湋水

湋水

湋水,也稱湋河,古稱沮水,武功縣段俗稱後河、小韋河,黃河支流渭河支流漆水河的支流。源出陝西鳳翔縣西北雍山下,為雍水,東南流經岐山縣西為湋水,又東經扶風武功縣漆水入渭。全長100公里,年平均流量0.57秒立方米,最大洪流量413秒立方米(1954年)。年徑流量1785.2萬立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湋水
  • 古稱:沮水、後河(武功縣)、中牢水
  • 所屬水系:黃河支流渭河支流漆水河的支流
  • 發源地:陝西鳳翔縣西北雍山
  • 流經地區:鳳翔、岐山、扶風、武功
  • 河口:縣武功武功鎮南
  • 全長:100公里
  • 年平均流量:0.57秒立方米
  • 最大洪流量:413秒立方米(1954年)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水利工程,引水工程,蓄水工程,流域概況,地理,歷史,文化,

幹流概況

鳳翔縣境內 ,為上遊河源段,分別為雍水橫水。一般以雍水為正源,橫水為支流。
雍水,古稱中牢水。發源於縣西北雍山下,橫貫境內中部平原。主要支流在距縣城東南5公里的三岔村匯合東流,經彪角鎮之北,至岐山縣。全長25.4公里,流量120公升/秒,流域面積461平方公里。
湋水上源橫水河岐山縣段湋水上源橫水河岐山縣段
橫水,位於縣境東部,縣境內長54公里,流量約200公升/秒,流域面積538平方公里(縣內38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9‰。上游溪流密集,沿河地帶山泉較多,河床比降大,為降雨補給提供了有利條件。主流自田家莊鄉柏林村出山,經橫水鄉東折入岐山縣境內。在其支流上建有白荻溝(亦稱鐵王)、姚家溝、群力(亦稱柳溝)等中小型水庫。
岐山縣境,湋水,由橫水、雍水而成,橫水河西由鳳鳴鎮孫家河村入境,雍水河西由孝子陵鄉河北堡入境,於大營鄉河交村匯合後稱後河,東流,於棗林鄉香房村入扶風縣境,流長共33.5公里,河流曲折,洪、枯水量變差較大。
扶風縣境,稱湋水,自岐山縣入縣境中部,經新店、午井、城關、太白、段家、杏林6個鄉鎮,境內全長42.7公里,流域面積451.9平方公里。開發利用較少,年平均利用量196萬立方米。
武功縣境,俗稱後河、小北河。自扶風縣入境,東流武功鎮南匯入漆水河,境內流長10公里。
至此,湋水全長100餘公里。

水文特徵

岐山縣境,湋水河年產徑流量1824.0萬立方米,平均流量0.58立方米/秒。
扶風縣境,湋水常流量1~5秒立方米,最大流量300~400秒立方米,年總徑流量1695萬立方米。
武功縣境,湋水年平均流量0.57秒立方米,最大洪流量413秒立方米(1954年)。年徑流量1785.2萬立方米,天旱斷流。

主要支流

其支流有鳳翔縣的橫水,岐山縣的魯班溝、龍尾溝、麻葉溝,扶風縣的七星河、美水河等。
湋水支流七星河扶風段湋水支流七星河扶風段
七星河,發源於岐山縣祝家莊、京當兩鄉的岐山南麓(一說扶風縣境北部橋山南麓西觀山的龍泉寺),南流經青化鄉於趙家村入扶風縣境匯入湋水。境內流長7公里,年產徑流量642.3萬立方米,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在扶風縣又名畤溝河,黃堆杜城一帶亦稱三岔河,自北而南,經黃堆、法門、城關入河。全長21公里,流域面積142平方公里。常流量不足1秒立方米,年總徑流量256萬立方米,全被水庫節節攔蓄。該河形成久遠。據沿河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考證,古人為取水方便,瀕水而居,表明七星河早已有水。
美水河,亦名美陽河。發源於扶風縣橋山石槽澗,集水匯流,由西南而東,經黃堆、南陽、法門、建和與太川水合流,南至浪店入河。全長30.4公里,流域面積235平方公里。常流量0.02秒立方米,年總徑流量77萬立方米,被太川、信邑水庫攔蓄,下游滲流量極少。
太川河,發源於扶風縣召公鎮呂宅村西懸崖下之泉水,涓流南下與美水合流,一般通稱美水。古時有溫泉,後漸移深澗。據清嘉慶《扶風縣誌》載:“溫泉在今眾和里,水出如湯,行數里尚溫,太川水過而合之”。

