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評書

湖北評書

湖北評書是湖北省的傳統說唱藝術。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作為一種獨立的說書品種,大約形成於清代初期。許多渠道的資料證明,評書雖然是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但其藝人來源卻多為“唱曲”的轉行。相傳形成於北京的評書藝術,其第一代藝人王鴻興,原來就是表演一種叫做“弦子書”的“說唱”藝人;至20世紀初葉,又有許多北方鄉村表演“西河大鼓”和“東北大鼓”的“說唱”藝人進入城市後,紛紛改說評書。這是中國曲藝藝術在流變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湖北評書用湖北方言講故事。由一人表演,只說不唱,以一塊木頭為道具,情節每到關鍵時刻,猛擊一下醒木,聽眾為之一振。湖北評書流布於武漢、沙市宜昌等長江沿岸城市,與之相近的荊州、孝感黃岡宜昌等地區也有一些藝人從事演出活動。

2008年6月7日,湖北省武漢市申報的“湖北評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北評書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Ⅴ-58  
  • 遺產類型:曲藝
  • 申報地區:湖北省武漢市
歷史淵源,起源,明代,清代,民國,解放前,主要特徵,藝術類型,主要流派,傳承意義,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起源

湖北評書的興起,據前輩藝人說,並參考民國初年《夏口縣誌·建置志》記載,1635年(明崇禎八年),漢陽通判袁焻在夏口(今漢口市區)督修攔水長堤期間,有藝人胡某在民工、船夫中說書,很受歡迎。從此說書在那裡打開了門戶。
湖北評書曾經在江城百姓中家喻戶曉,有著約三百年的傳承歷史。然而近些年來趨向式微,有瀕臨滅絕之憂。有關方面正在努力將湖北評書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請老藝人萬生鼎先生專門介紹湖北評書的來龍去脈,連續刊登,以饗讀者。
說書這一行,在舊中國是處於勾欄瓦肆中的下九流,不登大雅之堂,文字資料極少。要弄清武漢市評書界的歷史狀況,在缺乏文字資料的情況下,就必須依靠“活資料”。我1950年踏進武漢書壇時,新藝評書隊有54位藝人,其中三大流派的容派創始人容宗聖、陳派創始人陳樹棠(何祚歡的師爺)、江派創始人江雲卿都健在。還有掌握口碑資料較多的老藝人田漢卿等也在。他們都是清光緒年間出生,行藝五六十年,橫跨清末民初直到解放,沉澱積累頗為豐厚。我們對老藝人“訪藝問道”,從中了解到許多藝程、評講、傳承、行規、軼聞趣事、祭祀等等,務求將武漢市的湖北評書來龍去脈弄個明白。十度寒暑,埋頭耕耘。我們初步將武漢湖北評書的源頭追溯到了明代成化與崇禎年代。
湖北評書湖北評書

明代

明將左良玉兵駐武昌,招江南大說書家柳敬亭為幕客,在軍中說書。錢謙益詩《左寧南畫像歌為柳敬亭作》云:“寧南既老而被病,惟怏然一榻,柳生敬亭者善談笑,軍中呼為柳麻子,搖頭鼓舌,恢諧雜出,每夕張燈高坐,談說隋唐間遺事。寧南親信之,出入臥內,未嘗頃刻離也。(《有學集》卷六)明亡,柳曾在黃鶴樓等地說過書。”因此南派說書藝人尊他為本行業始祖,稱為柳祖。
又據江派湖北評書創始人江雲卿、老藝人田漢卿共同追述,明崇禎八年(1635年)漢陽府袁通判,為了治理漢口連年水患,在漢口城北修築後湖堤即袁公堤(現長堤街),有一胡姓民工於夜間收工後,常在工棚內為同夥說書解悶。長堤建成後,胡氏自行留在堤邊擺場說書謀生。似為較早的業餘說書轉向為職業說書藝人。
另據范鍇《漢口叢談》記載:“嘉慶十三年(1808)今橋口一帶,有周在溪說《紅樓夢》野史,雅致纏綿,感人至深。”以上三人均為已知漢口最早的說書人。
袁公堤建成以後,漢口市廛日漸繁榮。鄰縣一些半農半藝者,以打鼓說書和講故事的形式進入漢口行藝,說唱的書目,常見的有《文武香球》 、《十美圖》、《義妖傳》、 《濟公傳》 (又名《醉菩提》)等。
清道光末年,打鼓說書藝人丁海洲(丁鐵板)、龔柏庭(鬼打響)先後由河南來漢演出。他們以敲擊堂鼓、鋼鐮,用北方語言講唱。他們推出了一批大書,如《五女興唐》、《八竅珠》、《大紅袍》、《薛剛反唐》等。市民稱他們的演出為“打鼓京腔”。丁海洲、龔柏庭在漢傳藝,所收的學徒都是本地人,當他們入主書壇以後,順應聽眾的要求,改用地方語言,同時根據自己說優於唱的條件,乾脆放下鼓、鐮,以說為主,遂開湖北評書之濫觴。

清代

湖北評書形成以下三條發展的師徒鏈。丁海洲傳徒楊雲山;龔柏庭傳徒任春山;顧軒南傳徒劉維舟。從晚清到民國,這三條線都有數代人的傳承,不但推動了湖北評書的發展,而且出現了不少傑出人才。例如當今號稱評書表演藝術家的何祚歡,實際上是丁海洲的第五代嫡嫡親親的後輩。丁海洲傳楊雲山——傳容宗聖——傳李少霆——傳何祚歡

