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源瓷窯址

渾源瓷窯址從唐代延續到元代。對渾源瓷窯發掘窯爐6處,保存完好者4處,發現窯泥煉泥烘烤工作作坊兩處,以及匣體、墊餅、燒瓷和裝飾工具、青瓷、白瓷、仿鈞瓷等各種類型的陶瓷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渾源瓷窯址
  • 地址:渾源縣城
  • 性質:古窯遺址
  • 朝代:唐代
簡介,考古,渾源唐代古瓷窯窯址亟待保護,

簡介

渾源古瓷窯群位於渾源縣城南8公里處,綿延5公里,時間從唐代一直延續到元代,是山西省境內發現的歷史悠久、規模較大的一處古窯遺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在對渾源瓷窯進行大規模發掘時共發現窯爐6處,其中保存較完好者4處,同時發現窯泥、煉泥及制坯、烘烤工作作坊兩處,以及大量匣體、窯柱、墊餅、模範等燒瓷和裝飾工具和青瓷、白瓷、黑瓷、仿鈞瓷等各種類型的陶瓷器。
〖古所副研究員任志祿介紹,渾源窯是中國燒制青瓷最北部的一個窯口,燒造量很大,而“鑲嵌瓷”是目前出土的渾源青瓷中一個獨特的品種。其製作方法是在胎上畫出花的範文,然後在範文內填上白色化妝土,剔除多餘的化妝土後,施青釉入火燒成。由於坯體呈青灰色而化妝土為純白色,燒制後就形成了美觀別致的青地白花。
目前發現的鑲嵌青瓷主要有各種類型的碗、盤、枕,其裝飾題材主要有牡丹、菊花、禽鳥、嬰戲紋、格線紋、米字點等,邊飾有雙線紋、回紋、白粗包線邊。
任志祿說,“鑲嵌瓷”過去一直被認為是朝鮮的民族特色,稱為高麗鑲嵌瓷,從相當於中國金代中期的12世紀中葉開始燒造。高麗的鑲嵌瓷是在青瓷和沙器上鑲嵌,但最初以青瓷鑲嵌為主。
文物專家在考證後認為,渾源鑲嵌青瓷的出現,說明了中國不晚於12世紀中葉就在燒造“鑲嵌瓷”,雖然此次發現品種較少,但已經完全反映出其基本面貌。渾源“鑲嵌瓷”的發現,不但為了解中國北方瓷器燒造史提供了實物依據,而且為探討鑲嵌瓷的起源,以及研究中國北方與朝鮮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

