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是中國高等教育系統規模最大的科研與設計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 組織隸屬:清華大學
  • 成立日期:1958年
  • 組織性質:科研與設計單位
發展歷史,創建之初,初見成效,發展艱辛,近年成果,主要職能,組織結構,領導機構,師資力量,歷任領導,

發展歷史

創建之初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主體部分位於風景秀麗的北京北郊燕山腳下昌平區虎峪風景區。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核研院籌建於1958年,始建於1960年1月。早期稱清華大學原子能基地,1962年起名為清華大學試驗化工廠(簡稱試化廠)。1979年3月經學校批准更名為核能技術研究所(簡稱核能所)。1990年11月10日,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簡稱核研院)。2003年9月經清華大學2003-2004學年度第1次校務會議討論通過,更名為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簡稱核研院)。更名後原有設計院資質保留,名稱仍為“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核研院俗稱“200號”,這是禁止試驗反應堆最初在校內基建項目的編號。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簡稱核研院),是我國高等教育系統規模最大的科研與設計單位。其主體部分位於風景秀麗的北京北郊燕山腳下昌平區虎峪風景區。該院籌建於1958年,始建於1960年。1962年定名為清華大學試驗化工廠(簡稱試化廠),1979年4月經學校批准更名為核能技術研究所(簡稱核能所),1990年11月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簡稱核研院),2003年經學校批准更名為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1958年7月,清華大學蔣南翔校長決定建立以反應堆為中心的原子能方面的教學、科研和生產聯合基地。在工程物理系主任何東昌的領導下,工程物理系反應堆工程專業師生開始設計游泳池式禁止試驗反應堆。同年11月,選清河以南、距清華園東北邊界約600米的後八家為反應堆廠址,並開始施工。
1959年上半年,後八家施工停止。在工程物理系副主任兼反應堆工程教研組主任呂應中的領導下,工物系師生繼續設計禁止試驗反應堆。1958年至1959年,全校先後有500餘名師生員工參加了禁止試驗反應堆的初期有關工作。
1959年春,清華大學組織工物系、土木系有關人員會同北京市城市規劃局,在市區以外地區進行反應堆新廠址的調查,提出了兩個廠址方案。1959年底,經北京市委批准,反應堆廠址設在南口以東、虎峪村以南地區。同時該反應堆工程被列入國家科委及北京市1960年重點項目,一期工程計畫經教育部和原二機部批准。
1960年元旦剛過,一支由復轉軍人、校基建處和行政處的工人為主組成的100多人的施工隊伍從清華園來到虎峪工地。2月,土建設計組進駐工地。3月,工藝設計隊伍進駐工地。3月5日,禁止試驗反應堆破土動工。禁止試驗反應堆最初在校內基建項目的編號為“200”,這就是核研院俗稱“200號”的由來。

初見成效

禁止試驗反應堆是我國第一座自行研究、設計、調試建成的核反應堆。該反應堆的設計、建造、調試、運行由呂應中同志主持進行。1960年春天,參加這座反應堆建設的有200多人,包括講師1人,助教10餘人,學生100多人,平均年齡只有23歲半。他們住在帳蓬或虎峪村老鄉家中,在村里一座破廟露天開伙。首先自己動手從水庫大壩修水渠通水,靠肩扛手抬修通從昌平到虎峪的第一條高壓供電線路。接著就是挖地基,搞土建施工。從1960年冬到1963年的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建設人員逐漸減少,最少時只有20多人。1964年,國家經濟形勢好轉後,大批建設隊伍又開進工地,加緊施工和安裝。何東昌、呂應中等同志在反應堆建設過程中提出了“尋難而進,勇於創新”、“尖端分解為一般,一般綜合為尖端”、“部分多次試驗,總體一次成功”的指導思想。建設者們立下了“用我們的雙手開創祖國原子能事業的春天!”的誓言。禁止試驗反應堆於1964年國慶前夕建成,並臨界啟動一次成功。與此同時,在王大中同志主持下,還於1964年9月建成了零功率反應堆。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在建堆過程中,共突破技術難關37項,其中有幾項是外國資料中未見過的,如鋁製大水池殼防腐蝕大面積陽極氧化處理工藝等,同時自製儀器設備67種,建立專業實驗室11個。反應堆建成後,接納我校和哈工大、西安交大有關原子能專業的實習師生900多人。
30年多來,在該堆上進行了一系列科學研究,包括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禁止材料性能試驗,醫學動物輻照試驗,中子照相,中子活化分析,中子嬗變摻雜單晶矽的生產,以及高效過濾薄膜核徑跡蝕刻膜的生產等。
1964年至1966年,完成了一項重要的科研——溶劑萃取法核燃料後處理任務。前蘇聯計畫援建我國的後處理廠,採用的是落後的沉澱法技術,1960年蘇聯專家撤走後,二機部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繼續開展用沉澱法進行核燃料後處理的研究和工廠設計工作。1958年,工程物理系副主任滕藤汪家鼎和放射化工教研組主任朱永(貝睿)領導放射化工教研組開始選定國際上先進的流程溶劑萃取法核燃料後處理作為研究題目,並開始進行熱化學實驗室的設計。其後組織工程化學系人工放射化工專業的教師和從1960到1966屆畢業生以及少量的研究生結合畢業設計和論文從事與此有關的化學、工藝、分析、設備方面的研究和設計工作。1963年,滕藤、汪家鼎,朱永(貝睿)同志在大量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向國家建議我國的核燃料後處理技術採用溶劑萃取法。1964年,二機部黨組開會決定拋掉沉澱法改用萃取法,並決定在清華大學200號全面開展溶劑萃取法核燃料後處理的研究工作。這一決定得到了國務院專委會議的批准。 研究工作由清華大學和二機部的有關研究所、設計院及工廠合作,在清華大學200號進行。
1964年下半年,建築面積為700平方米的熱化學實驗室開始動工興建,同時還改建了冷鈾運行實驗車間,於1965年底基本完工。1966年初進行設備安裝,4月開始進行實驗,至10月實驗研究取得了成功。直接參加這項任務的共約300人。
此後,研究成功的工藝流程和設備用來建成我國的核燃料後處理廠,並成功投產,使我國在這一重要領域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

