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

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

深圳高新區始建於1996年9月,規劃面積11.5平方公里,是國家“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六家試點園區之一,是“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範區”。 2008年,高新區在占全市不到0.6%的土地上,實現工業總產值2249.78億元,同比增長17.60%,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4.19%;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134.07億元,同比增長17.51%,占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23.36%;工業增加值490.33億元,同比增長22.99%,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13.55%;出口112.31億美元;實現稅收119.78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
  • 始建:1996年9月
  • 規劃面積:11.5平方公里
  • 工業總產值:2249.78億元
項目建設,土地,土地現狀,土地利用規劃,管理體制,公交站點,周圍建築,

項目建設

貫徹“三個一批”發展戰略
⒈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四大產業。
⒉重點扶持高新區骨幹企業(含擬進高新區企業):長城計算機深圳公司、長城國際公司、長科公司、海量存儲公司、華為公司、中興新公司、市通訊工業公司、泰豐電子公司、科興公司、康泰公司、通海公司、新鵬公司、海王公司、長園公司、金科公司、天鼎公司、永合公司、飛亞達公司、奧沃公司等。從現在起,凡進入高新區的生產型企業必須是大規模、技術含量高、有足夠資金、效益好的高新技術企業,其年產值應達到20億元人民幣以上。
⒊爭創高新區12個高新技術名牌產品:長城公司的金長城微機和彩色顯示器、華為公司的C&C08程控交換機、中興新公司的ZXJ10程控交換機、通訊工業公司的光纖光纜、泰豐公司的HA888無繩電話、科興公司的基因工程d1b干擾素、 康泰公司的基因工程B肝疫苗、永合公司的雙向拉伸聚苯乙烯片材、金科公司的PTC電子陶瓷、長園公司的熱收縮高分子材料、奧沃公司的伽瑪刀。
技術開發體系
⒈規劃目標:在高新區建立一個以自主開發為主導,自主開發與引進相結合的技術開發體系,使之成為推動高新區和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支生力軍。
⒉體系的構成
⑴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開發中心
以企業的主導產品和經濟實力為依託,對企業進行新產品、新項目的研究開發,是企業創立名牌、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保證。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開發中心是高新區技術開發體系的主要形式。應鼓勵境外大型企業的研究開發機構進駐高新區。
⑵以政府為主導的行業開發機構
由市政府牽頭,穩妥地、逐步地組織實施微電子設計中心、軟體開發中心、生物工程研究開發中心等三個中心的建設。
⑶以“官、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化開發機制
健全機制,充分發揮深圳科技工業園、中國科技開發院、深圳國家電子工 試中心、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在高新區的開發轉化作用。
⑷網路式、開發式的合作與交流體系
爭取使高新區成為中國APEC科技園之一,成為一個國際性、開放式的合作與交流基地。
產業扶持政策
在高新區內率先實行企業運行機制和科技體制等方面的改革試驗。對高新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和項目在土地使用、海關、住房等方面給予統一優惠政策,對屬於稅收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和項目按特區現行稅收優惠政策執行。對個別企業要求給予的特殊優惠政策,可由市高新辦作個案處理,報市政府審定。
支撐服務體系
(一)管理服務體系
⒈成立管理服務中心,採取決策層(高新區領導小組)、管理層(領導小組辦公室)、經營服務層(管理服務中心)的三級管理模式, 對高新區實行企業化、社會化管理。
⒉建立高新區信息網路
⒊開展各類人才的培養與培訓
⒋建立技術商品市場,開展技術諮詢和成果展示
(二)企業孵化體系
建立高新區創業中心,使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器、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的基地、培養高新技術企業家的學校。
(三)社會服務體系
包括金融財會、交通通信、社區環境等方面。
高新區土地利用規劃

土地

土地現狀

高新區總占地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工業用地2.8平方公里(含後海路以南填海區),交通道路用地3.3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及其他用地5.4 平方公里。目前,高新區已開發建成的土地面積6.5平方公里,劃而未建的土地面積 1.3平方公里,未劃未建的空地3.7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規劃

