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規定,現公布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政府)2016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本報告由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受理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收費及減免情況,申請行政複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等六部分組成,內容涵蓋全市各區人民政府(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

一、概述
2016年,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條例》和國務院、省政府確定的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重點,按照我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著力加強政府信息供給的制度建設、內容保障、平台支撐和能力培養,以深化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引導社會預期、服務經濟發展,以深化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疏解民眾急困、改進自身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著力加強政府信息供給的制度建設。健全決策公開制度,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規定》。完成《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的決定》的研究起草和徵求意見工作,進一步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在政府信息公開領域的作用。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源頭認定機制,實現信息公開審核融入公文制發全過程。研究制定我市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意見的具體辦法,確定三年內我市政務公開工作的目標導向和實現路徑。
(二)著力加強政府信息供給的內容保障。制定、發布《深圳市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2016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實施分工方案》。推進行政權力清單公開,實現市直部門(含10類行政職權事項)權責清單在網上辦事大廳公布,各區、街道權責清單在區級政府入口網站公布;推進行政職權事項要素公開,除公布行政職權事項名稱外,設立依據、實施主體、辦理條件、申請材料、運行流程、履職責任等要素也一併公布。推進決策執行和落實情況公開,公布深圳市承擔的省十件民生實事重點任務年度完成情況,以及市政府年度民生實事的任務目標、責任分工、完成情況及存在問題;全文公開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以及審計工作報告反映問題的整改情況報告。推進面向轉移落戶人員的服務公開,制定、發布《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及其配套檔案《深圳市戶籍遷入若干規定》。深化財政資金信息公開,公開市本級政府、市一級預算單位(93家,保密單位除外)和區本級政府的2015年決算和2016年預算信息,其中教育、醫療衛生等九大類民生科目預算支出全部細化到項級科目。同時,紮實推進減稅降費、市場監管、公共資源配置、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扶貧、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三)著力加強政府信息供給的平台支撐。全面改版“深圳政府線上”網站,充分發揮其作為信息公開“第一平台”作用,最佳化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目錄,完善網站信息搜尋服務功能。最佳化市政府依申請公開和建議、投訴網上平台,增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數據統計填報功能,推進政府信息公開資源共享。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修訂市政府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實現省、市、區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全面對接。加強“深圳政府線上”網站“新聞發布”、“民心橋”、“政企通”等欄目,以及“深圳微博發布廳”、“深政觀察”、“圳能量”等政務微博微信平台建設,紮實做好政府重大政策、規範性檔案的解讀工作,主動回應社會關切。
(四)著力加強政府信息供給的能力培養。聚焦政府信息公開趨勢分析、依申請公開案件司法實踐、規範性檔案解讀等內容,豐富公務員主體培訓、自選培訓和幹部線上學習中的政府信息公開課程內容,增強各級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公開意識。積極組織各區、各部門公開業務普訓和熱點單位公開業務專訓,提升公開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強化依申請公開信息數據的分析研判,認真梳理依申請公開反映的政府部門行政決策、政策執行、行政許可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責任部門並督促整改,維護申請人合法權益,改進政府自身建設。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全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516740條。其中,機構職能類信息2043條,占0.4%;法規檔案類信息17628條,占3.4%;業務動態類信息296481條,占57.4%;行政執法類19583條,占3.8%;辦事指南類信息106087條,占20.5%;其他信息74938條,占14.5%。
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公報發布信息2005條,政府網站公開信息345073條,政務微博公開信息84892條,政務微信公開信息59285條,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其他方式公開信息51430條。
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926次,舉辦新聞發布會217次,組織政府網站線上訪談108次,政策解讀稿件發布1144篇,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605件,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535件。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受理情況
全市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6035件。其中,當面申請889件,占14.7%;網路申請2812件,占46.6%;信函申請2199件 ,占36.4%;其他申請方式136件,占2.3%。答覆辦結政府信息公開申請5156宗(879宗正在辦理),其中,屬已主動公開範圍957宗,占18.6%;同意公開1430宗,占27.7%;同意部分公開347宗,占6.7%;不同意公開483宗,占9.4%;依法不屬於本機關公開612宗,占11.9%;申請信息不存在468宗,占9.1%;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471宗,占9.1%;其他答覆情形388宗,占7.5%。
四、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收費及減免情況
各區、各部門在履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職能過程中,均嚴格執行《條例》和省、市相關規定,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費用全部在行政經費中列支,沒有向申請人收費。
五、申請行政複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全年政府信息公開類行政複議案件113宗。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85宗,占75.2%;被依法糾錯的20宗,占17.7%;其他情形的8宗,占7.1%。
全年政府信息公開類行政訴訟案件19宗。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駁回原告請求的7宗,占36.8%;被依法糾錯的9宗,占47.4%;其他情形的3宗,占15.8%。
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6年,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各區、各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展不均衡,部分領域信息公開進展較慢,電子政務建設水平滯後新形勢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需要。2017年,我們將採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
一是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按照國家和省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部署要求,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公眾關切,紮實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繼續深化財政資金、重大建設項目、醫療衛生、教育、國有企業運行、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性住房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二是深化行政權力運行公開。繼續圍繞“放管服”改革要求,清理規範政府部門行政許可中介服務,公布保留行政許可中介事項清單,並動態發布更新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全面公開實施行政審批申請、受理、決定告知等運行流程。深化行政執法信息公開,推動市、區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全面公開行政執法的主體、職責、依據、過程和結果。
三是加強政策解讀和輿情回應。健全政策解讀機制,完善市政府政策解讀回應平台功能。加強政策解讀業務培訓,進一步明確政策解讀的責任、方式和內容,建立政策解讀專業隊伍。圍繞涉及民眾切身利益、影響市場預期、突發公共事件等重點事項,做好政務輿情的收集、會商、研判、回應、評估,著力提高回應的及時性、針對性、有效性。
四是加強公開平台建設。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對內打通市、區、街道政府網站,對外實現政府網站與主要新聞媒體、新聞網站、商業網站的聯動,提升網站的集群和擴散效應。立足政府網站、政務微博微信、政務客戶端等政府信息公開自有平台基礎,加強與宣傳、網信等部門以及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繫,通過主動提供新聞素材、暢通採訪渠道、邀請媒體負責人列席工作會議等方式,擴大政府信息公開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充分發揮政府公報的標準文本作用,推進歷史公報數位化工作,方便公眾查閱。
五是加強公開業務培訓和績效考核。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專項業務培訓,一年內將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輪訓一遍,提升各級領導幹部網際網路環境下指導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水平,增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績效評估機制,研究啟動第三方評估和民意調查,加強對信息公開、政策解讀、輿情回應等方面的評估,將評估結果作為各區、各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績效考核的重要參考。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定期督查各區、各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開展情況,嚴格按照規定給予獎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