水利工程

引水工程

白起渠,公元前250年,秦將白起在雍屯兵,引棗、寧二河水灌溉屯田以充軍餉。據初考:引今董家河水,經石家營、南古城匯入雍水,全長15公里,可灌今董家河、石家營、南古城沿渠大片軍屯地,後人稱此為“白起渠”。今渠跡猶存,已不能引水,大洪時可泄流。
秦官渠,明萬曆年間,鳳翔知府沈縉組織今田家莊鄉齊村、大塬、果園、新增務一帶村民,引川口河(橫水河出山口段)水至齊村東南。乾渠長0.5公里,下分二支:一支由齊村經郭家底下向南,長2.5公里,灌北務、新增務一帶農田;另一支由分水口向東經齊村張公祠至果園西壩,長2公里,灌果園以南農田。可總灌地兩千餘畝。因渠處秦地,且為公有,故稱“秦官渠”。沈知府為免生爭水糾紛,於分水口立碑布告分水法規和用水制度,使民盡得其利。民眾感其恩,在新增務修沈公祠,以頌德政。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關中大旱,當地民眾復修此渠,並立碑記其事(碑在“文革”中破壞)。後渠道幾經變遷,現已湮沒。
明、清時期沿河引水渠:
袁家河渠,雍水河流域:引城西北15公里處七眼泉水而南行,至今董家河鄉線家莊北而三分,解決今趙村營、草灘營、韋家堡一帶人畜飲水。有碑記其事(“文革”中毀),渠已湮沒。