發展艱辛

“文化大革命”中,核研院科研工作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全院教職工並沒有改變為祖國原子能事業而獻身的初衷,在逆境中苦搏和奮爭。1968年,呂應中在獄中提出了我國資源綜合利用的方案,1969年10月向中央呈報了《關於研究釷增殖堆的建議》。1969年11月,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清華大學試化廠承擔了利用釷建造增殖堆核電站的研究任務。核研院教職工在進行這項任務的科研和設計過程中,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對我國釷資源利用的多種方案(熔融金屬堆,熔鹽堆,高溫氣冷堆等)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放射性塵埃擴散大氣實驗、預應力混凝土壓力殼的研製成功等多項重大成果。但因總體方案難度很大,短時期難以完成,經國家計委、國家建委同意,於1979年停建。
70年代末,核研院因經費中斷進入了困難時期。家有困難的同志紛紛調離,但骨幹力量一直堅持在200號工作。從70年代末開始,核研院領導調整了科研方向,把從搞核工程、國防科研的單一性研究單位轉變為以核為主,面向國民經濟許多領域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院,並提出核與非核科研相結合、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相結合、長遠任務與近期任務相結合的指導思想,同時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面向社會,面向國民經濟。1979年實行科研經費課題組核算制,其後又實行了行政領導人負責制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以及生產承包責任制。全院很快地度過了難關,提高了效率,取得了效益。在此基礎上,全院逐步確定了低溫核供熱堆、高溫氣冷堆等幾項對國民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有深遠影響的研究項目,作為主攻方向。
1981年,核研院開始進行低溫核供熱堆概念設計,同年向國家建議開展低溫核供熱研究。同時自己動手改造禁止試驗反應堆,於1983年冬至1984年春成功地進行了國內首次反應堆餘熱供暖運行試驗,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國家有關領導部門重視。1985年,低溫核供熱研究被列入國家“七五”重點攻關項目,並決定在核研院建造一座5兆瓦低溫核供熱試驗反應堆。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王大中主持領導的5兆瓦低溫核供熱堆工程,於1986年3月開始興建,1989年11月建成並臨界啟動一次成功。該堆是世界上第一座投入運行的“一體化自然循環殼式供熱堆”,是世界上第一座採用新型水力驅動控制棒的反應堆。它的運行成功, 使我國在低溫核供熱堆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該堆除完成一系列供暖實驗外,還於1991年成功地進行了熱電聯供實驗,1992年成功地進行了核能空調製冷實驗。由核研院承擔的200兆瓦核供熱堆工程,經國家計委於1993年6月正式批准立項。1995年8月,國務院批准興建200兆瓦低溫核供熱堆工業示範堆。
1986年,核研院承擔的高溫氣冷堆研究被列入國家高技術“863”計畫。1992年3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在核研院建造我國第一座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1995年6月,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在核研院動工興建,2000年12月建成達到臨界,2003年1月實現滿功率併網發電。高溫氣冷堆是安全性好、用途廣泛的先進反應堆,國際核能專家認為,未來最有發展前景的新核電廠堆型是高溫氣冷堆,高溫氣冷堆有可能在國際核電界引起一場革命。模組式球床高溫氣冷堆是最有希望成為“第4代先進核能系統”的技術之一。10兆瓦高溫氣冷堆的建造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為數很少的幾個掌握了高溫氣冷堆技術的國家之一,為今後實現高溫氣冷堆產業化和國產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近年成果