考古

唐初,唐高祖李淵對占領大同的軍閥劉武周“北面稱臣”,至唐太宗李世民,派李靖、李績率10萬大軍擊敗20萬突厥軍隊,貞觀元年設雲州(今大同)。永淳元年(682年),薛仁貴再攻雲州。開元18年(730年)仍置雲州,後又建“國寺”開元寺。根據這一史實推斷,山西大同市的渾源窯應在這一時期創燒,並隨著唐王朝生產力的發展而迅速走向成熟。上世紀90年代末,山西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市渾源縣城以南約8公里處,發現了兩處唐代陶瓷窯址,引起了陶瓷學界的高度關注。唐代是渾源窯的創始階段。渾源窯由唐代始,歷遼金元明清各代,直至近現代仍在燒制陶瓷,在長城中段一帶享有盛譽,在晉北已知的24處古代瓷窯中屬於領軍窯口,其土生土長的工藝風格極具藝術魅力。孟耀虎先生用“烏黑如漆、勻淨細膩”來形容渾源窯的黑瓷,並指出這是刻意配製的。因此在學術上,渾源窯證實了黑瓷並不屬於青瓷序列,而是晉北瓷窯的又一傑作。唐代渾源窯芒口器十分普遍,是蘸釉之後再刮釉,有疊燒,有對口燒,但與宋定的覆燒工藝不同,因此可以證明,芒口的出現應始於唐代。由於茶葉末釉為窯變而產生的一個特殊品種,人們常認為其不是窯工有意燒制。但唐代渾源窯茶葉末釉的比例很高,且釉層勻淨,應是刻意燒造出的產品。
唐代渾源窯的器型有碗、罐、缽、執壺、杯、瓶、爐、缸等。其釉色有白釉、黃釉、青釉、醬釉、茶葉末釉、絞胎等,釉面光亮潤澤。胎多呈淺黃色,少數呈灰色。灰色胎質,胎較緻密,不施化妝土,多施青釉、醬釉、茶葉末釉。淺黃色胎質較粗,有黑色雜質,且有小出氣孔,施化妝土,有黃釉和透明釉兩種。下面介紹幾件較有代表性的標本。白釉碗:為飲食器,內滿釉外半釉,平底,微內凹的餅形實足,足端外側斜削一刀,大者直徑達9厘米。圓口,亦有口唇寬厚者,先將口沿外卷,後拉坯成型,截面中央能見孔隙。潔白釉,也有泛灰、泛黃的,施化妝土。胎質疏鬆,氣孔多,有黃白胎和灰白胎兩種,比較厚重粗糙,內底均見3個支釘痕。
醬釉斂口缽:因似僧人飯缽而名,灰胎,胎質堅硬,芝麻醬釉外施半釉內滿釉,餅形實足,底足較矮。俯視口沿寬平厚實,系口沿外卷後再拉坯成唇口,故口唇突起如環,但無頸,俊秀雅氣,應屬中高檔產品。同類器還有白釉黃白胎、茶葉末釉和十分光亮潤澤的黑釉、黑褐袖,有的窯溫欠缺導致釉成灰色,茶葉末釉氣泡普遍較多。瑩潤的黑釉氣泡很小,說明其燒制技藝已達成熟。
研磨盤:茶葉末釉,灰色胎,做工精細。研磨盤的功用在於將茶餅磨成碎末,以利煎煮出汁飲用,以沸水點沏茶條而飲是後來的工藝。唐人煮茶時還加入棗、姜、蔥、薄荷等混煮,將汁倒入瓶內,也有人認為是倒在壺裡,灌上沸水浸泡待用。
茶葉末釉盞:渾源窯盞腹淺而巧小,玉壁底,底中心挖出一個小底,有施釉和不施釉兩種,器壁斜直,與深腹平底大碗的造型不同。這種盞有內外青釉、內外白釉或黑釉、內白釉外黑釉或茶葉末釉、內白外青釉、內白外芝麻醬釉多種。小盞產量似乎很大,與茶托配套,反映了當地的飲茶風氣直追江南。陶瓷界對裏白外黑的盞給予了很高評價,是獨具特色的產品。圖中不施化妝土的細白釉壁底小盞格外引人喜歡,與灰白、黃白的器皿相比,顯然白度最高,比例協調,小巧玲瓏,斷面絲光度高,釉厚處呈淺綠色,氣泡有明顯定窯風格,是最精緻的。只是這類細白瓷數量很少,陶瓷專著都沒有提到過。經與遼金元白瓷相比較,其胎釉是一脈相承的。
絞胎碗:由赭紅胎與白胎相絞,施淡黃釉,釉水瑩潤,花紋美麗。器型還有枕、盞托;釉色還有青釉。
窯具:三叉片狀支墊器的三個頂端各有一個錐形支釘,有的尖細,有的呈乳釘形,頂尖與碗的內底相支,以此法疊燒,相支處留下了三個支釘痕,三叉背有的與另一碗底相粘,因此廢棄窯具很多。線軸狀器為橫向支撐物。