蓄水工程

底寺水庫, 底寺水庫在民眾自修的基礎上,由縣水電工作隊設計,1958年3月28日開工興建,由故郡、大營組織民工施工。1962年8月,完成樞紐工程和抽水站及灌區乾渠修建任務,1963年~1965年7月,由故郡公社組織民工擴建,先後投工19.4萬個,投資22.03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1.23萬元,1980年又增建放水塔1座。底寺水庫,原屬縣辦抽灌小(一)型水庫,1975年1月下放故郡公社管理,位於故郡鄉底寺村南,屬水河系硯瓦溝流域,總庫容22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37萬立方米,流域面積38平方公里。樞紐工程包括大壩、溢洪道和放水洞。均質土壩,高26.4米,壩頂高程662.5米,壩頂寬10米,底寬148米。溢洪道位於左岸,長366.5米,最大泄洪流量36.4立方米/秒,塔式泄水建築物位於大壩左肩,泄流能力5.8立方米/秒,水庫東、西建站,抽水灌溉,灌區配套乾渠2條,長3.7公里,支渠2條,長5.7公里,各類建築物18座,設施面積6000畝,有效灌溉面積3100畝。
千集村水庫,工程由縣水電局設計,1966年10月由大營公社組織勞力興建,1978年竣工,完成土石方11.94萬立方米,投工9.9萬個,投資13.3萬元,其中國家投資9.0萬元。1969年3月開始抽水站等灌區配套工程建設,1972年7月竣工,完成土方3.8萬立方米,投工3.2萬個,投資4.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萬元。千集村水庫為鄉辦抽灌小(一)型水庫,位於大營鄉千北村,屬河水系硯瓦溝流域,總庫容129.8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02.5萬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2.5平方公里,樞紐工程由大壩、臥管涵洞和溢洪道組成,均質土壩,高28.6米,壩頂寬4米,長100米,底寬150.5米。溢洪洞位於大壩左岸,全長196.33米,泄洪能力24.1立方米/秒。放水涵洞長92.5米,過水量1.0立方米/秒。建抽水站一座,三級提水灌溉,灌溉配套乾渠3條,長5公里,引渠5條,長4.6公里,修各類建築物23座,設施面積5000畝,有效灌溉面積3500畝。
魏家河水庫,工程由縣水電局設計,1970年由益店公社組織勞力興建,1979年5月完工,完成土石方23.3萬立方米,投工24.4萬個,投資23.3萬元。其中國家補助5.7萬元。1972年10月動工修建抽水站,進行灌區配套,1973年8月竣工,完成土石方4.35萬立方米,投工6.7萬個,投資19萬元,其中國家補助15萬元。魏家河水庫為鎮辦抽灌小(一)型水庫。位於益店公社車頭坡村西,屬河水系馬尾溝流域,總庫容148.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13.5萬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14.9平方公里。樞紐工程包括大壩、台階式臥管涵洞和寬淺式溢洪道。均質土壩,高23米,壩頂高程599.1米,壩頂寬5米,長180米,壩基寬128米。放水洞位於大壩右肩,放水量0.6立方米/秒。溢洪道位於大壩左肩,長286.1米,最大泄洪量54立方米/秒。壩後建抽水站一座,兩級提水灌溉,灌區修建乾渠2.5公里,支渠3條,長6公里,建築物34座,設施面積7600畝,有效灌溉面積4400畝。
白荻溝水庫,位於姚家溝鄉鐵王村亢家河(橫水河主流)上,因地而名,也稱亢家河水庫。庫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234平方公里。呈扇型,屬黃土丘陵區,植被良好。主流長30.63公里,比降135‰、常流量0.3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1立方米/秒。總庫容112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650立方米。因多年淤積,現有興利庫容432萬立方米,庫區最大水面431.8萬平方米。 水庫樞紐工程由均質土壩、塔式放水洞、開敞式溢洪道組成。壩高32.3米,頂寬5.4米,長484.5米;壩基寬156.95米,長350米。溢洪道設在水庫右岸,全長130米,實際最大泄洪能力970立方米/秒。為交通計,在溢洪道上架有寬1.2米,長45米的綱索木板吊橋。放水設施建在水庫右岸,由放水塔、放水洞和工作橋組成。放水洞為一漿砌片石門洞,全長152米設計引水量3.0立方米/秒,最大放水量4.2立方米/秒。放水塔建在放水洞進口66米處,為一漿砌粗料石管柱體,塔頂工作室與壩頂由工作橋連線。 該庫建築標準定為四等四級,是橫水河流域綜合性一期水利工程。1958年10月由橫水河水利工程指揮部動員城關、彪角、柳林、陳村四個公社(即現鳳翔全縣)民工修建,至1960年底大壩合壠。1962年灌區正處建設中就受益2.35萬畝。1964年10月,灌區基本建成後正式投灌。總投資654.48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26.3萬元,民眾自籌228.18萬元。投工233.15萬個,補助糧25.479萬斤,完成土方122.79萬立方米,石方9.25萬立方米,混凝土2.407立方米,鋼材24.7噸,木材104立方米,水泥260噸。
