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絕

《清明二絕》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組七言絕句。第一首詩描寫少年男女踏春遊樂的景象。第二首詩則描寫詩人自己的心情,對周圍人事景物的感受,體現了一種不同流俗的有道者的精神。全詩風格自然,純以白描手法抒寫,體現了宋人以平淡為美的藝術旨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清明二絕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陳與義
  • 作品出處:《全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清明二絕
  • 其一
街頭女兒雙髻鴉1,隨蜂趁蝶學妖邪2
東風也作清明節,開遍來禽3一樹花。
  • 其二
捲地風拋市井4聲,病夫危坐56清明。
一簾晚日看收盡,楊柳微風百媚生。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 雙髻(jì)鴉:又稱雙鴉,少女頭上的雙髻。鴉:比喻黑色,形容婦女鬢髮,所謂“雙發若鴉”,“雲鬢堆鴉”。
  2. 妖邪:裊娜多姿。
  3. 來禽:即沙果。也稱花紅、林檎、文林果。果味甘美,能招眾禽,故名。
  4. 市井:市街。
  5. 危坐:端坐。
  6. 了:了結,度過。

白話譯文

  • 其一
街頭都是踏青的姑娘們,頭上梳著烏黑的雙暫,打扮得很漂亮。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裡,她們隨著在花叢中飛舞的蜂呀、蝶呀,做出種種天真嬌嬈的姿態,東風,這春天的使者,好像也在過清明節呢,吹得特別柔和。你看,它吹得來禽開了一樹多么美麗的花!
  • 其二
春風捲地,拋進來街頭陣陣歡樂的聲浪。病弱的詩人,卻高堂端坐,靜賞清明風光。簾外的夕陽漸漸西沉,看那微風中的楊柳,婀娜多姿,百般嬌媚輕狂。

創作背景

宣和四年(1122),詩人以五絕《墨梅》見賞於宋徽宗,官擢太學博士、著作佐郎。見賞之後,謫監陳留酒稅之前,詩人寫下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第一首詩描繪的是清明佳節人們戶外踏青、遊春、快樂嬉戲的美妙情景。開頭一句的“街頭”即是指明地點的:春天來了,清明走近,戶外的景色這般美好,吸引了許許多多的男兒女兒。可詩人要著力渲染的並非是其他人與物,而是發如墨染,頭盤雙髻的一群群少女。她們的笑臉可與春色媲美,她們的腰肢可與楊柳爭高低。徜徉在美妙的春光里,她們個個妖嬈無比,幾可追蜂賽蝶。一個“學”字,將人與物糅在一起,既有了錯綜交雜的色彩,又蘊含了豐富而不俗的韻致,這流淌在詩人筆端的詩句,無不表露出他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意。接著,詩人筆鋒一轉,引向了東風,而且用一“作”字將其擬人化,仿佛那東風也通曉人意似的,特意在這清明佳節之際,催開了一樹樹爭奇鬥豔的花朵,來點綴自然,點綴佳節,給遊春的人們送上美景,也送上欣喜。整首詩詞句清麗,音節流暢,表情達意淺白酣暢。
第二首詩首句“捲地風拋市井聲”,承其一而來,寫風吹市井喧鬧之聲自外傳來,角度在自己,喧鬧在別人。“捲地風”,語出韓愈《雙鳥》詩“春風捲地起,百鳥皆飄浮”,但僅取其“捲地春風”之意;“市井聲”,化用黃庭堅《仁亭》“市聲鏖什枕,常以此心觀”詩句,亦僅化出“市井聲”一詞;受陳師道《春夜》“風回晚市聲”一語啟發,著一“拋”字,狀”市井”喧鬧之聲如在目前,頓使全句神采飛揚,活靈活現,充滿春天的活力。次句“病夫危坐了清明”,讀來令讀者陡然一緊,與牆外市井之聲的喧鬧相反,詩人卻自稱“病夫”,而且“危坐”,那份拘謹,那份壓抑,躍然紙上;尤其是一“了”字,更是透出了詩人充滿遺憾且有所不甘的心情。其時,詩人名震朝野,眾目所矚,也有些許跡像看來於已不利,因此他只能努力壓抑著自己,端坐高堂,不去遊春。但身未動心卻”飛,“拋”過來的市井之聲時時喧鬧著詩人之心。眼隨心轉,“簾晚日看收盡,楊柳微風百媚生”,無奈之下,只得眼盯著一簾之隔的窗外,看那一抹晚霞漸漸收起,楊柳吐綠的柔條,在微微春風中輕舞飛揚,婀娜多姿,百媚橫生。雖此一窗春色,卻已令詩人心旌搖盪。“百媚生”,語取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以人擬物,更見出楊柳春意。
“文似看山不喜平”,詩歌亦然。此詩雖短,卻一波三折,寫得搖曳多姿。加之語句暢朗,音節瀏亮,風格俊爽,既有江西詩派鍛字鍊句的精工,又具有陶、謝、韋、柳妙契自然的神韻。

名家點評

清·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卷五:“予又從近人嚴長明用晦所選千首宋人絕句中反覆揀擇,得其似唐者百數十首,承漁洋之風旨,廣漁洋所未備。而宋人絕句之佳者,仍未盡於是也。如陳簡齋《清明》云:‘捲地風拋市井聲……楊柳微風百媚生。’此十數絕句,與唐人聲情氣息不隔累黍,何故遺之?且無論唐、宋,即以詩論,亦明珠美玉,千人皆見,近在眼前,而嚴氏置若無睹,故操選枋為至難也。”

作者簡介

陳與義( 1090--1139),宇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自幼能文,尤長於詩。徵宗政和二年( 1113)進士,宣和四年除太學博士,南渡後,累官至參知政事。詩宗杜甫,與黃庭堅、陳師道並稱“江西詩派”的“三宗” 。又工詞, 疏朗明快,自然天成,尤近於蘇駛,今存十餘首。有《簡齋詩》《無住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