近年來,核研院在高放廢液處理處置和核技術方面取得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朱永(貝睿)帶領核化工研究人員研究 成功的分離高放廢液的“中國TRPO流程”,成為國際上兩個最先進流程之一,研究開發的Cyanex-301分離鑭系錒系元素方法,被國際核能界評價為“多年來該領域的最重要進展”。安繼剛帶領核技術研究人員研製成功的“鈷60貨櫃檢測系統”為國際首創,解決了鐵路列車檢測等難題,並實現產業化,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
核研院積極把核能技術以及由核能技術的發展而帶動起來的各種新技術,推廣套用到國民經濟的許多領域,取得了明顯的效益。全院在科技開發、研究生培養和繼續教育、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和豐碩的成果。
目前,核研院正在堅持科研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方向,向著建設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究與開發基地的目標不斷前進。

主要職能

1964年,清華大學有關專業師生在此建成了自行設計的禁止試驗反應堆,完成了動力堆禁止實驗,此後又與有關部門合作,完成了溶劑萃取法核燃料後處理新技術研究,為中國核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1989年11月,核研院設計建設的5兆瓦低溫核供熱試驗反應堆建成並運行成功,它是世界上首座投入運行的“一體化自然循環殼式供熱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採用新型水力驅動控制棒的反應堆,至今已完成了核能熱電聯供、低溫製冷和海水淡化等一系列試驗。根據“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網站資料,中國第一座200兆瓦低溫核供熱工業示範堆的設計工作,已被國家批准立項由核研院承擔。
核研院負責承擔的國家863高技術研究與發展計畫項目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反應堆,於1995年6月開始動工興建,2000年12月建成達到臨界,2003年1月實現滿功率併網發電。模組式球床高溫氣冷堆被國際核電界公認為21世紀新型核電站的首選堆型之一。這座先進反應堆的建成,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掌握了高溫氣冷堆技術的國家之一。
核研院已研究成功了國際領先的分離高放廢液的中國“TRPO流程”和國際首創的“鈷60貨櫃檢測系統”,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
根據“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網站資料,核研院完成了幾十項國家重點科研任務,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有160項成果獲部委級科技成果獎,18項成果獲國家級獎,139項專利獲權。1990年12月,核研院榮獲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命名的“全國高等學校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稱號。1992年4月,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的“全國先進集體”稱號。2001年7月,核研院黨委榮獲中組部命名的“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與此同時,核研院黨委還被中共北京市委命名為“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核研院在科研的基礎上,利用本院優勢,努力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在功率電子器件和整機、核同位素工業儀表、精細陶瓷及新型材料、稀土分離與深度加工等方面先後開發了一批先進的高技術產品,為國民經濟做出了貢獻。

組織結構

領導機構

院行政負責人
姓名
職務
張作義
院長
周羽
黨委書記 常務副院長
王革華
副書記
張亞軍
副院長
唐亞平
副書記
孫玉良
副院長
王建龍
副院長
董玉傑
副院長
王賢剛
副書記
向新程
副院長
院黨委負責人
姓名
職務
周羽
書記
唐亞平
副書記
王賢剛
副書記
院技術負責人
姓名
職務
張作義
總工程師
孫玉良
副總工程師
張亞軍
副總工程師
於溯源
副總工程師
董玉傑
副總工程師
李富
副總工程師
常華健
副總工程師
曲靜原
副總工程師
郭吉林
總工程師助理
王捷
總工程師助理
院學術委員會
姓名
職務
何建坤
主任
孫玉良
副主任
姜勝耀
副主任
於溯源
副主任
王建龍
副主任
李富
副主任
陳靖
副主任
向新程
秘書長

師資力量

核研院不僅是科研基地,也是人才培養基地。根據“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網站資料,有9個博士學位授予點,11個碩士學位授予點,一個博士後流動站。從1982年至2004年,該院共授予626名研究生碩士學位,112名研究生博士學位。核研院還面向全國為在職幹部和技術人員舉辦現代科學技術短訓班,促進知識更新。

歷任領導

歷任院長
張作義
2005年5月--至今
張作義
2001年3月--2005年5月
吳宗鑫
1997年--2001年3月
吳宗鑫
1993年--1997年
王大中
1991年--1993年
王大中(所長)
1985年--1991年
呂應中(所長)
1979年--1985年
何東昌(廠長)
1963年--1966年
歷任院黨委書記
周羽
2008年5月--至今
史宗愷
2007年1月--2008年5月
徐景明
2003年10月--2007年1月
徐景明
1999年1月--2003年10月
江崇廓
1995年4月--1999年1月
江崇廓
1991年3月--1995年4月
何建坤
1989年12月--1991年3月
孫繼銘
1986年11月--1989年12月
孫繼銘
1984年3月--1986年11月
張慕津
1980年6月--1984年3月
艾知生
1979年3月--1980年6月
呂應中(總支書記)
1963年--1966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