群力水庫,位於五曲灣鄉湯房廟村南的柳溝河上,屬橫水河右岸支流,因地而名,亦稱柳溝水庫。大壩以上控制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呈桃葉型,屬黃土丘陵區,流域內坡陡溝深植被良好,主流槽長13.875公里,比降50.4%、總庫容540萬立方米,為多年調節型水庫,屬四等四級工程。有效庫容310萬立方米,死庫容24萬立方米(據1979年12月實測,死庫容已淤滿)。1957年10月,由橫水河水利工程指揮部動員現受益區南指揮、糜桿橋、陳村、尹家務鄉(鎮)民工清基,開挖截水槽。1959年因資金、勞力不足而停建。1965年由縣人民政府組建“群力水庫建設兵團”上馬復修,1969年12月竣工。總投資119.2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0.33萬元,民眾自籌73.69萬元。完成土方59.3萬立方米,石方4.4萬立方米,混凝土0.19萬立方米,投勞動力86.7萬個,水泥720噸,木材124.8立方米,鋼材7.35噸。 群力水庫有大壩、放水洞、溢洪道三大樞紐工程。均質土壩高36.36米,頂寬5米,長175米,壩基最大寬度181.08米,長80米。塔式放水洞設在水庫右岸,通過風化石英砂基岩層,全長195米,坡比0.01,設計流量10立方米/秒,實際最大放水量3.4立方米/秒。放水塔設在放水洞進口以下65米處,呈管狀漿砌粗料石體,高33.26米,內徑3.5米,塔體與大壩以工作橋連線。溢洪道設在右岸黃土坡上,為一敞開式泄洪設施,與放水洞平行,間距30米,全長60米,實際最大泄洪能力325立方米/秒。
桃樹溝、姚家溝水庫,兩庫均位於姚家溝鄉姚家溝村北橫水河支流上,是1958年停建的原西(高)乾過溝渠庫結合工程,流域相毗鄰,同處黃土丘陵區,是同一灌區的姊妹庫,均屬多年調節性小(一)型水庫。1957年同時測設,1958年10月同時施工,時值並大縣期間,姚家溝水庫系今岐山縣民工修建,桃樹溝水庫為鳳翔民工所築。 桃樹溝水庫由均質土壩、寬淺式溢洪道和放水臥管組成工程樞紐。大壩原高18米,1977年加至28米,壩頂寬3.5米、長259米,壩基寬152米、長60米。大壩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73‰,多年平均徑流量128.8萬立方米。總庫容13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79萬立方米,死庫容7.7萬立方米(1979年12月實測淤積21萬立方米)。溢洪道建在水庫東岸,實用堰以下渠槽最大泄洪流量175立方米/秒。放水設施在壩左端,由放水臥管和放水洞組成,放水洞呈門洞式,全長165米。放水臥管建在溝西土壩與崖坡交角處,設計放水量0.3立方米/秒。1960年6月,水庫蓄水後,滲漏嚴重。1977年4月,由田家莊民工截滲加壩,並在水庫左岸新開溢洪道。1977年9月全部竣工,樞紐工程經兩次修築遂成現狀。建築投資151.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87.91萬元,投勞動力74.6萬個,完成土石32萬立方米。 姚家溝水庫與桃樹溝水庫建築物相同。其均質土壩高31.5米,壩頂寬13米,長165米,壩基最大寬度210.75米,長210.75米。土壩以上控制流域面積73平方公里。主流槽長6.075公里,比降413‰,平均年來水量104.7萬立方米。總庫容21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08萬立方米,年均出庫水量80萬立方米,灌溉用水26萬立方米。溢洪道設在水庫左岸,全長124.4米,實際最大泄洪流量130立方米/秒。臥管放水設施建在大壩右岸,放水量0.03立方米/秒。1960年5月水庫竣工,總投資256.619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99.23萬元,投勞動力67.6萬個,完成土石39萬立方米。
東風水庫,位於雍水河中游。因庫區在紙坊、塔寺、八旗屯三條支流交匯處的郭店鄉三岔村,亦稱“三岔水庫”。1966年上半年勘測設計,同年10月底由“鳳翔縣東風水庫建設兵團”動員受益區郭店、彪角、虢王公社和南指揮公社高莊大隊民工修建,1970年4月基本竣工。大壩以上控制流域面積365平方公里,其中黃土丘陵區194.5平方公里,黃土塬區170.5平方公里。主流槽長30.2公里,河床平均比降244‰。流域呈扇形,南北長約25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總庫容135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908萬立方米,死庫容155萬立方米,庫區最大水面3075畝。屬多年調節性水庫,為三等四級典型的平原型水庫工程。該庫設計興建期,正處“文化大革命”中,許多設計圖與施工圖不符,施工圖又與實物不符,且資料殘缺不全。1982年水庫“三查三定”時,始將底細摸清。該庫由均質土壩、開敞式溢洪道、塔式放水洞構成工程樞紐。大壩由黃土狀亞粘土碾壓而成。全長854米,其中主壩長354米,副壩長500米,接副壩有繞庫300米圍堤。設計主壩高25.6米,副壩高8.6米,壩頂寬約7米,壩基寬122.25米,長185米。施工中因取庫區亞粘土上壩,致庫區部分細砂層裸露,增加了副壩滲漏。塔式放水洞座落在大壩右端的二級階地上,與壩軸成正交,放水洞為2.2×1.8米混凝土卵形洞,長102米。放水塔高10米,內徑呈2.8米的粗料石管柱體,似“T”形工作橋與大壩相接。溢洪道原設計座落在主壩右端,為蓑衣壩溢流,施工中改在主副壩結合處,座落在河床左岸二級階地上與壩軸成正交,其中心線呈折線狀,全長215.7米。由實用堰、交通橋、陡坡、挑流四部組成,其中實用堰呈半園狀伸入庫區13米,實際最大泄洪量245.1立方米/秒。

