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數據進化生成理論及套用

測試數據進化生成理論及套用

《測試數據進化生成理論及套用》是201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鞏敦衛、姚香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測試數據進化生成理論及套用
  • 作者:鞏敦衛、姚香娟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12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030392954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測試數據進化生成理論及套用/智慧型科學技術著作叢書》編著者鞏敦衛、姚香娟、張岩。
軟體測試是保證軟體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採用遺傳算法生成測試數據,能夠大大提高軟體測試效率,成為近年來軟體工程和進化最佳化界的熱點研究方向之一。本書闡述採用遺傳算法生成複雜軟體測試數據的原理及套用,內容主要涉及如下4個方面:滿足不同結構覆蓋準則的測試數據進化生成、遺傳算法用於測試數據生成的性能提高策略、語句覆蓋可測試性轉化,以及並行程式測試數據進化生成等。除了詳細闡述採用遺傳算法生成測試數據的原理與方法外,本書還給出不同方法在基準和實際工業軟體測試的套用,以及全面的算法對比結果。為便於套用本書闡述的方法,書後附有被測程式和闡述方法的源程式。本書是國內第一部關於遺傳算法用於複雜軟體測試數據生成的專著,也是著者近5年來在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資助下,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的結晶。

圖書目錄

第1章測試數據進化生成入門1
11軟體測試基本概念2
111軟體測試的定義2
112軟體測試的目的2
113軟體測試的方法3
114軟體測試的原則3
115軟體測試的分類3
12基於覆蓋的測試數據生成方法4
121測試充分性準則4
122測試數據生成方法5
13測試數據進化生成6
131問題的轉化6
132遺傳算法基本原理8
133基於遺傳算法的測試數據生成10
14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11
141測試數據進化生成研究現狀11
142存在的問題12
15主要內容及組織13
16本章小結15
參考文獻16
第2章不可執行路逕自動檢測19
21研究動機19
22條件語句之間的相關性20
221條件語句相關性的定義21
222條件語句相關性的判定21
23條件語句謂詞表達式取值機率的估計23
24不可執行路徑的自動檢測27
241不可執行路徑的檢測27
242循環體包含條件語句的不可執行路徑檢測28
243不可執行路逕自動檢測的步驟28
25實例分析29
26在程式測試中的套用31
261基準程式實驗31
262工業程式實驗36
27本章小結37
參考文獻38
第3章多路徑覆蓋測試數據進化生成39
31研究動機39
32測試數據生成問題的數學模型41
33基於遺傳算法的測試數據生成42
331進化個體適應值計算42
332進化個體比較44
333算法終止條件45
334算法步驟46
34在基準程式測試中的套用46
341實驗設計46
342參數設定47
343性能指標47
344實驗結果與分析48
35本章小結51
參考文獻52
第4章路徑赫夫曼編碼表示的多路徑覆蓋測試數據進化生成53
41研究動機53
42路徑的赫夫曼編碼表示55
43路徑匹配度計算57
431程式插裝57
432路徑匹配度計算58
433測試數據生成問題的數學模型59
44適應度函式設計60
441進化個體適應值計算60
442進化個體適應值計算特點61
443算法步驟61
45在基準程式測試中的套用62
451三角形分類程式62
452其他基準程式64
453複雜路徑覆蓋實驗64
46本章小結66
參考文獻67
. viii .測試數據進化生成理論及套用目錄. vii .第5章基於信息共享的多路徑覆蓋測試數據進化生成68
51研究動機68
52測試數據生成問題的數學模型69
53基於信息共享的測試數據進化生成70
531多種群並行遺傳算法71
532測試數據進化生成步驟72
54性能分析73
541測試數據生成的機率73
542例子74
55在基準程式測試中的套用75
551三角形分類程式實驗75
552其他程式實驗77
56本章小結80
參考文獻81
第6章基於路徑分組的很多路徑覆蓋測試數據進化生成83
61研究動機83
62基於相似度的路徑分組84
63測試數據生成問題的數學模型85
631問題的數學模型85
632子最佳化問題的約簡86
64基於遺傳算法的測試數據生成87
641進化個體編碼87
642進化個體適應值88
643算法終止條件88
644算法步驟88
65性能分析89
651集合測度89
652生成期望測試數據的機率90
653基於相似度的路徑分組的合理性91
654子最佳化問題約簡的合理性91
66實例分析92
67在程式測試中的套用96
671對比方法97
672參數設定97
673基準程式實驗97
674工業程式實驗101
68本章小結104
參考文獻105
第7章很多路徑覆蓋測試數據進化生成的並行實現107
71研究動機107
72基於相似度和計算資源的路徑分組109
73測試數據生成問題的數學模型110
74基於遺傳算法的測試數據生成111
75性能分析111
76在程式測試中的套用113