民國

三條傳承鏈中出現了有獨自特色的看家書目的評書演員,如童雪松的《水滸》、王端甫的《楊家將》 、李蘭階的《岳飛傳》 、夏秀峰的《七俠五義》,一時聲譽鵲起,被聽眾譽為“童、王、李、夏,評書四桿旗”。稍後,容宗聖說《五蟒忠孝圖》、陳樹棠說《五老圖》、劉紹文說《彭公案》、易子文說《呼家將》、徐培之說《封神榜》,再獲書壇五虎將之榮稱。

解放前

武漢的湖北評書,在較高水平藝術創造實踐中,產生了以容宗聖為代表的、以陳樹棠為代表的、以江雲卿為代表的“容、陳、江”三大流派,藝人稱之為三大門戶。解放後成立的新藝評書隊共有藝人54人,屬於三大流派的弟子輩有38人。至於這三大流派的擅長書目、藝術特點,留待後續。
湖北評書源於宋代,在湖北武漢、沙市、宜昌等長江沿岸城市的土地上流傳、發展,語言鏗鏘、韻律迴旋,善於在離奇驚險的情節中刻畫人物,與之相近的荊州、孝感、黃崗、等地區也有一些民間藝人從事演出活動。據前輩藝人說,並參考民國初年《夏口縣誌·建置志》記載,明崇禎八年(1635),說書打開了門戶,從隱姓埋名的鄉村野夫逐漸走向前台。
湖北評書的繁榮發展開始於清同治年問。19 世紀中期,山東藝人丁海州(丁鐵板)由河南來漢演出打鼓說書。至光緒年間,洋務派在武漢建立大型工業,修建京漢鐵路,市鎮經濟有了發展,人口驟增,使評書有了大量聽眾。當時武漢三鎮的茶館都爭相邀請評書藝人演出。當時漢口以說書馳名的有任春山、顧軒南,後來他們各收藝徒,各立門戶,流傳範圍逐漸擴大。20 世紀20 年代,打鼓說書部分藝人丟下銅鐮和鼓槌,專事評講,於是評、鼓分流而形成評書,其報字發音均變為武漢方言,其評書書目受蘇州評話、安徽懷書的影響,不斷豐富。當時,武漢評書藝人江雲卿拜四川評話藝人魯明階為師,並將川江路子書《燕王掃北》改成《走馬建國》,而成為當地保留書目。

主要特徵

湖北評書表演善於模擬書中的各種人物,並藉助手勢、身段、口技等渲染氣氛。其描敘景物時喜歡使用駢體、敘述,對話時則使用來自民間的口語。

藝術類型

湖北評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兩類書目:一是根據演義小說講述的“底子書”和在這種基礎上加工發展的“雨夾雪”,說“底子書”的也逐漸減少。但由於“路子書”是自編自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評書逐步整理了一些傳統書目,並上演了《鐵道游擊隊》、《烈火金鋼》、《林海雪原》等一批新書,也出現了一些優秀短篇書目,如《智闖鄱陽》、《芒種餵馬》、《掛牌成親》等,使湖北評書得到發展。
湖北評書湖北評書

主要流派

主要流傳於長江沿岸的武漢、沙市、荊州、宜昌、孝感等地。評書有著悠久的歷史,書目豐富多彩,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僅按小說底本講述的“底子書”和在“底子書”基礎上發展加工而成的“雨夾雪”,書目有《三國》、《水滸》、《隋唐》、《岳飛傳》等;另一類被稱為“路子書”,這類書目是演員自己編創並演出的,較追求情節的驚險熱鬧,書目有《王莽忠孝圖》 、《八門鬥智》等。
何祚歡表演湖北評書何祚歡表演湖北評書
早期著名民間藝人童雪松、王丹普、劉維舟夏秀峰被稱為評書“四桿旗”,孝感何玉山、天門蔣春山、應城徐振山被稱為評書“三大山”。後出現了以榮忠聖、陳樹堂、江雲卿為代表的榮、陳、江三大流派。

傳承意義

雖然沒有揚州評彈、李伯清散打評書名氣大,但湖北評書也算獨樹一幟。與一般評書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只是口音上有所區別,因為湖北評書就是指用湖北方言講故事,以一塊木塊為道具,情節每到關鍵時刻,猛擊一下醒木,聽眾為之一振。湖北方言甚多,各地口音略有不同,不過如今的湖北評書基本只剩武漢話一門,在武漢電視台影視頻道的《都市茶座》節目中還可以見到現場說湖北評書的蹤跡。
湖北評書在發展過程中,由於“路子書”是自編自演,藝人可以揚長避短,發揮自如,促進了藝術流派的形成和發展。湖北評書善於塑造玩弄權貴豪強於股掌之間的草莽英雄形象,每部書中都有一個或幾個這種類型的重要人物。湖北評書講述風格幽默酣暢,語言流暢、華麗,描繪景物時常用韻律迴旋有致的駢體,與敘述、對話時使用的生動口語輝映成趣。
時至今日,傳統曲藝受到當代流行文化的衝擊致使包括湖北評書在內的中國傳統曲藝漸漸沒落,亟待發揚。

傳承保護

湖北評書藝人眾多,名家輩出,各流派自懷絕技,各有代表書目,這正是城市化促進評書藝術成熟的標誌。建國後吸收知識分子加入,使其別開生面。自1958年後,不斷有作品和演員在全國獲獎,並有人被列入“中國評書評話十大名家”。
湖北評書早期著名民間藝人童雪松、王丹普、劉維舟夏秀峰被稱為評書“四桿旗”,孝感何玉山、天門蔣春山、應城徐振山被稱為評書“三大山”。20 世紀30 年代,出現了以榮忠聖、陳樹堂、江雲卿為代表的榮、陳、江三大流派。李少霆吸取三派之長成為武漢著名評書藝人,沈邦壽的評書則善於營造舞台效果而深受歡迎。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著名湖北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師承李少霆,他博採眾長,將湖北評書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