流域概況

地理

鳳翔縣境內 ,流域多為黃土台塬,北以雍水河為界,與洪積扇區相望,東至岐山縣界,南、西均連寶雞縣。東西長約27.5公里,南北寬約6.5公里,面積152平方公里,占縣總面積12.8%,海拔750~800米。區內有虢王、彪角、郭店、南指揮、尹家務等鄉(鎮)。人口12.1萬,耕地20萬畝。多有徑為幾十米乃至幾百米的碟形或條形凹地,以虢王、彪角、南指揮等地區分布較多。台塬上為更新統黃土覆蓋,厚約105~128米,下為更新統洪積砂礫、亞粘土層。地勢平緩,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霜期較短,日照充足,為發展糧食生產提供了天然條件。本區盛產小麥、玉米、油菜、豆類及瓜果。
岐山縣境內,有北原,位於岐山南麓,橫水河、河以北,為山前洪積扇,東寬西窄,西北高,東南低,坡度3~10°。東西長約28.5公里,南北寬約11.3公里。含益店鎮、鳳鳴鎮、大營、故郡、北郭、蒲村、祝家莊、青化、京當7個鄉。北部沿山一帶,溝壑縱橫,土壤脊薄,但質地較好。中南部原面起伏不大,土層深厚,土質良好,馮家山水庫北乾渠橫穿其間。區內有4條溝壑,自西向東為:
佛指溝,又名鳳鳴溝,在縣城西2.5公里處,與鳳翔縣橫水鄉交界,南北走向,北自周公廟,南至鳳鳴鎮陳家河,全長7公里。自北至南依地段名為東溝、杜家溝、佛指溝、鳳鳴溝等。內有小溪,可灌沿溝農田。
瓦溝,位於縣城東6公里處,南北走向,北起岐山南麓,南至龐儀村,縱貫故郡鄉西部,全長8公里,上段名底寺溝,下段名硯瓦溝。有泉數眼匯流成溪,1960年後於底寺溝、千集村各築水庫1座。
尾溝,在縣城東10公里處,南北走向,北起太白峽,南至湋水河,全長15公里,主溝道深30至40米,寬約100米,溝底比降1/40。上段名孔頭溝,下段名龍尾溝,分築水庫3座,總庫容1136萬立方米。有清泉2眼,春初冰消,溪流遂以興波,故有“龍尾春波”之稱,為岐山舊時八景之一。
尾溝,在益店鎮西1.5公里處。初名湋谷,後因溝內有野生大麻又稱麻葉溝,南北走向,北起岐山南麓,南至益店鎮侯家灣,主道長10公里,深30米,寬約30米。溝內有泉2眼,水庫2座。
七里原,位於橫水河與雍河之間,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3.5公里,由鳳翔縣伸入,在縣境內斷頭,總體為“△”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南北東三面均為凸凹不齊的原邊,斜向河谷。坡度較緩,原面平坦,土層深厚,馮家山水庫北乾渠沿原西北而過,原上為孝子陵鄉,為糧油主產區。
磧雍原,又名磧石原,位於渭河與河(上游名雍水河)之間。西自千河,東至川口,在縣境內西自馬江鄉史家凹,東至棗林鄉羅局,長20公里,,南北寬約5公里,呈長方形。系黃土台原,原邊凹凸不齊,坡度陡峭,原面廣平,土層深厚,質地多中壤,熟化層30~60厘米。地下水分布均勻連續,馮家山水庫南乾渠橫貫其間。含馬江、麥禾營、棗林3個鄉的27個村民委員會轄區。
橫水河谷,位於岐山縣北原與七里原之間,西北東南走向。寬約0.5公里,大部為兩岸一級階地,高差1~2米。水資源豐富,土層厚,肥力高,多為一年兩熟,主產糧油和蔬菜,含鳳鳴鎮、孝子陵鄉、大營鄉的部分轄區。
雍水河谷,位於岐山縣磧雍原北,七里原、北原之南,東西走向,橫穿縣境中部,西高東低,上窄下寬,長約33公里,兩岸一級階地寬約0.5公里。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主產糧油及蔬菜,一年兩熟。含馬江、孝子陵、麥禾營、大營、棗林、故郡、益店7個鄉鎮的部分村委會轄區。
扶風縣境,湋水河南是陡岸,塬面平坦,無支流下注。河北是緩坡,北高南低,北岸溝壑多有水流注入。