761程式Insert的目標路徑分組113
762性能指標120
763程式Insert實驗121
764工業程式實驗122
77本章小結125
參考文獻126
第8章用於路徑覆蓋和缺陷檢測的測試數據進化生成127
81研究動機127
82測試數據生成問題的數學模型129
821決策向量129
822路徑表示129
823約束函式130
824目標函式131
825測試數據生成問題的數學模型132
83基於遺傳算法的測試數據生成132
831加權單目標函式133
832基於罰函式方法的約束函式處理133
833算法步驟134
84在程式測試中的套用134
841缺陷判定方法135
842參數設定141
843實驗結果141
85本章小結152
參考文獻153
. x .測試數據進化生成理論及套用目錄. ix .第9章基於搜尋空間縮減的路徑覆蓋測試數據進化生成155
91研究動機155
92路徑與輸入向量之間的相關性157
921節點與輸入分量之間的相關性157
922路徑與輸入向量之間的相關性158
93用於測試數據進化生成的搜尋空間縮減160
931一條目標路徑時的搜尋空間縮減160
932多條目標路徑時的搜尋空間縮減163
94性能分析165
95在程式測試中的套用167
951單目標路徑實驗167
952多目標路徑實驗169
96本章小結177
參考文獻178
第10章基於適應值調整的路徑覆蓋測試數據進化生成179
101研究動機179
102進化個體貢獻度180
1021進化個體貢獻度182
1022對循環結構的處理184
103基於進化個體貢獻度的適應值調整184
104性能分析185
105在程式測試中的套用186
1051對比方法、參數設定與評價指標186
1052三角形分類程式實驗186
1053冒泡排序程式實驗189
1054工業程式實驗189
106本章小結191
參考文獻191
第11章基於優質初始種群的路徑覆蓋測試數據進化生成193
111研究動機193
112優質初始種群的形成194
113遺傳運算元的作用範圍195
114性能分析196
115實例分析198
116在程式測試中的套用200
1161被測程式200
1162遺傳運算元與參數設定201
1163實驗設定201
1164實驗結果201
117本章小結203
參考文獻204
第12章基於占優關係的語句覆蓋測試數據進化生成206
121研究動機206
122占優語句(集)的確定209
123語句覆蓋測試數據進化生成210
124方法的優點211
125實例分析211
126在程式測試中的套用214
1261被測程式214
1262實驗設計215
1263實驗結果215
127本章小結217
參考文獻218
第13章基於占優關係的多語句覆蓋測試數據進化生成219
131研究動機219
132基於占優關係的目標語句縮減220
1321圖論基本知識220
1322目標語句占優關係圖221
1323目標語句縮減222
133縮減後語句覆蓋測試數據進化生成222
134在程式測試中的套用224
1341被測程式224
1342實驗設計224
1343實驗結果與分析225
135本章小結227
參考文獻228
第14章基於路徑覆蓋的變異測試數據進化生成229
141研究動機229
142基於路徑比較的變異體殺死準則231
143變異測試數據進化生成方法232
1431目標路徑的選擇232
1432測試數據生成問題的數學模型233
1433適應度函式的設計233
144實例分析234
145在程式測試中的套用237
1451被測程式描述237
1452實驗設計237
1453實驗結果及分析238
146本章小結239
參考文獻240
附錄1基本遺傳算法原始碼241
附錄2實驗程式262

作者簡介

鞏敦衛,1970年3月生,江蘇省銅山縣人,博士,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江蘇省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方向帶頭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者,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自動化學會理事,中國礦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8年9月-1992年7月,在中國礦業大學套用數學力學系學習,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92年9月-1995年3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讀控制理論及其套用專業碩士研究生,獲得工學碩士學位。1996年9月-1999年7月,在中國礦業大學讀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獲得工學博士學位。1999年9月-2001年9月,在中國礦業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2007年7-12月,在英國伯明罕大學訪問。
主要研究方向為智慧型最佳化與控制。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項目各1項,參加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1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為近20家國際、國內權威學術期刊的特約審稿人。近期已出版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