(一)功能分區
根據高新區的功能定位,土地利用規劃將整個高新區劃分為以下幾個功能區塊:
⒈高新技術工業區:主要作為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的生產用地。
⒉科技教育、培訓、孵化區:主要用於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的人才技術培訓,產品的開發試製、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孵化等功能。
⒊綜合功能區:重點安排行政管理、辦公、金融、科展貿易、會議、信息 交流、醫院、賓館等內容。
⒋居住生活區:建立較高檔次的住宅區,並配置完善的公共配套生活設施。
(二)地域布局
在地域布局上,本著“大分散、小集中,分清層次、區別對待”的原則, 形成如下地域功能布局:
⒈北區:配合市府高新辦與國土局對北區西片(第五工業區)的清理,進行局部的功能調整。規劃該區工業用地以安置大型生產型高新技術企業為主,該區東片則安排生活居住與綜合服務功能地塊。
⒉中區:逐漸發展成為以新材料、計算機、生物醫藥工程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區。保留科技工業園原有的用地格局,重點在於改造一部分傳統產業,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的用地比例。並對正大康地的用地改性,對麻雀嶺工業區進行改造。
⒊南區:是未來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區域,也是全區的管理、會展、金融等綜合功能服務中心,包括深圳大學、南區北片及後海路以南的南區南片三部分。深圳大學為培養人才、從事科研開發的基地,與其他科研機構(含技術培訓、研究開發、產品試製)一道,共同構成對高新區的強大技術服務支撐體系。
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
(三)人口規模與居住用地
據測算,高新區可安排的就業人口可達12.03萬人,若將深圳大學的師生(未來以1萬人計)作為就業人口計算在內,則整個高新區可安排的就業人口數為13.03萬人, 可容納的居住人口在不考慮後海路以南進行商品住宅開發的前提下為11.38萬人;若考慮到後海路以南實行滾動開發以求政府投入資金的平衡,則高新區在工業用地仍保持2.8平方公里的前提下,可容納10.18萬人,其餘2萬~3.2萬人在高新區以外的地方解決居住問題。
(四)交通規劃
在理順區內外交通聯繫,合理組織物流與人流運輸的前提下,本次規劃立足現有條件,結合未來發展需求,對各等級交通道路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安排:
⒈廣深高速公路:承擔市際、大型交通設施對外遠距離運輸,由皇崗經本 區北緣直達廣州。
⒉一類幹線道路:承擔城市組團與組團之間及相鄰地域間的長距離交通聯 系。經過本區的有北環快速路(已建成)、麒麟路(已建成)、沙河西路(已部分 建成)、濱海大道(規劃待建)四條。
⒊二類幹線道路:主要承擔城市組團間客運中距離交通聯繫,主要用來提 供公交服務,現已建成經過本區的有深南大道、南油大道。
⒋主幹道:用來承擔組團內部功能區之間的交通聯繫。本區規劃的有後海 路、科苑路、玉泉路。
⒌次幹道:用來承擔組團內部相鄰小區間的短距離出行。本區規劃的有郎山路、科技大道、 銅鼓路、新元路、寶深路、第五工業區中的二號路、 麻雀路、南區的緯四路、學府路、後海濱路。
⒍支路:承擔小區南部及大型建築出入交通。
高新區管理體制

管理體制

建立高新區新型管理體制的原則
深圳高新區管理體制的原則是:在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及深圳 特區法規、規章之下,不改變政府各部門現有職權管轄範圍;不中斷各種審批鏈條;賦予高新辦必要的許可權和調控手段,充分發揮各部門的積極性,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加快高新區發展的合力。
高新區管理體制的構架
根據高新區目前的實際情況,同時借鑑國內其他高新區的成功管理經驗, 建議我市高新區現階段實行決策層(高新區領導小組)、管理層(高新辦)、經營服務層(服務中心)的三級管理體制,對高新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管理。待高新區發展到一定水平後,再對這種管理體制進行必要的調整。
決策層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領導小組,負責高新區各項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協調,負責高新區內改革和發展重大事項的決策,批准或審查高新區的規劃和發展目標,協調解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開發建設和管理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管理層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領導小組辦公室(高新辦),它既是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又是市政府管理高新區的派出機構,還是政府有關部門管理高新區的協調辦公機構。負責組織、實施高新區的建設與發展計畫,協調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縱向管理,對高新區內的項目、土地審批、工商註冊、企業監管、資金運作、人員入戶和出境等方面進行資格審查和全過程管理。
經營服務層即服務中心,通過這個機構的設定,將為高新區內的企業提供政策、法律服務,物業管理服務,財務服務,信息服務以及其他配套服務;同時還負責組織高新區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物業開發等經營活動。

公交站點

科技園,101路、113路、123路、19路、204路、210路、21路、223路、230區間、232路、233路、234路、234路區間、245路、301A路、311路、319路、320路、323路

周圍建築

德賽工業大廈 大沖商業步行街 大涌大王古廟 飛亞達科技大廈 豐盛大廈 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 大沖桌球館 嘉霖賓館 中國科技開發院 方正大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