渾源唐代古瓷窯窯址亟待保護

山西是我國文物大省。當人們對春秋戰國的青銅器、元代的壁畫、唐宋的木結構建築、明清的宅院津津樂道時,當世人談及官、鈞、定、汝、哥等瓷器時,卻都忽視了山西名窯的瓷器。事實上,山西渾源古瓷窯就是盛唐時期的九大窯口之一。只是如今,這些昔日爐火通紅、精品迭出的窯口,已經化為廢墟,有的已經成為農田,代之以盛唐時代“工匠四方來,器成天下走”興盛局面的是,巨大的載重卡車捲起的黑色煙塵,不能復生的文物正在被重重地壓在腳下,淡出人們的視線。
寶貴的文化遺存
英文“China”一詞即有瓷器的意思。可見,西方人認識中國是始於我國的瓷器。從某種意義上說,陶瓷就是一部中華文明和人類文明史。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勤勞智慧的先民們點土成金,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亨有盛譽的中華古瓷,已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裡的明珠。
渾源縣誌中記載,渾源縣自古盛產陶瓷器皿,歷史不但悠久,而且遍布縣城四周,尤以城南為最。出渾源城南外至恆山金龍口,谷底是川流不息的唐峪河,兩岸恆峰、翠壁立而視,這道長達15華里的溝谷,古稱瓷峽,也就是說這溝峪的兩側自古因盛產陶瓷而命名。渾源縣古瓷窯遺址與李峪彩陶文化、李峪青銅器遺址、古長城遺址、漢墓遺址並列為五大文化遺蹟。
為尋訪古瓷窯窯址,記者興沖沖從渾源縣城往南出發10數里,車的擋風玻璃上已經披上了一層黑色粉末,然而黑色的摧殘依然擋不住欣喜的誘惑,僅僅大磁窯、大磁窯鋪、青磁窯、古磁窯這四個連綿不斷的村落,村村以瓷而命名就讓你幾近癲狂。
1977年,故宮博物院的幾位陶瓷考古專家在河南省採集唐代陶瓷時,一個偶然的機會從中國各省分布詳細地圖上發現了幾乎連在一起的大磁窯、大磁窯鋪、青磁窯、古磁窯這些地名,他們像當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興致勃勃地驅車趕到渾源,到古磁窯村進行考察,並在該村發現古代瓷窯遺址。他們在古窯址採集到宋元時代的大量瓷片,還發現了部分唐代陶瓷碎片,對研究我國唐、宋、元、明等代陶瓷有著重要的價值。專家斷言,在金元兩代時,恆山腳下的陶瓷業是相當發達的,為金、元兩代官用和民用瓷器的重要產地之一。
壯美的民間傳說
早在唐代以前,渾源縣就是生產瓷器非常集中的地方,其原因是古瓷窯村地上有優質的粘土,地下有優質的煤炭資源。在其他地方以木材燒制的時候,這裡就開始用優質煤炭加工燒制瓷器了,據說當時瓷窯的溫度可達3000多度,在當時用木炭燒制是很難達到這樣高的工藝要求的。因此,這裡生產的瓷器質地細膩、釉色鮮艷。到了唐代,更成為工匠藝人燒制唐三彩的首選地之一,也是御用貢品的專門生產地之一,但後來衰落了。對於為什麼由極盛而突衰,在古瓷窯窯址的後人中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個悲壯的故事:唐代一個皇帝駕崩,急需一批唐三彩做隨葬品。古瓷窯中的一位老師傅為了完成任務,組織全體工匠日夜加工,可是,就在這批貢品燒制完畢,將要出爐的時候,窯頂塌落,把老師傅和幾位徒弟壓在裡面。上千度的高溫把幾位工匠頃刻之間化成灰燼。其他徒弟眼睜睜看著師傅離去,不忍踏著師傅把這些唐三彩取出,又怕完不成皇上的旨意而被殺頭,都紛紛連夜出逃。從此,古瓷窯極盛而衰,也留下這樣一個壯美的傳說:古瓷窯裡面有一大批專為皇上陪葬的貢品——唐三彩。但這批唐三彩究竟在古磁窯村什麼地方,誰也不得而知。
1999年,一次大雨過後,在一個叫大雁條(音)的地方,山體發生了滑坡,村民王六四、康傑、李才在滑落的山體下發現了幾個古代的小碗、小碟。訊息傳出,外面的文物販子蜂擁而來,都找當地村民購買古瓷器。甚至,有的人出錢雇當地農民到山坡上挖掘古瓷器,隨即,渾源古瓷窯由此在北方聲名鵲起。
古瓷窯窯址面臨萬劫不復的深淵
披著厚厚的黑塵在古瓷窯窯址穿行,先輩們留下的是太多的魅力和未知。
古瓷窯窯址是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遺存,距渾源縣城南15公里處的青磁窯鄉古磁窯村南,現存面積約6000平方米,堆積厚約1—3米。在古瓷窯窯址,散布在地面的殘瓷片隨處可見,燒造期為中晚唐至金元時期,器型有碗、缽、瓶、罐、注子等,釉色有白、黑、青三種。
記者在新造出的溝壑中穿行,除了一隊隊裝滿煤炭的大型車輛駛過,和偶爾有收購古瓷的小販問道之外,已經感受不到曾經名聲鵲起的古瓷窯的存在了。記者在一個劉姓村民的熱情指引下,來到了古瓷窯窯址碑的地方,只見一堆磚頭瓦礫,不見那塊漢白玉碑身。在一行數人苦苦尋覓了十幾分鐘後,發現在一個斷崖處有一塊方形石板,老劉蹦跳下去用青草拭去浮塵,方顯“古瓷窯址”字跡。
記者迫不及待地在古瓷窯窯址蹣跚時,才真正發現這片土地的神奇:渾源古瓷窯窯址殘留有許多較大瓷片,在斷層處清晰可見3—4米的古瓷碎片堆積,用不著刻意尋找,不一會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古瓷片就堆了一地。這片神奇的土地下究竟有多少變幻莫測的色彩?站在古瓷窯窯址環顧左右,本來狹小的溝谷仿佛突然間被一道道土石平台擠了過來,這土石的洪流從那不遠處一段不知什麼年代的古城牆下滾滾洶湧而來。
一股悲戚襲上心頭。面對此情此景,老劉說,你下次再來,古磁窯村也許就不復存在了。現在村委會逼迫村民把土地賣給一個叫楊振軍的商人,每畝地2000元。可你看看這些地方成了啥?漫山遍野是幾十丈高的礦渣石頭,現在村里還剩下300多畝土地,村委主任天天讓我們去丈量耕地,村民們都不想去,又不敢不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