡平。廣湘中學第三任、第五任校長。湖南耒陽縣哲橋樟樹橋人,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參加過北伐。歷任國民革命軍少校營長、上校團長、第十九師五十五旅旅長兼衡陽警備司令、十九師副師長、湖南省保全處副處長兼長沙警備司令、第十八軍副軍長、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七軍—一九師師長,在支援台兒莊、保衛大武漢諸戰役中,與日軍苦戰,先後收復了安徽潛山縣等地,受到嘉獎。1941年,率部與侵華日軍相抗於宜昌,全軍覆沒,僅以身免。不久,因病回家休養。羅樹甲出身寒微,臍身顯要,不忘桑梓。1929年向衡陽廣湘中學捐銀洋2000元,兩度任該校校長。抗日戰爭期間,捐田租 500石,創立衡平國小。後又創立衡平中學,因未得省府批准而停辦。民國33年,日軍攻陷耒陽,羅病中被俘,囚禁淝水鄉謝家村。兩月後,日軍知其為抗日將領,始則威脅利誘,企圖勸降,羅抗拒不屈;繼則將其兩足大趾砍斷,期以逼降,羅寧死不降。日軍進而用刺穿他兩手掌心,凌辱萬端。羅不甘侮辱,服毒自殺,終年64歲。
陳斗寅(1880-1951)字簡青。廣湘中學第七任校長。湖南省耒陽縣小水沖頭人。1904年畢業於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曾從教衡陽私立成章中學任國文。1924年廣湘中學發起人之一併任教國文。1946年7月任校長。1951年4月因惡霸案,經耒陽人民法庭呈報,衡陽專員公署公安處批覆,處以死刑。1986年9月耒陽縣人民法院宣告無罪。1987年4月耒陽市人民政府檔案耒政人發字(1987)23號同意恢復其教籍,按幹部正常死亡辦理。
朱輝漢(1906-1932)廣湘中學第1班學生。湖南省永興縣香梅煙塘村人。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參加北伐。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30年春,他受黨組織派遣回到永興以教書為掩護,開展革命活動,重建中共永興特別支部,組織游擊隊伍,任總指揮。1932年8月在永興縣遭圍剿,不幸被捕,慘遭殺害,時年26歲。
譚冠三(1908-1985)廣湘中學首屆學生。湖南省耒陽縣小水鋪柘溪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秋收起義和湘南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需處文書,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二軍一縱隊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第三十四師訓練隊隊長,第十二師特務連政治委員,第三十四團政治委員兼特派員,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兼三十六團政治委員,紅三軍第九師二十五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巡視員,陝甘支隊第四大隊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俱樂部主任、秘書科長,冀中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第一軍分區兼七支隊政治委員,南進支隊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冀中縱隊政治部主任,中共豫皖蘇八地委書記兼分區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十八軍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藏軍區政治委員,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第二書記、監委書記、西藏政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長,成都軍區顧問。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伍長裕 (1931- )廣湘中學56班學生,湖南省耒陽縣城關牌樓下人。美國密蘇里大學電機工程學碩士並獲得美國雪城大學電子電氣博士、 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院士。曾任 IBM 高級技術委員兼高級工程師和 IBM 大型計算機設計、測試主管三十八年,並擔任 EMC 、通訊及射頻主管。1979、1980年兩次應國防科委邀請來華講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