歷史

湋水上游雍水河流域,距今六千多年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氏族公社就有村落分布於此。那時人們就開始從事制陶和用石紡輪捻線,用石刀、石鐮等從事原始的生產。夏代為雍州之域,商代為太史周任之封地,謂之周國。西周為王畿地,屬召公奭采邑,稱雍邑。周平王元年(前770)東遷後,封秦襄公為諸侯,遂為秦地。秦德公元年(前677)徙都雍城——鳳翔,歷19公,294年,經歷了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代。秦穆公曾三平晉亂,滅國十二,拓地千里,獨霸西戎。不但軍事力量強大,而且在經濟、文化方面,也是當時先進的奴隸制諸侯國之一。冶銅、冶鐵、鑄造等技術已很發達。秦都雍城輝煌的宮殿、豐富的財物積貯,“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史記·秦本記》)。從那時的生產工具以及農業、手工業生產和商業、城市建設等方面來看,以雍城為中心的秦國奴隸制經濟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特別是農業發展較快,平原已被闢為農田,阡陌相連,村落相望。秦大將白起在此屯兵時曾修白起渠灌田,雍水河兩岸膏壤沃野,林茂糧豐。這給以後秦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以至最後完成統一大業奠定了最初的經濟基礎。秦始皇統一六國,始置雍縣,屬內史地。

