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發電廠志

清鎮發電廠志

《清鎮發電廠志》是清鎮發電廠廠志編委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鎮發電廠志
  • 作者:清鎮發電廠廠志編委會
  • 出版時間:1999年12月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清鎮發電廠生產、管理、生活發展有全過程。

作品目錄

封面
清鎮發電廠志
著作權頁
清鎮發電廠廠志編委會
圖片
領導題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視察清鎮發電廠時以該廠企業精神為內容作的題詞
能源部副部長史大禎題詞
關懷與鞭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1996年5月視察清鎮發電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1995年12月視察清鎮發電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由紀雲1996年6月視察清鎮發電廠
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正英1996年4月視察清鎮發電廠,實地觀察全廠MIS系統的演示
能源部部長黃毅誠1990年2月視察清電三期生產現場
能源部副部長史大禎1992年2月視察清電時對企業達標情況現場考問
電力工業部副部長趙希正1997年11月視察清鎮發電廠
國家電力公司副總經理陸延昌1998年11月是第三次到清鎮發電廠檢查工作
電力工業部副部長查克明1993年8月視察清鎮發電廠
原水利部副部長黃友若1987年10月到清鎮發電廠考察
原水利電力部副部長趙慶夫1992年3月在視察清電多經粉煤灰現場
能源部總工程師秦中一1992年12月到清電檢查工作
全國水電工會主席呂保柱1997年8月在清電參觀廠安全教育展覽
貴州省委書記劉正威(左二)、省長王朝文(左一)一九八九年十二月視察清鎮發電廠
貴州省省長陳士能一九九五年十一月視察清鎮發電廠
貴州省代省長吳亦俠一九九六年九月到清電檢查工作
開拓務實
1990年6月30日清鎮發電廠首台機組發電20周年廠領導1990年以前部分老領導合影
1990年7月廠領導班子合影
1998年3月廠領導班子合影
企業榮譽
生產管理
1998年1月清鎮發電廠七屆三次職工代表大會
1996年清鎮發電廠職教先進表彰會
1998年5月7日清電塘關灰場8號壩復土還耕簽字儀式在清電四樓會議室舉行
1997年3月熱工分場團支部開展的安規知識競賽活動
1981年廠安全教育展覽首展以來,每年舉辦一次(圖為1997年)
第二十二期計算機操作培訓班(一九九七年)
清電網控室
清電200MW機組檢修現場
清鎮發電廠三期擴建工程奠基(1986年5月30日)
清電三期擴建現場
清電首台200MW機組移交生產簽字儀式(1989年1月1日)
清電一、二期改造新安裝的電除塵器一角
一、二期鍋爐八米層現場(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清電200MW機組配套的灰水濃縮池
清電5號主變改造工程現場
青工崗位練兵(比武)
清電三期露天煤場斗輪機採料作業
清電多經實業部公司
精神文明建設
1992年3月12日清鎮發電廠五屆五次職代會通過的清電企業精神
清鎮發電廠每年舉行一屆的職工合唱節
中共清電黨委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學習班
新黨員舉行入黨宣誓儀式
清電青年之家小樂隊
清鎮發電廠軍樂團
1990年6月30日清鎮發電廠發電20周年慶祝大會
清鎮發電廠積極回響貴州省委、省政府號召向麻山、瑤山貧困地區獻受心(1994年4月)
1994年9月29日《貴州清電報》創刊三周年(100期)
清鎮發電廠每年“植樹節”的植樹綠化活動
生活福利
清鎮發電廠家屬區全景(1998年)職工住宅
拆除前的老住宅(1967年建1970年加層)
清電一九八七年十月建成的首座衛星地面接收站一九九六年已建成有線電視網
清電優美環境的新景點——高桿燈
一九九九年裝修一新的清電賓館
清鎮發電廠職工醫院(1998年)
1997年9月落成的清鎮發電廠老年活動中心
清電職工食堂外景
職工食堂為職工供應品種多樣的早餐
豐富多彩的職工文化生活
清鎮發電廠工人合唱團曾多次在全國、省、市獲獎,是一支有較高素質的工人合唱團
清鎮發電廠子弟學校少兒合唱團
元宵燈會鍋爐分場舞龍隊
清電職工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源”
1989年建成,1994年安裝燈光照明系統成為貴州省內唯一的一個燈光足球場
1996年8月清電建成標準游泳池
第三屆貴州省工人運動會開幕式在清電舉行(1995年11月)
離退休辦公室舉辦老年門球選拔賽
職工象棋比賽