文化

橫水、雍水流域,歷史底蘊深厚,發現的人類遺址主要有:
瓦崗寨南坡遺址,距今約六千年左右,新石器時代,屬仰韶文化。範圍在彪角鎮侯豐村瓦崗寨南坡,北鄰瓦崗寨,南距侯豐村約300米,東西150米,南北100米,面積1.5萬平方米。位於雍水河南岸三階地,南高北低,呈陡坡形。遺蹟:有窖穴、灰坑及墓葬。文化層堆積較厚,約3~4米。從一段地層橫斷面暴露出用陶片鋪成平整的路面。
橫水遣址,距今約六千年,新石器時代,屬仰韶文化。範圍在橫水鄉橫水村北約200米處,南與橫水村相連,北為一片開闊地帶,東西120米,南北400米,面積4.8萬平方米。位於橫水河西岸台地,西高東低,呈階梯狀。遺蹟:有窖穴、灰坑及墓葬等。文化層堆積約2米。
大塬遺址,距今約六千年,新石器時代,屬仰韶文化。範圍在田家莊鄉大塬村東北。遺址稍偏東南、西北向,東北臨河,西、南與小塬村接壤,東西400米,南北300米,面積12萬平方米。位於橫水河西南岸台地上,地勢稍平,南高北低。這座遺址屬於仰韶文化半坡類型,但又具有其自身特點。
玉祥遺址,距今約五千年至三千年之間,屬陝西龍山文化,西周文化。範圍在橫水鄉玉祥村西北部,其東邊是一南北向深溝,靠近山麓,西南面環橫水河道,東西220米,南北100米,面積2.2萬平方米。位於橫水河東岸二台地,北高南低,呈緩坡狀。該遺址保存完整,對於研究陝西龍山文化與周文化的傳承及其甘肅齊家文化的相互關係很有價值。
大辛村遺址,距今約四千年至二千四百年,屬陝西龍山文化,西周、春秋戰國秦文化。範圍在石家營鄉大辛村東南,東西250米,南北200米,面積5萬平方米。位於雍水河南岸二台地,地勢平坦。
黃家台遺址,距今約四千年至二千年之間,屬陝西龍山文化、春秋戰國秦文化,秦、漢文化。範圍在彪角鎮五台村黃家台,東起黃家台,西至宋家台,東西3000米,南北200米,面積約6萬平方米。位於雍水河北岸二、三台階地,北高南低。
勸讀遺址,屬西周文化,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前771年之間。範圍在田家莊鄉勸讀村南。東為—南北向溝,西為斷崖,東西300米,南北300米,面積9萬平方米。位於橫水河東岸二台地。北部稍高南部較低。
雍城遺址,先秦故都,秦德公元年(前677),始徙都於雍(今鳳翔)。此後,鳳翔為秦都。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稱霸,自此,到孝公圖強,為始皇統一中國大業奠定了基礎。城垣位置在今縣城以南,西古城村以東,南古城村以北,塔寺河以西的廣闊平原上,東西3300米,南北3200米,總面積1056萬平方米。相當於今西安市城內總面積。據考證,供市區用水的白雞河穿城而過,雍水繞城東南,鳳凰泉臨城北,西有人工城壕,城市內宮殿林立,樓閣鱗次櫛比,宏偉壯觀。史載戎族使者由余面對秦都建築及倉廩積蓄驚嘆:“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
棫陽宮、蘄年宮,為秦著名宮殿,皆沿用至漢,是所謂“秦宮漢葺者”。棫陽宮遺址位於雍城內南古城、史家河及城郊的東社村一帶,秦始皇曾祭母於此,漢文帝亦行幸此宮。蘄年宮遺址位於千河東岸長青鄉孫家南頭孫家堡子村南。《史記·秦本紀》,“九年……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帶劍。長信侯毒作亂而覺。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此宮是秦漢國君、天子祭祀五畤或先王的齋宿之宮。
秦公陵園,是1976年12月鳳翔縣考古工作者曹明檀據當地農民提供的線索,在南指揮鄉南指揮村鑽探發現。從“秦公一號大墓”發掘展開,整個陵園區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3公里,總面積21平方公里。陵區內四周環繞35公里長的護陵壕溝;陵區內有大小、形制不等的13座陵園,都有或單或雙的護陵壕溝。全陵區18座“中”字型秦公大墓,3座身份不明的“甲”字型和一些中、小墓葬,面東背西。陵園每個墓葬按大小依次向左下方排列。為大墓修建的21個車馬坑,最大的長111.6米,寬25.4米。鑽探、發掘前整個墓區均無封土堆或木石標誌。鑽探發現圍繞墓頂四周的一處卵石散水、陶製管道及柱洞和夯牆、瓦片,證明當時墓上曾修有規模宏大的殿堂。 “秦公一號大墓”出土的文物石磬,示意墓主人是秦景公;出土的絲綢系先秦時期至今首次發現;出土的鐵鏟、鐵削等工具,把我國北方已有定論的鑄鐵技術起源提前到春秋中期,是我國最早使用鑄鐵技術的地區之一。“秦公一號大墓”的發掘,為研究先秦文化及其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