團青假日圍棋賽
“三八”婦女節女職工拔河比賽
一年一度的職工籃球比賽
清電子校學生運動會
序言
凡例
目錄
概述
第一篇工程建設
第一章一期工程
第一節第一期工程建設
第二節一期機組生產準備與試運投產
第二章二期工程
第一節第二期工程建設
第二節二期機組生產準備與試運投產
第三章三期工程
第一節第三期工程建設
第二節三期機組生產準備與試運投產
第二篇生產管理
第一章生產過程
第一節輸煤系統
第二節燃燒系統
第三節汽水系統
第四節電氣、配電系統
第二章生產能力
第一節主要生產設備
第二節發電能力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第三章運行
第一節運行體制
第二節運行方式與調度
第三節運行操作
第四節運行分析
第四章檢修
第一節檢修組織
第二節設備管理措施
第三節檢修維護
第四節更新改造
第五節技術監督
第六節環境保護與粉煤灰綜合利用
第五章安全生產與管理
第一節安全生產規程與制度
第二節反事故措施
第三節安全網與責任
第四節安全教育活動
第五節安全記錄及獎懲
第六節事故典例
第六章“雙達標”與“創一流”
第一節安明生產創水平達標活動
第二節創建無泄漏工廠
第三節創建一流火力發電廠
第三篇管理
第一章體制與機構
第一節領導體制
第二節機構設定
第二章計畫管理
第一節生產計畫
第二節小基建計畫
第三節更新改造計畫
第四節大修計畫
第五節契約管理
第六節統計工作
第三章財務管理
第一節固定資產管理
第二節成本核算與管理
第三節資金核算與管理
第四節利潤與稅金
第四章物資管理
第一節計畫與採購
第二節定額管理
第三節庫儲管理
第四節物資管理現代化
第五節電力物資工作標準化
第五章燃料管理
第一節燃煤管理體制
第二節燃煤來源
第三節計畫與採購
第四節燃煤管理
第六章勞動人事管理
第一節職工隊伍
第二節勞動管理制度
第三節定員定額
第五節勞動保護
第六節工資、獎勵與津貼
第七節離退休管理
第八節社會保險
第七章科技情報與檔案管理
第一節科技組織及活動
第二節科技成果
第三節科技書刊及管理
第四節檔案種類及管理
第五節信息系統
第八章微機套用與標準化管理
第一節微機套用
第二節標準化與計量
第三節可靠性管理
第四節全面質量管理
第九章審計監察工作
第一節審計
第二節監察
第十章治安保衛與人民武裝
第一節治安保衛機構
第二節治安管理
第三節消防工作
第四節人民武裝工作
第十一章車輛管理
第一節機構設定
第二節車輛使用與保養
第四篇教育
第一章職工教育
第一節組織機構
第二節文化教育
第三節技術業務教育
第四節在職崗位培訓
第五節職工學歷培訓
第六節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章學校
第一節子弟學校
第二節技工學校
第五篇後勤管理
第一章醫療保健
第一節醫療設備及醫務人員
第二節防病治病
第三節婦幼保健
第四節計畫生育
第二章生活福利
第一節生活設施
第二節文體設施
第三章多種經營
第一節農場
第二節商店
第三節耐磨件廠
第四節粉煤灰分公司
第五節修理場
第六節磚廠
第七節印刷廠
第八節綜合服務隊
第六篇黨群工作
第一章黨務工作
第一節黨代會
第二節黨委會
第三節黨委工作機構
第四節基層黨支部
第二章組織工作
第一節黨員教育與整頓
第二節組織發展
第三節組織活動
第四節幹部工作
第五節落實政策與核查工作
第三章宣傳工作
第一節幹部理論教育
第二節精神文明建設
第三節宣傳報導工作
第四章紀律檢查工作
第一節黨風黨紀教育
第二節查處違紀案件
第五章工會工作
第一節廠工會委員會
第二節基層工會組織
第三節職工代表大會
第四節勞動競賽
第五節文體活動
第六節勞保福利
第七節女工工作
第八節職工之家
第九節職工技協
第六章共青團工作
第一節團代表大會
第二節團的思想、組織建設
第三節團青活動
第七章協會·學會
第一節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第二節企業管理協會
第八章企業榮譽
第一節國家、省、部級先進集體(含單項獎)
第二節全國、省、部級勞動模範先進生產(工作)者(含單項獎)
第三節省、部、級及以上科技、教育、文化成果獎
第四節地、局級先進集體、個人
第五節黨和國家領導人,主要省領導,部領導視察清鎮發電廠評價、題詞
大事記
人物錄
一、歷任正廠級幹部
文金和
金月華
范高山
張希奎
亓茂萃
藺洪(金侯)
王毓辰
陳玉端
藍家鑫
李永泰
向德洪
丁兆貴
羅紹林
嚴道一
吳正國
二、歷任副廠級幹部
王樹生
征行
潘永根
黃炳榮
高聖泰
潘久珠
項阿唐
張躍臣
陳紀河
陳博若
田維明
靳仁普
夏苡
趙世欽
張耀堂
朱鶴鳴
李志石
卓漪清
劉忠保
李鳳恩
陳國慶
袁世芹
秦連捷
邱登科
趙克立
陳旭昭
葛惠仁
金澤華
吳維和
陳進
肖維林
盧如燦
齊敬宗
三、建國前參加革命老幹部
四、清鎮民電廠歷任正副科級幹部
五、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名錄
六、其他名錄
附錄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